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吐魯番小吃大全_吐魯番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4-21 13:42:06

吐魯番市,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新疆天山支脈博格達峰南麓,吐魯番盆地的中心,是吐魯番地區行政中心。吐魯番位居絲綢之路要衝,是名聞遐邇的歷史重鎮,自兩漢以來,長期是中國西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之一。

特色美食有薄皮包子、粉湯、烤饢(饢)、拉條子、樸勞、湯麵、清燉羊肉、羊雜碎、窩窩饢、羊肉抓飯、新疆涼麵等。

吐魯番清燉羊肉

簡介

清燉羊肉,新疆菜餚,是各民族都喜愛的特色小吃。哈薩克族牧民煮肉除了鹽不放任何調料。涼水放肉,水剛漫過肉。鍋一開,大沫一撇,將火撤小。真正的文火,真正的燉。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白蘿蔔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一道美食,含有豐富的維A、維C、澱粉酶、氧化酶、錳等元素。老少皆宜。

菜品特色:

清燉羊肉是新疆地區傳統的民間美食之一,選材優良,做法簡便。清燉羊肉肉色白嫩,湯色清亮,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阿斯曼羊肉獨有的鮮香,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

做法

食材準備:

羊肉500克,蔥25克,青蘿蔔少許,香菜25克,味精、鹽、胡椒粉適量,香油5克。

製作步驟:

1、將羊肉剁成2.5釐米見方的塊,姜用刀拍破,蔥一部分切絲,一部分切段;青蘿蔔切兩半;

2、羊肉用開水氽去血污,倒入陶制盆內,加入姜、蔥段、蘿蔔、開水(以沒過羊肉為限),再放在鍋內的小鐵架上,鍋內加適量的水(盆的下部分應泡在水中),蓋緊鍋蓋,燒至肉爛時撇去浮油,撈去蔥、姜、蘿蔔,吃時加入蔥絲、香菜、醋、胡椒粉、香油、味精、鹽等調味。

[!--empirenews.page--]

吐魯番烤羊肉串

簡介

烤羊肉串維吾爾語稱之為“喀瓦甫”。烤羊肉串在吐魯番是最有名的民族風味小吃。來吐魯番旅遊觀光的中外賓客,幾乎沒有不吃烤羊肉串的。新疆的烤羊肉串可以說是風靡全國的一種小吃,在城鄉、街頭和集市上隨處可見,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198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陳佩斯、朱時茂合作表演了小品《烤羊肉串》,使吐魯番這一風味小吃聲名大噪,蹤跡遍及全國。

特色:

該菜是新疆名菜,原料的取用和烤制的火候十分關鍵,烤熟後羊肉色澤醬紅,麻辣鮮香、油亮,不膩不羶,外酥里嫩,肉質鮮美,別具風味。新疆維吾爾族民間傳統的烤羊肉串,同樣既是街頭的風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餚。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樣色澤焦黃油亮,味道微辣中帶著鮮香,不膩不羶,肉嫩可口。用料的講究不似烤全羊那樣嚴格,二者的區別在於烤制規模的大小和具體方法上。

歷史文化

從考古資料看,早在1800年前,中國內地就已有了烤羊肉串。《漢代畫像》全集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圖像。馬王堆一號漢墓還出土過烤肉用的扇子。

做法

主料:羊肉(瘦)(2000克)

輔料:洋蔥(150克)

調料:鹽(40克)辣椒粉(30克)孜然(50克)

類別:新疆菜特色食品

配料

原料:羊後腿肉

調料:辣椒粉、鹽、味精、食用油、烤香料(孜然粉)、醃漬調料。

製作工藝

1.將羊肉切成小厚片;

2.洋蔥切碎;

3.然後將羊肉片、洋蔥拌在一起,醃約半小時;

4.再用鐵簽將羊肉片串成15串;

5.將專用鐵槽加木炭燒燃,將肉串架在鐵槽上面,撒上鹽、辣椒粉和孜然粉,烤約5分鐘;

6.再翻身撒上鹽、辣椒粉和孜然粉,繼續烤約5分鐘,至熟即成。

工藝提示:

1.羊肉宜選精瘦肉,或肥瘦相間者,剔淨筋膜,成品始軟嫩可口,帶筋者必咀嚼不動;

2.孜然粉是新疆特產調味香料,形如大茴香,研成粉後有一股特殊芳香味。若不使用孜然粉,則非正宗新疆羊肉串味。

[!--empirenews.page--]

羊肉抓飯

簡介

抓飯,維吾爾語稱“波勞”。其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蔔、洋蔥和清油(植物油)。抓飯的花樣很多,人們除了用羊肉做抓飯外,還用牛、馬、雞、、雪雞、野雞等肉來做抓飯。除此而外,還用葡萄乾、皮子等乾果做抓飯,稱這為甜抓飯或素抓飯。有的抓飯里還放“畢也”(溫)。無論哪種抓飯都要放胡蘿蔔、洋蔥。做出來的抓飯味道十分可口。

特點:

手抓飯是新疆維吾爾族菜品,主要的原料是用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蔔在鍋里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等二十分鐘後,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四十分鐘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維吾爾族把抓飯視為上等美餐。

歷史文化

關於抓飯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相傳在一千多年前,有個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納醫生,在他晚年的時候,身體很虛弱,吃了很多藥也無濟於事,後來他研究了一種飯,進行食療。他選用了牛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鹽後小火燜熟。這種飯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點,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慾。於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後,身體漸漸地恢復了健康,周圍的人都非常驚奇,以為他吃了什麼靈丹妙藥。後來,他把這種“藥方”傳給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便成為現維吾爾族人普遍吃的抓飯了。這個傳說是否真實,我們且不去考究,但抓飯是一種營養十分豐富的食品,卻是實實在在的。清油、黃油、洋蔥、胡蘿蔔和大米都是含多種維生素的補品,特別是胡蘿蔔被人們稱為“小人參”和“地參”。用這樣的原料做的飯,當然補人了。

做法

食材準備

材料:胡蘿蔔2根,洋蔥1個,山楂10片,小羊排300g,米2杯。

調味:花椒10粒,醬油2大匙,孜然粉2大匙,冰糖少許,鹽少許。

製作步驟

1、山楂乾用熱水稍微浸泡(我同一天做了山楂燒肉,所以多泡了些山楂,請忽略哈),洗去浮土待用;胡蘿蔔、洋蔥切丁,小羊排切小塊待用;大米浸泡1小時待用;

2、不粘鍋燒熱不放油,加入羊排小火慢煎3分鐘,把羊肉內的油煎出一部分,倒出。

3、加入一半洋蔥,一半胡蘿蔔,翻炒均勻後,倒入醬油、一大杯水;

4、將裝好花椒、山楂及孜然粉的湯袋放入鍋內,蓋上蓋子煮15分鐘;

5、拿出湯袋,倒入剩下的洋蔥胡蘿蔔,加入冰糖,煮約5分鐘。此時嘗一下味道,如果不夠咸可以再加點鹽;

6、所有材料轉入電飯,鋪上瀝乾水分的大米;

7、此時水應該剛好沒過大米。多倒少補哈,然後按照正常煮飯程序。

[!--empirenews.page--]

新疆涼麵

簡介

新疆涼麵又叫黃面,因其色黃而得名,維吾爾語叫“賽熱克阿希”,屬夏令風味小吃。面中有一主要原料叫蓬灰,蓬灰來源於戈壁上的“臭蓬蒿”,這是一種野生植物。秋季來到,人們把蓬蒿收集起來,放進坑中燒。蓬蒿流出的水汁冷卻後會凝結成塊,這便是蓬灰。

做法

先用淡鹽水、土鹼水和面,加入蓬灰水,邊加邊拉,揉到面團柔軟光滑有拉力時即可,然後放在案板上餳。氫菜葫蘆去皮,掏籽、切絲、菠菜芹菜切段。把面拉成細條下鍋,煮熟後撈出,過兩次涼水,淋少許清油拌開。把炒勺中的水燒開,下菜葫蘆煮熟,加鹽,打雞蛋花,下菠菜,加濕澱粉勾成芡成鹵汁。芹菜段入油鍋炸熟,分別把油辣椒粉、鞭泥、芝麻醬用游泳水稀釋。吃時涼麵盛於盤中,澆鹵汁,放醋、蒜、油辣椒、芝麻醬,再放芹菜段。面柔軟而有筋感,拌料酸中帶有辣香。

[!--empirenews.page--]

闊爾達克

簡介

闊爾達克是維吾爾族用羊肉、黃蘿蔔、土豆等燉的一種菜,是維吾爾族在喜宴、逢年過節用來招待親友的一種理想食品。將羊肉垛成小塊,放鍋里炒,放少許洋蔥、花椒、姜等調味品,然後放入黃蘿蔔、土豆,炒至7成熟,倒水燉。這種菜味美,香氣四溢,色彩豐富,一般常用饢來就這種菜吃。

做法

主料

500g羊肉 200g黃紅胡蘿蔔 100g洋蔥 100g土豆

配料:

適量油 適量鹽 5g花椒粒

5g乾紅辣椒 5g姜 3g雞精

製作步驟

1材料:羊肉 黃紅胡蘿蔔 土豆 洋蔥 姜 花椒 鹽 乾紅辣椒 雞精 植物油

2把羊肉洗淨切成小塊

3黃紅胡蘿蔔洗淨切塊姜切片

4土豆去皮洗淨切塊,洋蔥切塊

5鍋里加油燒成7成熱,加洋蔥花椒姜爆香

6加羊肉

7乾紅辣椒翻炒一會

8加水

9大火燒開,加蓋轉小火燜到羊肉7成熟時

10放入黃蘿蔔塊 土豆塊

11燜到羊肉鬆軟,加鹽翻炒均勻

12調味出鍋

小貼士:

黃蘿蔔和土豆不能切成絲和條

土豆一般切成小方塊

黃蘿蔔則是三角形

這種菜味美,色彩豐富,一般常用饢來就著這種菜吃。

其實味素是用味精的,我就愛用雞精做菜

[!--empirenews.page--]

薄皮包子

簡介

除單獨食用外,還常和抓飯在一起混合吃,稱為抓飯包子,這是維吾爾人上等飯食之一。維吾爾族還有一種風味獨特的薄皮包子,叫“卡瓦曼塔”(葫蘆包子),餡用葫蘆(這種葫蘆,脖子長、皮呈醬黃色、略帶甜味,是維吾爾族喜食的蔬菜)、牛羊肉拌少許洋蔥、精鹽、清油及胡椒粉等佐料,皮同薄皮包子。這種包子餡里汁多,咬一口其汁順嘴往下淌。每當這種葫蘆上市,維吾爾族便開始做這種包子,秋季還儲存葫蘆,以備冬季食用。

特色:

薄皮包子的特點是:色白油亮,皮薄如紙,肉嫩油豐,伴有新疆洋蔥(皮牙子)濃郁的香甜味,非常爽口好吃。維吾爾吃法,一般和饢或者和抓飯一塊吃。和饢一塊吃,先把薄饢放進籠屜餾少許,然後把包子放置薄饢之上;和抓飯一起吃,則把包子放於抓飯碗上。不論哪種吃法,吃時都在薄皮包子上撒適量胡椒粉,這樣可以提味,增加人們的食慾。

做法

1.先將上好的料羊肉切成筷子頭大的肉丁,再把洋蔥剁碎,加胡椒粉、鹽水(適量)拌均成餡。

2.在麵粉中加涼水和成硬面,切成面劑子後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麵粉,包餡成雞冠形(少帶花褶),入籠屜用旺火蒸二十分鐘即成。

[!--empirenews.page--]

窩窩饢

簡介

新疆吐魯番是個極其優美的地方,每年的夏季,來吐魯番旅遊的遊客也絡繹不絕,吐魯番的風景,吐魯番美味的水果,都讓遊客贊不絕口,吐魯番?的特色窩窩饢也是遊客所喜愛的,很多遊客都會買一些窩窩饢做為禮品帶回家去。

窩窩饢,從名字上來看特別像是吐魯番的地貌,很多人都說窩窩饢是吐魯番盆地的食品化縮塑,四個像是0一樣凸起的面團,很像是西遊記里唐僧師徒們穿越的火焰山。

在吐魯番,維吾爾族人的饢是最好的美食,它適宜這兒的氣候,不怕被風風乾了,即使乾硬得如石頭,熱水中一泡立即鬆軟下來,還是香噴噴的。尤其是那窩窩油饢,更是美妙不盛其說。饢是發麵做的,和面時用比例不同的水、牛奶、清油、鹽。做出的饢香味道不一樣。

地道的吐魯番的饢坑是用吐魯番的土壤製作的,饢坑之火來自吐魯番土地上生長的葡萄藤,饢坑就建罩在吐魯番的土地上。燜饢的時候是好天氣,饢香隨風飄溢,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品嘗。每次看到西遊記里師徒穿越火焰山時地上的地熱,就會想到吐魯番饢坑里烤的香酥美味的窩窩饢,可惜也只能到吐魯番去品嘗這一道罷了!

[!--empirenews.page--]

簡介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古代稱為“胡”、“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釐米。這種饢大的要1-2公斤麵粉,被稱為饢中之王。最小的饢和一般的茶杯口那麼大,叫“托喀西” 饢,厚約1釐米多,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饢,還有一種直徑約10釐米,厚約5-6釐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饢,這是所有饢中最厚的一種。饢的花樣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

歷史文化

一般認為饢是從中西亞傳入我國的,它是農耕文明的結果。需要強調的是,只有在烤坑中烤制出來的才叫饢,反之,即使形狀類似,也不能稱為“饢”,它是有特指的。饢在新疆的歷史十分悠久。有人認為它是維吾爾族人發明的,但是考古出土的證據卻不能印證這一點。1972年,新疆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的阿斯塔那古墓中發現了殘饢,其製作形式和現代維吾爾人的主要食品饢完全一樣。經專家鑒定,這些殘饢是公元640年的葬品。而我們知道,維吾爾族的祖先回鶻人這時還在漠北高原。

唐開成五年(公元840年)黠戛斯出兵10萬,攻佔了回鶻汗國的牙帳,回鶻汗國滅亡,部落四散。南逃的回鶻為唐朝收編,安置於淮河南北,後來融合於漢族。東奔的回鶻投靠契丹,逐漸融合於其中,所以遼時有“契丹半回鶻”的俗諺。被黠戛斯擄掠的回鶻融人黠戛斯人中,西進的有一部分留在河西走廊,演變為現在的裕固族,另—部分進入吉木薩爾、吐魯番,以後逐漸進入到塔里木盆地,並先後建立了甘州回鶻國、西州回鶻國、龜茲回鶻國、喀喇汗王朝西回鶻國。這時候已經是吐魯番出現陪葬饢幾百年以後的事了。可見,饢最先由維吾爾族發明一說還不能成立。但是,饢的確是由維吾爾族人民使其發揚光大了,現在,饢不僅是維吾爾族喜愛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成為其他很多民族喜愛的食品。

做法

一般見到的只是饢的最基本的一兩個品種,其實饢的品種很多,《突厥語大詞典》中提到了11種饢,1984年出版的《維吾爾族食譜》則詳盡地介紹了20種饢的製作方法。雖然饢的品種很多,但古今制饢的主要原料和基本方法是不變的。它的主要原料是麵粉(小麥粉或玉米粉)、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鹽。用發酵面或死面製作。 《突厥語大詞典》中的“巧萊克饢”現在稱“托喀西饢”,其大小如一般茶杯口,厚約1釐米,是加工最精細的小圓饢。“告爾丹饢”最厚,直徑10釐米多,中間有小窩,漢族人稱之為“窩窩饢”。“艾曼克饢”直徑可達50釐米,成為饢中之王,這種饢每個要用1—2公斤麵粉,中間薄而脆,邊沿厚而軟,中央戳以花紋。 “埃特買克”指熟得很好的油饢。這些饢一般都是用發酵面烤制的。還有一種油饢,是用死面揉入清油或羊油,擀薄後烤制而成,《突厥語大詞典》稱之為“琵斯凱其”,現代維吾爾人稱之為“喀克齊饢”和“比特爾饢”。另有一種加工更為精細的死面饢,該饢用一層面一層油擰在一起,擀薄後烤制,現代維吾爾人稱之為“喀特瑪饢”,《突厥語大詞典》稱之為“亞哈饢”。這種饢多用於節日喜慶時招待賓客。把肥羊肉切碎,加上油、鹽、洋蔥和一些佐料,然後包在發酵的面里,製成肉饢,現代維吾爾人稱“闊西饢”。《突厥語大詞典》里還介紹過現在一般市面不曾見到的“甜肉饢”,它是“把肉煮得爛熟後,摻酥油和糖,再煮得變稠,然後和面烤制食用。”在饢的表面抹一層冰糖水,烤熟後表面亮晶晶的,這種甜饢現代維吾爾人稱為“酉克曼饢”。

[!--empirenews.page--]

粉湯

簡介

粉湯是新疆回族的風味小吃。每逢古爾邦節和肉孜節,幾乎每家回族都要烹制粉湯,恭候貴客和親友們的到來。這種風味小吃雖然上不了宴席,卻深受群眾的喜愛。

特色:

粉湯味道鮮美,略酸微辣,適合北方人的口味。其做法並不複雜,但要做好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文化:

常常是款待客人的一道小吃。粉湯分酸辣粉湯和雜碎粉湯。無論哪種粉湯,一要粉好,二要湯好。儘管這只是一種家常食品,但要做得味道鮮美,酸辣適中度,油而不膩,開胃爽口,也要下一番功夫。

粉湯大都出之回族婦女之手,她們做粉湯不僅自己喜歡吃,而且還有饋贈左鄰右舍的習俗,這不僅僅是為了

增進每家之間的友誼,同時也是一場沒有舉行儀式的競賽。如果誰家婦女的粉湯做得好,那可是倍感光耀自豪,並受大家推崇稱道的事情。聽說回族姑娘在出嫁之前,都要在家接受母親烹制粉湯的嚴格訓練,使回族姑娘個個都成為烹制粉湯的能手,因而回族婦女都會做粉湯。

做法

粉湯的主要涼粉塊,要求均勻透亮,纏綿細嫩,嚼起來爽口而有韌勁。再用羊肉、肉湯、西紅柿、菠菜、白菜、紅辣椒、醋、胡椒粉和水發木耳等做湯,二者合在一起即成粉湯。一般選用優質澱粉(主要為豌豆粉)熬制冷卻備用,然後選用肥瘦適中的羊或牛肋條肉切成碎塊,加鹽和準備好的姜粉、花椒粉、胡椒粉、洋蔥、紅辣椒,水發木耳等,燒成即成。粉湯碗內再加上香油、紅油辣面、香菜等,這就是酸辣粉湯。若在粉湯內調配上幾個水餃,就成粉湯餃子。雜碎粉湯則用煮熟的羊雜碎或牛雜碎熗鍋,加原湯粉塊和各種佐調制而成。數九寒天,吃碗粉湯,全身發熱冒汗,既實惠又有風味,有人甚至用粉湯發汗治療感冒,則是另有妙用了,粉湯四季可做,但因時令季節不同,放的菜有所變化,無論何時做的粉湯,都具有味香撲鼻,色艷奪目等特點,使人流連贊嘆。

回族在招待客人吃粉湯時,還要端出一盤香噴噴的油香。這種用油炸成的面製品,金黃油亮,味道香酥,和粉湯配在一起食用,那是再美不過。

[!--empirenews.page--]

新疆炒麵

簡介

新疆炒麵是新疆的一個特色小吃。

做法

材料:拉麵、羊肉、洋蔥、青椒(或蒜台)、蕃茄醬、乾紅辣椒(不吃辣的可以省去)、蒜末。

步驟:

1、和面,高筋麵粉用清水加一小勺鹽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揉至表面光滑蒙保鮮膜醒半個小時,然後擀成大厚片。我用的是前日包餃子時剩下的面團。

2、用刀切成一指寬的長條,搓細用雙手拉抻開,越細越好。

3、鍋里水煮開後,逐條將麵條拉細下入,煮熟即可。不要煮得過軟,斷生即可,因還需炒制,邊軟會影響口感。4、將煮好的拉麵撈入涼水中,過涼水後撈出瀝乾水分待用,此步使拉麵筋道不粘連。

5、如嫌和面拉麵麻煩,可以用粗圓切面代替。

6、羊肉切薄片調入老抽、花椒粉、鹽、生粉、油和一點點醋醃制待用。羊肉用少許醋提前醃制,不但使肉質滑嫩,而且還可以提到去羶的作用。

炒麵所搭的蔬菜可選性強,只要是時令的、含水量少的,盡可以選擇各自愛吃的,但不能少了洋蔥和蕃茄醬。我炒了兩份,一份不辣的搭配了洋蔥和蒜苔,一份辣的用了洋蔥、青椒和乾紅辣椒(以下以辣的為例)。

7、炒鍋里倒油燒熱,快速滑炒羊肉,羊肉變色後即熟即盛出,鍋里留底油,炸香乾辣椒。依次倒入洋蔥和青椒煸炒,炒香炒透。

8、放入蕃茄醬(最好不用蕃茄沙司,甜味較重)一大勺,炒出香味倒入炒過的羊肉,調入老抽、鹽,放入拉麵一份,與菜炒勻,如拉麵過長可用鍋鏟截斷(也可以在麵條煮熟後用刀切成長段),最後調入蒜末和雞粉煸炒均勻出鍋。

小貼士

1、新疆的麵食通常少不了蕃茄,但在乾煸炒麵時為了減少含水量而使用了蕃茄醬,色香味俱全,盡顯新疆特色。 2、最好選用純正的蕃茄醬,而不是蕃茄沙司。實在沒有,可以用肯德基或麥當勞里的袋裝蕃茄醬替代。 3、沒有羊肉可以用牛肉代替。 4、除了洋蔥、青椒還可選擇芹菜、豇豆西葫蘆茄子等等。 5、最後出鍋時一定別忘了撒入蒜末,非常提味嘀。

食品用料

原料:麵粉,熟雞肉絲(也可以用生的各式肉絲),洋蔥絲,胡蘿蔔絲,圓白菜硬稈

調料:鹽,醬油,胡椒粉,紅辣椒,花椒粉,醋一點。

返回愛料理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