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大興安嶺小吃大全_大興安嶺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5-01 19:32:57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實行政企合一的體制。與中國最北端的內蒙古大興安嶺地區相連,東連小興安嶺,西依呼倫貝爾大草原,南達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自1964年開發建設以來,累計為中國提供商品材1.26億立方米。

特色小吃有:笨雞燉尖蘑、栗子黃燜雞、木須柿子鱈魚豆腐、烤狗魚、炒山野菜、雞肉蘑菇、紅燒細鱗魚、紅燒猴頭蘑、全鹿宴、笨雞燉毛尖蘑、野菜包子、漠河大麻哈魚。

炒山野菜

簡介

炒各山野菜(蕨菜黃瓜香、黃花菜、刺嫩芽等),鮮嫩清香,營養豐富,風味各異,被稱為無污染名菜。

大興安嶺地區,地處寒冷溫帶,氣候寒冷、雨熱同季、日照充足、降雨量適中、土質肥沃、凍土多,適於耐寒性較強的植物生長,野菜資源較為豐富,而且純天然、無污染的線綠色食品,常見的有:木耳、蘑茹、猴頭、密環菌、亞側耳、辣蓼鐵絨蓮、歪頭菜、大葉芹、蕨菜、桔梗、輪葉沙參、蒼術、四葉菜、薺菜、老山芹、山韭、茗蔥、小黃花菜紅豆、越桔、杜鵑等,200多種。

[!--empirenews.page--]

粘豆包

簡介

粘豆包,又稱黃豆包或豆包。它是一種源於滿族的豆沙包類食物。滿族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戶外活動,如狩獵,砍柴等。目前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非常的普遍,是人們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 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戶外的缸中保存過冬。一切工藝源自於天然,屬傳統天然食品的典範。粘豆包不但營養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傳承,是粗糧細作的先河。

歷史文化

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出門打獵時的食物。後來,努爾哈赤帶兵打仗時,粘豆包就成了冬天里的軍糧。可以說,大清國的半壁江山裡,有粘豆包的一份功勞。

做法

製作:

第一步“淘米”:粘豆包的做法是先把大黃米泡上半日,然後淘淨沙子,叫“淘米”,之後晾大半乾,磨成面,將玉米和黃米按一定比例混合,再用冷水和面,像做白麵饅頭那樣進行“發酵”。待發出酸味,開始用手揉面。這一步關係著整個粘豆包製作的成功與否,也關係到口味和色澤,所以對發麵人的要求較高。一般傳統發麵的人應該是家裡相貌較好,性格溫和,善良的人,據說這樣發出來的面就如其人一般,入口細滑,帶有絲絲甜意,色澤金黃。

第二步是制餡。將紅小豆或大芸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搗成豆沙醬,放入細沙糖,攥成核頭大的餡團,備用。這一步掌握煮豆的水分和火候至關重要,如果乾了或者稀了,都意味著餡料的失敗。需要費時調好。糖量最好少一些,防止口味不同。

第三步是用揉好的黃米面將豆餡團包入裡面,團成豆包狀,放入鋪有波羅葉或樹葉(蘇子葉)的屜中大火二十分鐘,即可出鍋。(也可不放蘇子葉或梨樹葉,改墊其他東西,只要能撿起來豆包即可)

由於粘豆包的製作過程比較繁瑣。所以在東北,傳統的做法是一般在初冬時把過冬的粘豆包包好,蒸出鍋後放在蓋簾上在外面室溫凍上一個夜晚。蒸熟凍完後的粘豆包成型不散,再吃時在鍋里熱透了就可以了。

吃法:

可蘸白糖吃,吃其香甜粘;也可拍成小圓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小孩子們冬季里還願啃凍豆包,練其牙齒,吃著玩。再複雜一點,可滾上炒熟的黃豆面吃,又增添了一種糊香豆味,叫做“驢打滾兒”。

[!--empirenews.page--]

笨雞燉尖蘑

簡介

笨雞燉尖蘑

毛尖蘑中國唯一產地是大興安嶺。據史料記載,清朝時期,慈禧太后派人到東北大興安嶺深山溝谷中進行採金生產。六十年後,人們驚奇的發現,在採金跡地——毛尖石上生長著一種特殊的蘑菇,清香溢人,採摘食用後,口感鮮美,味道極佳。由於產量極少,被地方-做為進貢食品,供皇宮享用,隨著科學的發展,今天,人們對其成份進行鑒定後證實,毛尖蘑所含氨基酸、蛋白質、微量元素等是普通蘑菇的幾倍至幾十倍,被人們稱為“素中之肉”、“蘑菇之聖”,是人們饋贈送親朋的最佳禮品。

做法

主料:笨雞750克~1000克(太大或是太小都會影響雞的肉質)、蘑菇75克。調料:蔥、、乾紅辣椒、大料、醬油、料酒、鹽、糖、食用油(依照個人口味酌情添加)

製作做法:1. 將笨雞洗淨,並剁成小塊;2.將蘑菇用溫水泡大約半個小時,然後洗淨,待用;3.坐鍋燒熱,放入少量食用油,等到油熱以後放入雞塊翻炒,當雞肉炒至變色後再放入蔥、姜、大料、乾紅辣椒、鹽、醬油、糖、料酒,並將顏色炒勻;4.在炒好的雞塊中加入適量水,燉十分鐘左右後倒入蘑菇,最後中火燉三四十分鐘即成。

[!--empirenews.page--]

笨雞燉毛尖蘑

簡介

毛尖蘑,是一種珍貴的蘑菇品種,被人們稱為“蘑菇之聖”和興安嶺的“軟黃金”.,採自於大小興安嶺的原始森林之中。小雞燉蘑菇本是一道流行於東北的特色菜,用毛尖蘑來燉更是美味。

[!--empirenews.page--]

栗子黃燜雞

簡介

栗子黃燜雞是一道漢族名菜,是大興安嶺熱門菜系之一。色澤金黃、雞肉酥爛,栗子酥而不爛,口感細膩。雞切小塊下油鍋煸乾水氣,加薑片加老抽醬油炒至上色,再放鹽,八角花椒,炒香做栗子燜雞不用放糖,栗子本身帶甜,吸飽了雞的鮮香,美味啊.雞又帶著栗子的甘甜。

做法

主料:童子雞(500克) 栗子(鮮)(250克) 輔料:澱粉(蠶豆)(3克) 調料:豬油(煉製)(50克) 白砂糖(10克) 小蔥(15克) 姜(5克) 黃酒(15克) 香油(15克) 醬油(40克)

製作做法:1.將栗子用刀切成兩半,放到水鍋里煮熟後撈出,趁熱剝去殼,放入碗中,取出待用;2. 嫩光雞去內臟,洗淨去頭,切成4.9 釐米長、約3.3 釐米寬的塊;3. 炒鍋燒熱,經滑鍋後,下入熟豬油25克,放蔥段煸出香味,再加雞塊煸炒至外皮緊縮變色後,加姜、醬油、糖、鮮湯,燒制;4. 燒滾後,用小火燜半小時,至雞將要酥爛時,將栗子放下去一塊燜;5. 待雞和栗子都酥透後,將雞塊取出,雞皮朝下扣入碗里,再把栗子撈出,放在雞上面;6. 用碗將雞和栗子反扣在湯盤中;7. 將鍋中鹵汁收濃,加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澆在雞塊上即成。

[!--empirenews.page--]

紅燒細鱗魚

簡介

細鱗魚,魚綱,蛙科。體延長,長達80釐米。背側紫灰色,具黑色小圓斑;腹面銀灰色;生殖期體色變暗,並出現紅色斑塊。口較小、牙多、舌上也有牙。鱗細小。淡水生活,春季進入水流湍急、底多砂礫的支流中產卵,秋季回到主流的深處越冬。幼魚經5~6年才能成熟。產於長白山林區的古洞河、頭道白河、二道白河、兩江口等江河之中。

細鱗魚相當名貴,經濟價值高,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口感甚佳的冷水魚。可做成紅燒細鱗魚、紅燜細鱗魚、清燉細鱗魚湯等馳名中外的名菜,被譽為“冷水魚王”。

做法

1、將魚的內臟和魚鱗清除,在鍋內放少許油,放蔥姜爆鍋後,將魚放入微煎,加入涼水,開鍋後小火頓2-3小時,放鹽、雞精香菜出鍋。 2、將魚的內臟和魚鱗清除,沙鍋內加涼水後放入魚、蔥、姜,開鍋後小火頓2-3小時,加入鹽、雞精、香菜出鍋。 3.半斤左右細鱗魚洗淨,放入高湯,加入鹽、醬油、糖色、大蔥,將大料、小茴香、花椒裝入布袋封口放入,用慢火煨燉,約半小時即熟。清燉細鱗魚魚肉白嫩,細膩適口。清燉哲羅魚做法同清燉細鱗魚略同,魚腹有明顯紅斑,顏色美觀,鮮嫩適口。

[!--empirenews.page--]

全鹿宴

簡介

全鹿宴,顧名思義,指用鹿肉、鹿腩、鹿眼、鹿腦、鹿肝等製作的美食。鹿肉是高極野味,肉質細嫩、味道美、瘦肉多、結締組織少,可烹制多種菜餚。鹿肉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糖和一定量的維生素,且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

[!--empirenews.page--]

鱈魚燉豆腐

簡介

鱈魚是漠河特產的珍貴冷水魚之一,用它燉豆腐,可謂營養豐富,鮮上加鮮。但這道菜季節性比較強,夏秋鱈魚肉肥,且打撈量多,40元左右就吃的到;如果是冬天,河面凍結,鱈魚就非常難得,而且肉比較少,菜價也要相應貴些,差不多60元左右一砂鍋

做法

材料:鱈魚500克,豆腐200克。 調料:花椒,蔥姜蒜,蠔油,醬油,糖,香,料酒,鹽,蒜苗,香菜少許。

製作方法:1·鱈魚化凍後洗淨切塊,豆腐切塊,蔥姜蒜切片。2·鍋中燒開水放入豆腐煮上一下撈出備用。3·炒鍋到油放入鱈魚塊中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備用。4·炒鍋洗淨再到一點油放入花椒小火炸出香味,去掉花椒。5·放入蔥姜蒜片炒香,再把煎好的鱈魚放入。6·加入蠔油,醬油,糖,料酒,香醋,清水大火煮開,中小火燉煮10分鐘。7·把豆腐放入繼續燉煮至湯汁快乾,最後撒蒜苗和香菜關火。

[!--empirenews.page--]

紅燒猴頭蘑

簡介

猴頭蘑,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被列入八大山珍之一,古有“山中猴頭,海味 燕窩”之說,與魚翅熊掌、燕窩並譽為四大名菜。猴頭蘑體呈圓形,似拳頭大,菌蓋有圓筒須刺,須向上像猴毛,根略圓尖如嘴,似猴頭形狀,故名猴頭蘑。

做法

猴頭蘑350克,熟豬油50克,醬油250克,紹酒15克,白糖5克,味精3.5克,雞湯200克,胡椒粉1.5克,芝麻油15克,蔥、姜、花椒、八角、濕澱粉各適量。

1、將猴頭放入冷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再用開水泡小時,取出除去老根,然後放入盆內,加雞湯、紹酒、蔥、姜、花椒、八角,上籠約2小時,至酥爛時取出,切成0.3釐米厚的片。

2、鍋內放豬油燒熱,下花椒、八角、蔥、姜煸出香味,撈出花椒、八角、蔥、姜,入入醬油、雞油、猴頭蘑片、紹酒、白糖、胡椒粉,調好口味,中火燒開,撇去浮沫,遭到小火燴煮入味,放味精,湯汁收緊時,用濕澱粉勾芡,加熟豬油,淋上麻油,出鍋裝盤即成。

[!--empirenews.page--]

木須柿子

簡介

木須柿子是中國菜系東北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木須柿子以西紅柿為主要材料,烹飪以炒菜為主,口味屬於家常味。

做法

主料:雞蛋130克,西紅柿200克。

調料:豬油60克,精鹽、味精、澱粉適量。

操作:1、西紅柿洗淨放開水鍋內燙一下,撈出用水投涼,剝去外皮切成桔子瓣塊,雞蛋打放在碗中加少許鹽攪勻。2、炒勺加油上火燒熱,倒入蛋液,用手勺輕輕推炒成片狀,放入西紅柿,隨即加鹽、味精炒拌均勻,用少許澱粉攏好芡,加明油出勺裝盤。

返回愛料理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