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海北小吃大全_海北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7-15 02:22:08

海北古代是西戎、羌、吐谷渾等民族雜居交錯之地。時至今日,海北境內除漢族外,尚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數民族生活在這裡。海北州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日照時間長,適宜畜牧業生產和種植青稞、 油菜籽。海北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業基地和油菜基地之一。2012年,海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5.97億元。

特色小吃:氂牛酸奶、青海炒麵、清牛蹄、酸奶、五香牛肉乾、雪域藏餐、藏族酥酪、爆燜羊羔肉、焜鍋饃饃、手抓羊肉、冷水拌面。

尕面片

簡介

尕面片是青海人麵食中最普遍而又很獨特的家常飯。據世居青海的老人們說,面片乃是長途旅行途中的快餐。青海地廣人稀,草原遼闊,交通不便,過去漢、回、藏各族之間相互來往,奔走於農牧區之間,路程遙遠,中途又少旅店供食宿,跋涉一天之後,日落天黑,往往借水草一隅扎起帳房,立起三石支一口鍋,不用案板、切刀、擀麵杖等炊具,只要有個碗,冷水拌面,捏成扁長條形,壓平、拉長後,再捏扁揪斷成小面片入鍋,一頓晚餐就到口了。這種長途跋涉中的快餐,有操作簡單、省時省事的特點,充飢及時,乾脆利落,兼有旅行野炊之樂。如在草原上能找到羊肉下鍋,先煮羊肉,後揪面片,這就是有名的“三石一鍋羊肉尕面片”.食畢,銅鍋搭馬背,木碗揣懷中,揚鞭驅馬再趕前程。青海各族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所創造的食品,由旅途進入家庭廚房,經歷了漫長的歲月。現在從城鎮到農村,尕燙面片已成了最普及又享有盛名,品種繁多,滋味各殊的獨特麵食了。按尕面片形狀、配料和烹任方法不同,有做工細緻纖小玲城的“指甲面片”、“雀兒舌頭”;有和蘑菇混煮的“蘑菇面片”;有不帶湯而用炸醬拌吃的“燴面片”。回族人民清真麵食中還有和牛羊肉、粉絲辣椒混炒的“炒麵片”。農村裡還有常吃的“菜瓜面片”等等。

歷史文化

據世居青海的老人們說,面片乃是長途旅行途中的快餐。青海地廣人稀,草原遼闊,交通不便,過去漢、回、藏各族之間相互來往,奔走於農牧區之間,路程遙遠,中途又少旅店供食宿,跋涉一天之後,日落天黑,往往借水草一隅扎起帳房,立起三石支一口鍋,不用案板、切刀、擀麵杖等炊具,只要有個碗,冷水拌面,捏成扁長條形,壓平、拉長後,再捏扁揪斷成小面片入鍋,一頓晚餐就到口了。這種長途跋涉中的快餐,有操作簡單、省時省事的特點,充飢及時,乾脆利落,兼有旅行野炊之樂。如在草原上能找到羊肉下鍋,先煮羊肉,後揪面片,這就是有名的“三石一鍋羊肉尕面片”。食畢,銅鍋搭馬背,木碗揣懷中,揚鞭驅馬再趕前程。

做法

這種面片不是用擀麵杖擀出來的,而是用手揪出來的。尕面片,又叫面片子。將揉好的軟面先切成粗條,叫“面基基”。然後用潮毛巾蓋上片刻(此時稱“回面”)。“回”好後,拿入手中,用手指捏扁、揪斷,每個大約手指寬,投入沸水中,煮熟可食。由於面片小,故叫“尕面片”。 現在從城鎮到農村,尕面片已成了最普及又享有盛名,品種繁多,滋味獨特的麵食了。按尕面片的形狀,配料和烹飪方法不同,有做工細緻纖小玲瓏的“指甲面片”、“雀兒舌頭”;有和蘑菇混煮的“蘑菇面片”;有不帶湯而用炸醬拌吃;燴面片”。回族人民清真麵食中還有和牛羊肉、粉絲、辣椒混炒的“炒麵片”。農村裡還有常吃的“菜瓜面片”等。

[!--empirenews.page--]

焜鍋饃饃

簡介

青海人不叫饅頭,而稱饃饃。“饃饃”只是一個總稱。青海農業區和半農業區各族人民常吃的饃饃千姿百態,品種繁多,如花卷、油包、油、曲連、油香、爐饃饃、饅頭(祭祖用的大饃饃)、焜鍋饃饃等等。它們是逢年過節,串親訪友經常攜帶的傳統禮品,也是每飯難離的主食。其中最受人歡迎也最普遍的,是焜鍋饃饃。

做法

焜鍋饃饃是在金屬的焜鍋模具中烤制而成,故群眾習稱“焜鍋”。焜鍋是在普通發麵里卷進菜油,抹上紅曲、黃、香豆粉等民間食用色素,再層層疊疊地捲成紅、黃、綠各色交織的面團(藏、回族同胞在和面時,有時摻進雞蛋牛奶),揉成和焜鍋形狀大小相同的圓柱狀,放入焜鍋內,埋在用麥草為燃料的灶膛或炕洞內的火灰里。焜鍋壁較厚,傳熱緩慢,麥草燃料火力均勻,熱度適中,半個小時後即可出鍋。烙出的焜鍋饃饃,外脆內軟,綻開如花,色彩鮮麗,異香撲鼻。它的特點是省時,省事,製作簡單,松脆好吃,攜帶方便,經久耐貯。

[!--empirenews.page--]

門源奶皮

簡介

奶門源奶皮,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特產,其中是該縣麻蓮回族鄉所產奶皮質量最優。門源奶皮,因取自優質牧草和雪山泉水養育的氂牛、犏牛的新鮮奶汁為原料,採用回族民間傳統工藝製作而成,其產品富含優質蛋白,脂肪以及鈣、鐵、鋅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白中透黃,油花點點,其狀似餅非餅、似糕非糕、似酥非酥,美味可口。

品質特點:門源奶皮精選青藏高原純天然、無污染的優質牧草和雪山泉水養育的氂牛、犏牛的新鮮奶汁為原料,在繼承回族民間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按照現代營養需要精制而成。富含優質蛋白,脂肪以及鈣、鐵、鋅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門源奶皮白中透黃,油花點點,形似皓月掛空、女人的笑臉、超薄型白麵鍋盔。奶皮上面蜂窩滿布,沙孔密集,就像一片蓬松的海綿,其味不油不膩,鮮嫩香脆。其狀似餅非餅、似糕非糕、似酥非酥、似柔非柔,美味可口。[1] 門源奶皮是所有奶製品中含鈣量最高的,而且非常易於吸收,其吸收率是海藻、魚類的兩倍,是上好的甚至是最好的鈣的來源,能有效促進骨骼生長,提高骨骼質量,降低骨質酥鬆的危險。奶皮中的蛋白質是高質量的酪蛋白,它包含所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也符合人體所需氨基酸的比例。奶皮也是人體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良好來源。

做法

製作奶皮首選燃料是乾牛糞,其它燃料易燃易滅,溫度起伏大,煙霧灰塵多一般情況下不被採用。不同門戶加工製作技巧略有不同,各有絕招,通常的四道工序必不可少。首先,溫燒牛奶。將剛擠2-3公斤的新鮮牛奶倒進平底鍋內,用慢火燒至沸騰;其次,揚奶起花。牛奶沸騰後及時腿火,減小加熱量,使牛奶保持待沸騰狀態,此時用長把勺舀上牛奶揚起後細細流入鍋內,這樣反複數百次,在牛奶上面浮起一層奶油泡沫花後即可,此時要特別注意不能再進行攪動,並逐步退火,保持牛奶“溫而不沸”,奶油泡沫花“起而不消”。接著,保溫蒙制。奶油泡沫花起好後,蓋上鍋蓋,注意不能完全蓋嚴,否則將前功盡棄,鍋蓋與鍋口必須留適當的縫隙,既要保持鍋體及牛奶溫度不致迅速下降,又要保證水蒸汽排除鍋外,大概14小時左右的逐步降溫和蒙制,一張“酥孔密布、奶香濃郁,色澤黃潤”的海綿狀奶皮,宛如一輪圓月凝結在表面。最後,起鍋風乾。用一根細長的擀麵杖沿鍋直徑線徐徐插進凝結的奶皮下面,輕輕掀起,奶皮表面向外對折,形如月牙,色如玉脂,透光觀視,淡黃剔透,蜂窩狀紋理勻稱密布,此時在陰涼通風處攤放,自然風乾即可,如喜食鮮嫩的軟奶皮,不必風乾就可以品嘗了。

[!--empirenews.page--]

氂牛酸奶

簡介

氂牛酸奶是民間非常傳統的奶制冷飲,營養豐富,助消化。牧區的酸奶用氂牛奶製作,這種酸奶表層結為含奶油的黃色硬脂奶皮,扒開奶皮,軟嫩黏稠的酸奶象豆腐一樣潔白如雪,芳香撲鼻,入口,酸甜涼爽宜人。

堪稱一絕的酸奶是天峻藏族製作的氂牛酸奶,象嫩豆腐一樣切成塊。表層奶皮金黃,油漬點點,潔白如脂,芳香撲鼻,鮮嫩質細,清涼微酸,加一勺白糖,酸中帶甜,更是涼爽可口。酸奶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飲料,營養勝於牛奶。它能助消化、增食慾,還有抑菌、收斂、鎮靜和催眠的功能,對輕微腹瀉的慢性病人有治療作用。醫學家還發現它能降低膽固醇濃度,預防動脈硬化和腫瘤,避免過早衰老。

[!--empirenews.page--]

羊羔蓋被

簡介

羊羔蓋被是青海有名的一道風味美食。所用材料為羊羔肉中的極品--藏系羊羔肉。選用1-3個月既吃奶,又吃草的肥嫩羊羔,宰殺後將肉切成二寸左右的小塊,油鍋中爆炒,加入調料,放入水,稍滾後,將汁子潷出,將切成快的面餅或花卷放在羊羔肉上,用文火燜熟。羊羔肉的這種吃法,面中有肉味,而肉質倍感細嫩,入口不膩。

做法

主料:羊排

調料:土豆麵粉、植物油、白糖、料酒、生抽、老抽、花椒八角、香葉、辣椒、孜然、食鹽、蔥、姜、蒜、

製作步驟

1 羊排洗淨焯水,我沒有切小塊,主要是計劃燉得時間長一點

2 蔥姜蒜切好備用

3 熱鍋冷油,加入適量白糖炒糖色

4 加入羊排翻炒,隨後加入料酒、生抽、老抽、醋,因為已經炒過糖色,老抽可以減少,這樣羊肉的鮮味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5 一次性注入足量的水,可以多一些,因為後期還要加土豆、面餅,都很吃水。加入蔥姜蒜、花椒、八角、香葉、辣椒,大火燒開後,轉小火,加蓋燉一個小時

6 一次性注入足量的水,可以多一些,因為後期還要加土豆、面餅,都很吃水。加入蔥姜蒜、花椒、八角、香葉、辣椒,大火燒開後,轉小火,加蓋燉一個小時

7 麵粉加入少量食鹽,用溫水和成光滑的面團,加蓋醒一會兒

8 趁這個時間處理土豆,洗淨去皮

9 土豆切塊,用清水多清洗幾遍,去掉表面的澱粉

10 平底鍋里加入油,將土豆塊放入,中火炸

11 炸至兩面焦黃,關火,撈出瀝油

12 將土豆放入燉羊排的鍋里

13 將醒好的面團揉好,中間裹入油酥,其實我每次做冷油酥都是這樣做的,把面團當成晚,然後把油倒入中間,加入麵粉,做成油酥

14 裹好油酥之後,將面團擀開,卷好,然後再擀開,這一次上面灑上孜然粉,然後卷好,再擀開

15 將面餅切成小塊,感覺好對不住小羊啊,說好給它蓋個被子,結果蓋一個破的。。。。。。

16 將面餅蓋在羊排上,然後加蓋小火燜半個小時,待面餅將湯汁吸盡,關火即可開吃啦

[!--empirenews.page--]

清蒸牛蹄筋

簡介

清蒸牛蹄筋是青海回族人民筵席中常見的地方特色菜餚之一,在清真飯館裡被列為地方風味菜。此菜淡嫩不膩,質地猶如海參,頗有高原鄉土味,在內地很難吃到它。

俗話說:“牛蹄筋,味道賽過鮮海參。”回族人民對加工牛蹄筋十分考究,有高超、熟練的烹飪加工技術。牛蹄筋加工比較費時間,先將牛蹄筋留皮煺毛,燒烤洗淨,削除焦黑外皮,用鹼水略泡,反復刮洗,使皮為金黃色,先入鍋煮爛,再上籠蒸,剝去骨骼,蒸到筋質爛透,皮亦熟綻,即可配料烹飪菜餚。切筋為條,加胡椒、花椒、精鹽醬油、辣椒粉拌勻,裝碗成形再蒸,待料味滲進筋內,扣碗上桌前澆鮮牛肉湯,並撒香菜、蒜未等。蹄筋淡黃柔軟。如與海參同燴,另配筍片、蘑菇、水木耳等,俗稱“十錦海參”或“十樣錦”色味俱全,鮮美異常。

做法

用料:牛蹄筋500克、芫荽25克、雞湯500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鮮姜1塊、香油5克、花椒2克、鹽25克、蔥2根、乾辣椒1個、蒜末1.5克。

做法:一、將牛蹄筋留皮去毛,燒烤洗淨,刮去焦黑外皮,用鹼水略泡,再反復刮洗,直至鹼味消失,露出金黃色停止。然後入鍋加水煮到八成熟,取出,剔去骨骼,再上籠蒸到筋爛皮熟綻。

二、將熟蹄筋切成條,放入碗內,加胡椒、花椒、辣椒、鹽、薑片、蔥段、味精、雞湯,入籠蒸1小時,使料味滲入筋內取出。揀去蔥段、薑片,潷出湯汁,扣入盤內。

三、炒勺置火上,留底油適量燒熱,用蔥花、薑末、蒜末熗鍋,倒入原汁燒沸,加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用濕澱粉勾薄芡,淋入香油,出勺澆在蹄筋上,再撒上蕪荽、蒜即成。

[!--empirenews.page--]

五香牛肉乾

簡介

五香牛肉乾以精選牛肉為主料,配以名貴中藥材、香料,採用獨特工藝精工製作,味道鮮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南北皆宜。五香味型簡稱五香,表示口味醇厚的習慣用語,五香牛肉乾風味特點是香濃咸鮮、回味稍甜。

營養價值:牛肉是一種高蛋白食品,每 100g 牛肉中含蛋白質 20.1g(比豬肉約多 3.3%,比羊肉約多10%),含脂肪10.2g,還含有鈣7mg、鐵0.9mg、磷170mg,以及維生素B10.07mg、維生素 B120.15mg、煙酸 6mg 和少量的維生素 A。由於牛肉膽固醇含量和脂肪都比其它肉類食品低,含蛋白質較高,味道鮮美,營養成分易於被人體消化吸收,因而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牛肉味甘性溫,有安中益氣,補脾胃、壯腰腿、消渴及止唾之功能,向來被認為是食療佳品,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做法

材料:牛里脊700克、輔料、花生仁(炒)150克、調料、食鹽5克、冰糖5克、蔥10克、姜5片、蠔油10克、香葉4片、茴香籽30粒、辣椒粉3克、五香粉5克、白芝麻10克

做法:1.牛里脊肉切成條狀,放入清水中泡一個小時左右,泡去

2.撈出來控乾水,冷水入鍋,焯去血水

3.焯好後用涼水衝出浮沫,再次入鍋,加適量清水、薑片和大蔥,大火燒開

4.改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燉至八成熟的時候,加入少許鹽,再燉一會兒

5.燉牛肉的功夫,準備所有的配料,放入料理機打成粉末,不用太細,稍帶點點小顆粒挺好

6.燉好的牛肉從湯水中撈出來控水

7.鍋中放少許油,放入牛肉條,小火不停地翻炒,炒至牛肉乾呈一點點的焦黃色,大約需要10-12分鐘

8.重新起鍋,放少許油燒熱,放入冰糖小火炒出糖色,放入炒過的牛肉翻炒

9.放入打成碎末的配料炒勻

10.放入蠔油繼續不停翻炒

11.出鍋前放入熟芝麻翻炒均勻即可

[!--empirenews.page--]

藏家面片

簡介

面片,是藏族家庭常吃的一種麵食,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它的做法是將普通的麵粉加溫水揉成一團,但略揉得軟一點,然後用刀將面切成4寸長的厚塊,擺整齊、表面塗上少許食油,再將乾淨濕布蓋上待用。煮面片的湯很講究用羊肉切成約2cm的小方塊,加上蔥粒和羊肉倒入鍋內爆炒,再加適量的鹽,最後加水,燒開成肉湯。將備好的面取一條在案板上壓成扁長形,然後慢慢地抻,抻得長長地繞在左手腕上,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掐住一端,用右手一小塊一小塊地拉斷往肉湯鍋里丟,一會兒熱騰騰香噴噴的面片起鍋了。愛吃辣的放點辣椒,愛吃酸的放點香醋,尤其是冬天吃它,又暖和又可口,甚為食者稱道。

[!--empirenews.page--]

雪域藏餐

簡介

藏區的遊客服務應該是多元化的。從接待觀光到餐飲服務,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藏文化。雪域聖地,很多內地朋友嘗試了平生舉世罕見的觸摸體驗了高原反應的滋味,更應該在高原品味一次藏家宴。藏餐文化是遊客們最容易感受到的獨特的藏式文化,它可以通過色、香、味、形、器皿、解說及餐伴舞全方位的服務加深遊客對藏文化的印象。藏餐歷史悠久,極具特色。製作藏餐的大部分原料是藏區自產的,花色品種豐富,味道各異。

那麼如何加強與世界各地藏餐廳的聯繫和交流,讓藏餐在中國內地和世界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越來越大,我認為今後,藏區應該邀請國內外知名人士來藏交流、調研,讓他們到寺廟、到牧區、到藏區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真正地去感受原汁原味的藏區文化,加深他們對藏餐文化乃至整個藏文化的理解,讓他們也融入到藏文化中來,為藏餐文化的發揚光大出謀劃策,最終讓藏餐和藏餐文化能夠真正地立足國內,走向世界。

藏式餐飲是藏文化中不可缺少、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烹飪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傳統的藏式餐飲由於藏胞地域或生活層次的不同,又有很多分支——

藏式宴席上食品的烹制及擺席方式很多。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據客人社會地位的高低來決定採用諸如盤中敬餐、手遞敬餐、餐巾敬餐、自主餐等用膳形式,還有素宴、葷宴之別。

現代在家庭和集體的慶宴上,一般也像漢式餐,擺熱菜、冷菜、湯、主食及零食。

藏餐內容分主食、菜餚、湯三大類。其主要佐料除甜食外,鹽是最基本的調味品,此外,還有姜、咖喱、花椒、香菜、藏茴香、胡椒、香薷、大蒜、蔥、野蒜、沙貝母、辣椒、孫粉等。這些佐料用法各異,對不同的食物烹任有不同的佐料要求。藏式宴席的主任、調味以及一天內的配菜都很有講究,而且對飲食衛生的要求也很嚴格。

藏餐主食主要有:

“麻三”把優質糌粑、細酪粉和紅糖混勻,再用融化的酥油拌成半固體狀,然後放進模子里制塊並用酥油裝點即成。

土豆咖喱飯先把新鮮酥油化熱,放人少許蔥把切成塊狀的羊肉倒人鍋里炒至半熟,加上小茴香咖喱、鹽等佐料,接著將土豆煮熟剝皮切成塊狀放入鍋里一起燒一會兒即成。上席時先將米飯盛入高腳銅飯盒內,上面加上土豆咖喱肉。

包子將牛肉、板油和蔥一起剁細、加上佐料。面不發酵,直接和面而成。蒸熟後的包子,以吃時能流出湯汁的餡為佳。還有一種酪粉包,其餡是用細酪粉、少許豌豆粉和白糖混勻,然後用融化的酥油拌合而成的。

咪達意為命名。佛教三大寺的僧侶獲得格西學位時,按規定應向寺內憎眾佈施稠粥,以示慶賀。它的做法是:把米飯煮成稀粥,加少許鹽,再加上酥油、肉丁、乾、葡萄,蓋緊鍋蓋,用小火燜上對小時,起鍋時再充分攪拌即成。

主食除上述以外,還有麵食油煎窩窩頭、鹼液和面壓成的鹼麵條、麥片粥、肉餡餅、簿餅等等。

藏式菜餚也很豐富,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有灌羊腸、羊肺。灌腸的做法是:把米煮成半熟,加肉末、羊血及首香、鹽、胡椒、野蔥等佐料,拌合後灌滿腸子然後煮熟冷卻,再切成一節一節油炒即成。還有灌牛腸,它的做法是用煮熟的青稞片、牛血和牛肝、肺等內臟剁細拌合,加上佐料灌入牛腸,將它煮熟後即可食用。灌羊肺是先用麵粉做稀糊,把各種佐料磨成細粉和水成汁,加少許香油調勻,然後灌滿羊肺,放入開水中煮片刻後撈出冷卻,再切成片油炒即成。在廣大牧區喜歡吃血腸、肉腸、肝腸和面腸。血腸的做法是:把切碎的肉丁、脂肪、調料和血拌勻後灌進小腸,放到開水禍里一涮兩滾,不等腸內的血完全凝固就撈出,捏住兩端邊吃邊吮,味道鮮美。肉腸也叫油腸,用羊腸製作。在切細的碎肉丁里加上調料,從帶油大腸的細端往粗端邊裝邊翻,裝完後以慢火燉熟。面腸是用切碎的羊油放入攪拌成糊狀的麵粉里再加調料灌制而成,除煮食外,還可將煮熟的面腸切成段,在火上烤著吃。肝腸灌的是羊的肝臟

[!--empirenews.page--]

氂牛肉乾

簡介

氂牛肉乾採用氂牛腿鮮肉為原料,經選料、預煮、整形、炒制、烘乾、包裝等工序精制而成。配方傳統,工藝考究,品質鮮純,具有獨特的氂牛肉香味。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營養豐富。既是人們娛樂或旅遊的休閒食品,也是探親訪友的饋贈之佳品和綠色食品。

營養價值:氂牛肉富含蛋白質,鈣,磷,血紅蛋白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野氂牛和高原精靈藏羚羊生活在天然草場,草叢中像雪蓮、冬蟲夏草、貝母等這樣罕見的名貴的中藥材有上千種,氂牛除覓食野青草外,還吃冬蟲夏草、雪蓮等天然藥用植物,故藏區諺語道:"牛吃蟲草我吃牛,無病無災藥不求"。氂牛肉乾採用氂牛腿鮮肉為原料,經選料、預煮、整形、炒制、烘乾、包裝等工序精制而成;配方傳統,工藝考究,品質鮮純,具有獨特的氂牛肉香味;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營養豐富。既是人們娛樂或旅遊的休閒食品,也是探親訪友的饋贈之佳品和綠色食品。

返回愛料理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