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玉溪小吃大全_玉溪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3-16 20:58:44

玉溪市,為雲南省第三大城市,位於雲南省中部,地理坐標處於北緯23°19′~24°53′、東經101°16′~103°09′之間。北接省會昆明市,西南連普洱市,東南鄰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靠楚雄彝族自治州。總面積15285平方千米,人口230萬(2010年)。全市分1個市轄區、5個縣、3個自治縣,行政駐地紅塔區。

特色小吃:哀牢春三珍、白毛烏骨雞、豆末湯圓、雞絲米線、江川銅鍋蘸水魚、江川鹽水魚、九溪糍粑、漠沙炒田螺、青松燒鴨、鱔魚米線、燒餌塊、天麻火腿火鍋、銅鍋煮魚、鮓饃鮓肉、翟氏小鍋煮品、周氏肥肉米線。

通海豆末糖

簡介

豆末糖是雲南通海歷史悠久的傳統產品,以“香、甜、酥、脆,入口無渣。”著稱,選用優質黃豆作為主要原料,另加白糖、飴糖等精工製成。層薄如紙,色白如乳,食用起來,甜而不膩,松酥、香脆 ,十分爽口。通海縣名特產品,當數豆末糖。現在,豆末糖已經由家庭作坊手工生產發展成為廠機械生產。並且走向省內外,走出國門,遠銷到東南亞各國。

歷史文化

這一備受好評的產品,從它的形成到成品,都很偶然,是古人在行軍途中得到啓發後,經過幾代人的加工改良而成的。相傳為蒙古鐵騎所創。驍勇彪悍的蒙古鐵騎在長期徵戰、遠程奔襲中,不能攜帶更多的食物,只好將青稞、大豆搗成面與潮濕的紅糖放在乾糧袋內。顛簸中,炒麵將紅糖一層一層裹起來形成塊狀,此為豆末糖之雛形也。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率部南徵,屯兵曲陀關統轄南疆,此糖遂流入通海,製作工藝由當代名師代代相傳改進提高。蒙古族大軍入雲南後,他們同樣喜歡用它作零食。在他們的駐地,這一做法簡單的零食,逐漸為其他民族所效法,大家也樂意用它作為上山下海勞作完後充飢的乾糧。就這樣,在輾轉相傳中,人們不斷加工改進,終於成了一種美食,被人們冠以“豆末糖”之名。清中期,豆末糖製作業(原河西縣九龍鎮)批量生產,一時聞名遐邇。時至今日,已逾七百五十餘載,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做法

原料:水20-23kg、飴糖4.5-6kg、黃豆粉75-100kg、花生粉20-30kg、芝麻粉10-20kg、麥芽糖35-50kg、植物油0.3-0.5kg、雙歧因子0.2-0.8kg、木糖醇2.5-4kg。

工藝:豆末糖果是以雲南特有的大豆,經過精心挑選、焙烤、粉碎,配以當地生產的飴糖和其他物料,經高溫熬制、糖膏與豆末多次折疊、精心製作而成,在雲南已有數百年生產歷史。產品豆香濃郁、酥松可口,口感比酥糖還酥,在國內獨樹一幟。該產品特點:酥層越多,產品就越酥。當地傳統的生產方法,糖的酥層可達到18層,產品酥層少,產品就難酥松,口感就不佳。

[!--empirenews.page--]

青松燒鴨

簡介

燒鴨在玉溪菜譜中向居首位,馳名全省,清代著名詩人楊竹溪有《棋陽竹枝詞》贊玉溪燒鴨。其詩雲:"鴨卵能教谷抱成,百千萬億廣資生。紅泥爐內包燔熟,大嚼何辭飲巨觥。"玉溪燒鴨近似北方烤鴨,但又有自己的特點,多選用四十至六十天、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子鴨加工烤制而成,皮脆香、肉滋嫩,加入花椒鹽,更是香味濃郁。玉溪燒鴨因為選用以青松針葉曬乾扭成的"草團"為燃料燒成的又叫做"青松燒鴨",具有獨特的玉溪風味。

做法

其炭火力較強而耐燒。用它燒成的燒鴨,熟透度適中,顏色金黃美觀,味道清香可口。這種燒鴨選用40-50天齡的玉溪肥壯子鴨為原料,經過去、拔毛,除去臟腑、清洗、用滾水燙、上蜂蜜、裝燒湯等工序後,用鐵鈎懸掛於已被青松"草團"燒得熾熱而余炭尚紅的土爐內烘燒,不斷觀察轉動,透熟後取出上席,佐以椒鹽,輔食蔥醬。

[!--empirenews.page--]

冬瓜蜜餞

簡介

冬瓜蜜餞是雲南玉溪的著名小吃之一。具有清涼甜脆、透明無渣的特點。其分為紅蜜餞和白蜜餞兩種,兩種蜜餞均呈透明狀,且色澤鮮艷。其色潔白晶瑩,通明透亮,入口即化,滿口蜜汁,十分爽口,被譽為“水晶蜜餞”。紅蜜餞用紅糖加工,呈琥珀色,紅潤透明,肉質脆嫩,味道芳香,清涼適口,有養肝潤肺,化痰解暑的功能,被譽為“琥珀蜜餞”。

歷史文化

相傳玉溪製作冬瓜蜜餞始於明代後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民國初年玉溪鳳香齋糕點鋪名師唐家榮曾創“水晶蜜餞”,使玉溪冬瓜蜜餞聲名大震,並暢銷海內外。到玉溪旅遊的遊客,以能夠買到本地特產冬瓜蜜餞帶回家去而感到不虛此行。熱情好客的玉溪主人,在待客的糕點中缺少了冬瓜蜜餞,就會表示歉意。親友之間,在逢年過節的時候,也常以饋送冬瓜蜜餞作為一種禮品。

做法

原料:鮮瓜100公斤 白糖60公斤 石灰3公斤

製作方法:1.制坯;去皮、去瓤,可切成冬條、冬片、截成冬元、冬梅等形。2.灰浸:將瓜坯倒入石灰水中,上下翻動,浸一夜。3.水漂:將瓜坯舀入清水中,每隔2小時的一次水,共換3次。4.撩漂(撩坯和水漂):將瓜坯倒入80℃水的鍋內,沸後撩15分鐘,舀坯入清水中漂一夜,次日換一次清水漂一天。5.糖漬:將糖水倒入瓜坯中,4小時後翻動一次,漬一天。6.起貨:次日,將瓜坯同糖水舀起鍋內,中火煮40分鐘,糖溫在112℃,舀起濾乾,上糖衣即可。

[!--empirenews.page--]

九溪糍粑

簡介

糍粑是用糯米加工而成的一種食品,尤其是九溪鄉農民加工的糍粑,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餚。每年春節群眾就有加工糍粑的習慣。遇遠方來客,當地群眾就會拿出自家加工的糍粑,用香油炸熟,招待客人。炸熱的糍粑白里透黃,色香俱佳,食之酥脆味甜,令人贊不絕口。

做法

九溪糍粑,加工方便。用糯米泡水一日左右後熟,倒入石臼中舂爛至八成,撒入事先碾碎的黃果皮、花椒和白糖,接著舂到看不到飯粒即可。舂好後的糍粑,用手打成月狀,用青松毛蓋好,涼二至四天,就可用特製的推刨,把糍粑推成均勻的長條片,再用菜刀切成長形小方片,曬乾就成。曬時要掌握火候,一次曬乾。曬老了易碎,反之夾心,若是第一次沒曬乾,則應抬入家中,不能讓風吹著,讓其自行曬乾。

[!--empirenews.page--]

燒餌塊

簡介

“燒餌塊”是雲南當地的一種民俗小吃。是用煮熟的大米飯壓成塊狀,通常是圓形薄餅狀。在炭火上面烤制,然後塗上醬料和菜陷即可。做法與糍粑相同。但糍粑的原料是糯米,餌塊的原料是大米

歷史文化

據古籍記載,麥類製作的食品古時約統稱為“餅”,米類製作的為“餌”。雲南水稻栽種歷史悠久,民間到了農歷歲末,家家戶戶都要挑選最好的大米,洗淨浸泡後蒸熟,放在碓中舂細如泥,案板上用蜂蠟抹好,再搓揉為長方、橢圓、扁圓等形狀,用作饋贈的食品,稱為“餌饋”,時間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諧稱為餌塊了。民國期間,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開設的“永順園”,以專賣此品而出。

做法

1、挑最好的大米,淘洗浸泡後蒸熟。2、放在碓中舂茸如泥,趁熱揉成長方、橢圓、扁圓等狀。3、涼後即為餌塊。4、放三四日後再泡入涼水中(每日換水1次)可保存數月。5、昆明製作小鍋鹵餌塊,多選用官渡出產的餌塊,切絲配以豌豆尖,用專制銅禍加各種凋味品鹵制而成。

[!--empirenews.page--]

鱔魚米線

簡介

鱔魚米線是玉溪風味小吃的當家品種。鱔魚米線以鮮鱔魚為主料,配以各種輔料及調料,將鍋坐火上,根據製作量放入植物油,待油溫適當時,投入大蒜粒炸至金黃色,隨即放入適量的面醬炒香,再放入適量的辣椒面,將三釐米段的淨鱔魚投入鍋內炒至變色時,放入適量鹽、味精、花椒面、醬油,加入冷水淹沒鱔魚,待湯沸片刻用漏勺撈取。將油炸的水發豬肉皮投入鍋湯內適當煮一下,使其吸味,再將煮過的鱔魚段投入鍋內,兩者混合煮一下起鍋。然後將米線燙一下,放入熱鱔魚及湯,加調料即可食。

做法

食材:米線1000克,豌豆粉200克,鱔魚100克,精鹽,花椒面,咸醬油各5克,面醬8克,味精3克,辣椒面,韭菜,大蒜,油渣泥各10克,鮮薄荷15克,20克,熟菜子油50克,紅糖30克,肉湯100毫升。

做法:1、鱔魚宰殺,剔去骨,除去內臟,切成長3×5釐米的段。水發肉片切成小塊。韭菜燙熟切段,薄荷洗淨。蒜切成米粒。豌豆粉切成1×1釐米的快。2、炒鍋上中火,注入油煉透後,下蒜粒(5克)、面醬炒香。再下辣椒面(5克)炙香,下鱔魚煸炒至黃色時,下鹽 、花椒面2克、醬油、味精,注入湯以沒過魚為度,燒熟裝盆。鍋上火,舀入鱔魚湯,放入肉皮煮爛裝盆。3、大蒜5克搗成泥,加醋、紅糖對成汁。鍋上火,注入油15克,七成熱時下花椒面3克。油渣泥、辣椒面5克、芝麻炙成油。4、取碗5個,每個放米線200克,豌豆粉40克,將上述配、調料分5份澆上拌食。

[!--empirenews.page--]

太極鱔魚

簡介

太極黃鱔,又稱太極鱔魚,是雲南蒙古族的特色美食。這道菜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是用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符號來命名的一種食物。從菜名來看,太極是虛,鱔魚是實,虛實相生似乎就是這道菜的特點,是蒙古族招待客人的上等佳餚。太極鱔魚的吃法很有講究,你要先輓起袖子,備好幾包餐巾紙(擦手用)。夾起鱔魚後,先不要下口,用雙手從鱔魚的頭部撕開,將其內臟取出來扔掉,其餘的就可以食用了。太極鱔魚一律比以前吃得鱔魚小,因為,養殖的大鱔魚經不住如此“折騰”,還沒炒好就散架了,另外,只有活鱔魚下鍋,才能主動盤縮,所以對飲食生態特別講究的人,完全可以敞開吃,既不會有死了才下鍋的,更不會是人工催肥的。

做法

調料:烤乾辣椒、胡椒、蔥花、薄荷、香菜末、蒜末、豬油、精鹽、味精、醬油

做法:1、做這道菜前要把鱔魚倒入盆內,注入冷水和鹽,讓鱔魚游動吞食鹽水後吐淨腹中泥沙,接著換水三四次,撈出濾乾水分備用。2、接著把加少許豬油的鐵鍋燒熱,倒入鱔魚,蓋上鍋蓋,過一小會,揭開鍋,鱔魚死了,蜷縮成了一個規整的圓圈,細看,奇異的太極圖案若隱若現。3、最後一道工序是在鍋內再加少許油,鍋熱油滾,把乾辣椒、胡椒、蒜末炒香,加入半熟的鱔魚。4、拌上幾下就可以把醬油、蔥、鹽、香菜等配料倒入鍋中,三五分鐘就可以出鍋上盤食用了。

[!--empirenews.page--]

玉溪酸湯涼米線

簡介

風味獨特的玉溪酸湯涼米線,以味美聞名全省,到過玉溪的人,不品嘗一下涼米線的味道,是會後悔莫及的。在玉溪,從街頭到巷尾一路掛的都是涼米線的招牌,其中魁首還數楊記涼米線。

歷史文化

楊才科的酸湯涼米線,在解放前玉溪州城眾多米線攤點中最負盛名,那時他在香鼓樓下邊擺攤,選用大白米作為原料,自榨自銷,米線細白,柔軟而不爛。盛好一碗米線,先放入韭菜,蓋上四指見方,約一釐米厚的豌豆涼粉,放入作料,最後,澆上一勺清亮、鮮紅帶有兩三小點油渣的油辣椒。當米線送到你面前時,濃郁的香味撲鼻,使你胃口大開。碗里雪白的米線,金黃的涼粉,翠綠的韭菜,烏黑的醬油,鮮紅的辣椒,五色煥然,整碗米線艷麗悅目,吃起來涼爽、清香、味美、舒適可口。我看著這碗米線,始終不願把這美味給吃了,我凝視著古銅黃的涼粉,像一片黃雲蓋在白色的米線上,寸長的韭菜碧綠碧綠的像一排士兵整齊地排列著,那星星點點的芝麻撒落在米線上。最後,我經不起美食的誘惑,把涼粉夾成小塊,然後,放入嘴裡讓它慢慢溶化,拌好米線後,我挑起一根米線往嘴裡放,我“噓”的一聲就把米線吸進了嘴裡,這米線是選用上乘的青堆米線,軟而不爛,長而不斷。過了一會兒米線被我吃完了,只剩下了一點酸湯,我抬起碗一口氣把酸湯全都喝完了。

[!--empirenews.page--]

朵朵糕

簡介

在元江,“朵朵糕”已經成了家喻戶曉的風味小吃,各賓館酒店也早餐必備。每天早上只要留心看,在人多的地方

總能看見一兩家賣“朵朵糕”的小攤。隨著“朵朵糕”的香味飄向四方,路過的人們不約而同地走了過來,你要一個,我要兩個,瞬間把賣“朵朵糕”的小攤圍得水洩不通。“朵朵糕”不單本地人喜歡吃,熟悉元江的外地人也愛買了吃。

做法

“朵朵糕”做的工序看似簡單,一個“朵朵糕”做熟僅需要2分鐘,但是卻需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比如今天做“朵朵糕”用的米漿,頭天就得磨了發酵好,早上現做時再打上鮮雞蛋調均即可。黃橙橙的“朵朵糕”吃起來穌松潤滑,不焦不燥,吃了不上火,味道甜中帶點點酸,十分可口。

[!--empirenews.page--]

油鹵腐

簡介

玉溪油鹵腐相傳始制於明清之際,當時境內家家戶戶醃制,作為家用鹹菜,或作饋贈外地親友的禮品。後來發展為小商品生產。油鹵腐的醃制,以黃豆製成的臭豆腐為主料,要求質地細膩,塊狀均勻,厚薄一致。臭豆腐經陽光照曬,排去外層水分,分別濃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適量的糧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鹽、辣椒、優質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層,並滲以煉熟的上好菜油,醃制而成。玉溪油鹵腐以其色、香、味的佳美深受省內外群眾的歡迎,遠銷北京。1982年獲雲南省商業系統優良產品稱號。

做法

1、原料選用顆粒飽滿,汁多漿白的優質黃豆;作豆腐的水要用清潔的井水。2、按4—5釐米見方,2釐米厚的規格,製成發酵的毛豆腐。3、毛豆腐經防疫檢驗符合衛生標準後,放在陽光下翻晾,以表皮“挺實”、內部柔軟、曬去約20%的水份(每百斤毛豆腐晾後剩80斤左右),即成為黃白柔軟的待製品。4、然後將菜油熬熟放涼,把辣椒面,八角粉、紅糖、精鹽等佐料按比例攪拌在一起,將毛豆腐在油內浸泡後沾裹上佐料嚴整地裝入陶罐,注入菜油使其漫過鹵腐,然後密封貯存4—6個月即可食用。

返回愛料理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