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無錫小吃大全_無錫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4-18 14:27:55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

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

特色小吃有:無錫排骨、小籠饅頭、三鮮餛飩、方蘿蔔、酒釀棉子圓、掛粉湯圓、糖芋頭、玉蘭餅、燒賣、江陰河豚、顧山燒餅、桂花、無錫“肉骨頭”、高塍豬婆肉。

梅花糕

簡介

梅花糕,是南京、蘇州、無錫風味小吃,和海棠糕類似。梅花糕是選用上等麵粉、酵粉和水拌成漿狀,注入烤熱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玫瑰等各種餡心,再注上面漿,撒上白糖、紅綠瓜絲,用灼熱的鐵板蓋在糕模上烤熟即成。此糕呈金黃色,形如梅花,鬆軟可口,老少皆宜。

歷史文化

梅花糕源於明朝,發展到清朝時就成為江南地區最著名的特色糕類小吃。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見其形如梅花,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勝過宮廷御點,拍手稱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賜名梅花糕,流傳至今。

做法

原料配方

以製作100個梅花糕為例:上等白麵粉4公斤、豆沙3.5公斤、白砂糖150克、糖豬板油丁500克、紅綠絲75克、食鹼15克、豆油25克。

製作方法

1、取2公斤麵粉放入桶內,加等量溫水,用長柄鐵勺攪拌均勻,靜置5-6小時,再加入2公斤麵粉和溫水3公斤,用勁攪拌至面漿均勻。將食鹼溶化後倒入桶內拌勻,灌入銅壺內待用。另將豆油倒入容器,加清水50克調成水油。

2、把模具連同鐵蓋放爐上用中火燒燙,用刷子蘸水油將模具孔塗抹一遍,取銅壺將面漿依次注入模孔(只灌半孔),隨即將模具舉起,緩緩轉動,使面漿均勻黏在孔壁,然後放在爐上,將竹片插入孔中把面漿刮向孔的四壁。接著在每個孔內加入豆沙35克、糖豬板油丁5克,再取白砂糖15克均勻撒在各孔內,此後用面漿將孔填滿,撒上紅綠絲約15克,加蓋燒2分鐘,開蓋再均勻撒上白砂糖15克,蓋上鐵蓋再燒3分鐘即熟。打開蓋子用鐵鏟將梅花糕與模具分離,挑起裝盤即可。

[!--empirenews.page--]

蘿蔔絲餅

簡介

長沙時令點心。最初為茶館中所制茶點。外酥脆內鮮軟,層次分明,具蘿蔔特有的清香。

歷史文化

20世紀初以大華齋和福芝春兩家茶館質量最佳,後來小吃攤販也有供應。50年代以後,以老點心師陳凱傳所制最享盛名,80年代則以其弟子、特級點心師謝功臣公推為第一。1986年謝功臣援外,招待盧旺達總統時特意製作了蘿蔔餅。總統品嘗後非常滿意,說:“我吃了幾十個國家的名點,唯獨中國的蘿蔔餅味道最美。”

做法

原料:每20個蘿蔔絲餅需水調面300克、油酥面200克、白蘿蔔750克、熟火腿100克、金鈎50克、鮮豬肉100克,味精、食鹽、蔥白、青蒜梗、醬油、麻油、胡椒粉各適量,植物油1000克(實耗100克)。制法:白蘿蔔洗淨去皮,切成絲,用鹽醃一下,擠乾水份;鮮豬肉洗淨剁成肉泥,金鈎浸發剁末,熟火腿切末,蔥白切花,青蒜梗切絲。以上各料與籮卜絲合在一起,再加入味精、醬油、麻油、胡椒粉等拌勻成餡,分成若干份;將水調面和油酥面各分成20個劑子,先將水調面劑子按扁,包入油酥面劑子,再按扁,用檊面棍檊成長皮,由一頭捲成筒,再檊成長皮,再由一頭捲成筒,然後竪著檊成園皮,放入一份蘿蔔餡,先包成球形,再按成鼓形,入沸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時出鍋即成。

[!--empirenews.page--]

馬蹄酥

簡介

馬蹄酥,又名蜜餡兒,圓形似馬蹄而得名,馬蹄酥的配方及製作方法是被當地一心靈手巧的邦廚,從隨行御廚那裡學來的,後傳入民間。主要原料及製作方法:精粉、熟大油、白蜂蜜、白糖等。用精粉加水利和少量大油搓成皮面,並用精粉和適量大油搓成酥面,用皮麵包酥面捲成面卷,並再加工成馬蹄形狀,放入大油鍋烹炸而成。馬蹄酥層簿如紙,色、香、味、型具佳,以配料精良,製作細緻,層多鬆軟,油而不膩,香甜味厚,入口即酥,營養豐富,且能存放而著稱四方。

做法

用料:高粉4.8千克、綿白糖2050克、飴糖75克、食鹼10克、豆油1950克

做法:1.麵粉開窩,酵種撕碎放入,白糖350克,豆油350克,開水500克,5克鹼用25克熱水化開反復揉勻劃開透氣成糖油面。2.將鹼5克勇25克水融化後倒入面缸,放3千克麵粉.白糖1.6千克.豆油1.6千克拌勻揉和,成糖油酥。將分成200個15克的劑子,撳扁成邊薄中厚的圓形皮子,每個包入糖油酥31克,收口捏攏,撳扁後用擀棰擀成直徑約6.7釐米的酥胚。再酥胚正面印上馬蹄印,將飴糖用熱水75克稀釋後,刷再酥胚面上。將酥胚底部抹上少許水貼在烤盤上,爐內酥胚上壓盤放水烤4分鐘後端去水盤,將綿白糖50撒入火中覆蓋水鉢(不使漏氣)燜約3分鐘。待爐內糖煙消散熱氣冒起時端去水鉢,出爐即成。

[!--empirenews.page--]

糖芋頭

簡介

糖芋頭,是無錫傳統名點,它選地方產上等芋頭的芋籽,去皮、洗淨、放鹼,燒至芋籽呈紫紅色時再轉為火燜,放入紅糖和甜桂花,煮沸即成。具有芋艿酥爛、色澤鮮紅、甜湯鮮潔、香味四溢等特點,是老少皆宜的應時小吃。

歷史文化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被王莽從皇宮里趕出來,聽說太湖里島嶼很多,便躲到了馬跡山上一個山村子里。聽到當地老百姓講了金芋頭的故事,開心啦!我皇宮里寶貝千萬件,從沒見過金芋頭,要是被我找到,豈不是稀世奇寶呀!有一天,他帶了人上山找金芋頭去。

馬跡山的山,座座陡,冠嶂峰的林,處處秀。站在山下看山頭,縷縷白雲遮山頂;上了山頂四面看,萬頃太湖一片明。劉秀和手下將士從早尋到晚,啥也沒尋見,肚裡倒餓得咕嚕嚕響了,便用刀掘幾個芋頭。放在山澗的清泉里一漂,外面金黃色的皮,裡面白玉般的肉,吃起來又嫩又脆,倒也十分可口。這班武士大將平日里吃慣了魚肉海參,從沒嘗過這野物的味道,竟越吃越覺得好吃,劉秀不禁脫口而出:“生的都這麼好吃,燒熟了一定更好吃。”從前馬跡山的芋頭,無論生熟都很好吃。從此以後,倒偏偏要燒熟了才能吃。

每年八月半中秋節,四鄉八鎮的人都要馬山芋頭“燒糖芋頭”以賀喜慶,這個習慣一直沿襲到現在。

[!--empirenews.page--]

海棠糕

簡介

海棠糕,創制於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後逐漸成為無錫風味小吃之一。同當地的梅花糕一樣,同為一道歷史悠久的花色點心,香甜可口,熱食尤佳。

將麵粉,酵粉用冷水調成漿狀,在特製模具里刷上少許水油,注入面漿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等餡心,再用面漿蓋面,加上糖豬油丁和紅、綠瓜絲、瓜子仁等,蓋上撒白糖的鐵板放在煤爐上烤熟即成。海棠糕香甜可口,熱食尤佳。

做法

1.用水50克將鹼化成鹼水。在25克花生油中注入50克水,調和成水油。

海棠糕

海棠糕

2.將赤豆,白糖750克,花生油50克製成濕豆沙餡心。

3.將豬板油切成80粒小丁,加白糖100克,製成糖板油丁。

4.將麵粉倒入拌面缸內,用冷水拌和成漿狀,摻入老酵,加適量鹼水攪勻,至面漿無酸性,色不黃為佳。

5.將海棠糕模型工具放在特製的爐火燒熱,刷上少許水油,將面漿注入模型深度的一半,在每個模型內放入豆沙20克,再次將面漿注入,蓋住豆沙直至模型表面,上面加糖板油丁一粒,四周撒些黃瓜絲,烘5分鐘左右。在另一鐵板上撒些白糖,將模型內的糕挑出來,面貼鐵板,底朝上,放於爐上,待鐵板上的白糖深化,再用鐵盤把粒翻過來,即為成品。

[!--empirenews.page--]

惠山油酥

簡介

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燒餅”,無錫著名特產。相傳元末明初,由惠山寺僧人創制,因其形狀似寺內“四大金剛”塑像的肚臍,被僧人譽為“金剛肚臍”一直沿襲至今。

惠山油酥採用純素油,精白粉、芝麻、果仁、瓜絲等原料,經烘制而成。它品形規整,色澤金黃,酥松香甜,甜中帶咸,具有獨特風格,數百年盛銷不衰。

做法

皮料:特製粉45公斤綿白糖15公斤植物油18公斤小蘇打0.4公斤

餡料:特製粉5公斤綿白糖3公斤植物油3公斤仁1公斤紅綠瓜2公斤桔餅2公斤青梅乾1公斤桂花1公斤細鹽0.5公斤

面料:白芝麻仁10公斤

1.選料:按配方規定選用新鮮原料,綿白糖須用20目篩子過篩,果料揀去雜質並切成小顆粒。

2.配料:按配方規定的原料名稱和數量分別配料。

3.和皮:在皮料中加溫水4公斤左右(氣溫高減、氣溫低增),和均勻後再加入麵粉拌和擦透成面團。

4.擦芯:將餡料拌勻擦透。

5.分塊:將皮料面團攤平分切成1.5釐米見方的小塊。

6.包芯:將餡料均勻包入每只小塊。

7.漲麻:將白芝麻仁裝在桶內,倒入開水,淹沒為止,浸泡5分鐘後濾去余水待用。

8.上麻:先將包入餡芯的生坯倒入上麻機盤內,開動或拉動上麻盤,徐徐加入浸泡後的芝麻仁,待上足後再運轉1分鐘。

9.排盤:將上好麻的生坯逐個排在鐵盤內,互相間隔2釐米左右。

10.烘烤:在爐溫240℃左右的糕點烘爐內烘烤8分鐘左右,待呈褐黃色即可出爐。

11.冷卻、包裝:出爐後,待自然冷卻至室溫,即可包裝。

[!--empirenews.page--]

無錫肉骨頭

簡介

無錫肉骨頭,又稱“醬排骨”,是無錫歷史悠久的著名地方風味菜餚。它肉質酥爛,味香濃郁,肥而不膩,甜咸適口,色澤紫紅,香氣撲鼻。

歷史文化

相傳此菜始於宋朝,由無錫城裡一家熟肉店在被其接濟過的“濟公活佛”的幫助下創制而成,“無錫肉骨頭”便由此出名,歷代相傳。到了清朝,無錫南門的“莫興盛”經營的醬肉排骨亦很出名。後來無錫三風橋附近的余慎肉食店,高薪聘請燒肉師傅,吸取別店的經驗,在選料、調味、操作等方面加以改進,專門選無錫出產的細皮白肉豬的大排和方肉為原料,用純黃豆制的醬油、上品老酒、糖等烹制,將方肉與排骨同煮,使湯汁更加濃醇和鮮美。這樣烹制出來的排骨,不僅外濃味鮮,肉鬆骨酥,而且香味濃郁,異常入味。在清末時,三風橋肉骨頭便和無錫清水麵筋、惠山泥阿福並列為無錫三大名產而馳名中外。

做法

配料

豬小排750克、食鹽適量、醬油適量、適量、八角適量、桂皮適量、料酒適量、糖桂花適量、白糖適量、小蔥適量、紅曲粉適量、植物油適量。

步驟

1、將排骨朵成塊,用鹽,嫩肉粉拌勻,醃制12小時。

2、醃好的排骨,加清水,用旺火燒沸,撈出洗淨。

3、把鍋內的湯倒掉,加少許底油,少許白糖超出糖色後放入排骨煸炒至上色。

4、加料酒,蔥段,薑片,大料,桂皮,糖桂花,清水蓋上鍋蓋,用旺火燒沸後,加入醬油,少量紅曲粉,改用中火燒至汁稠即可。

[!--empirenews.page--]

龍鳳腿

簡介

龍鳳腿是江蘇省漢族名菜,屬於蘇菜系。源於燒肉方和獅子頭,早在清代即為筵席佳餚,南北各地均有。造形美觀,色澤褐黃,外松脆、里鮮嫩,口味香咸。唯有長汀龍鳳腿烹任方法不同,吃法也異。長汀筵席本來多用筷、碟、湯匙,而吃龍鳳腿卻似西餐,以手持之,細嚼慢嚥。因為龍鳳腿實為“獅子頭”加柄(用豬肋骨做柄)以手持握進食,別有風味。

龍鳳腿主料雞絲、蝦仁。將拌勻的雞絲、蝦仁均分在網油上,包成雞腿狀,放入七成熱油,炸熟即可。此菜色澤黃,外松內,內鮮嫩。

做法

【原料】雞絲450克、蝦仁100克。豬肉油150克、雞腿骨10克。雞蛋50克、白糖10克、辣醬油7.5克、鹽7.5克、紹酒20克、味精2克、蔥20克、胡椒粉3克、澱粉20克、花生油1250克(實耗油150克)。

【製作過程】將雞絲、蝦仁同放碗內,加雞蛋、白糖、辣醬油、精鹽、紹酒,味精、蔥末和胡椒粉拌和待用。豬網油漂洗乾淨,切成10釐米見方的塊,將雞絲、蝦仁分別放在網油上,雞腿骨擺放在網油的一端包成雞腿形。雞蛋加乾澱粉調和。油鍋上火,燒至七成熱(約175℃)時,將龍鳳腿坯逐個沾滿乾澱粉,再拖蛋糊,滾上麵包粉,下入油鍋炸至淡黃色,將油鍋移至小火上炸1分鐘至熟,用漏勺撈出,整齊擺入盤中即成。

[!--empirenews.page--]

銀絲面

簡介

銀絲面是江蘇省(常州、無錫)及上海市一帶的漢族傳統麵食小吃,為百年老店常州味香齋面館於1912年所創制,已有百年的歷史。配料講究,操作工序嚴格,具有面細如絲,色白似銀,柔軟滑爽,富有韌性,下鍋不糊等特點。其做法是在麵粉中直接加入雞蛋清,再用細齒面刀軋製成麵條,因麵條潔白如銀,纖細如絲,故而得名。

做法

上白粉5公斤

雞蛋清750克

食鹼40克乾

米粉500克(約耗75克)

青蒜末75克

白胡椒粉75克

味精50克

雞清湯(咸味)7.5公斤

熟豬油375克

1.將麵粉放入面缸,中間扒窩,把食鹼用清水500克溶化後倒入,再加入雞蛋清拌和,揉搓成雪花狀面絮,15分鐘後,再反復搋揉均勻,然後上面機軋制(雙層2次,單層3次),在單層滾卷面皮時撒乾米粉(防粘)。再後用細口面刀,(33釐米有30個齒口)滾軋成50釐米長的銀絲生麵條。

2.將味精、熟豬油、青蒜末平均分放於50只碗中,鐵鍋置旺火上,鍋內放清水15公斤燒沸,生麵條分2次煮熟,每只碗內放入沸雞清湯(150克),然後將麵條均勻地撈入碗里,撒上胡椒粉即成。

[!--empirenews.page--]

清水油麵筋

簡介

清水油麵筋是江蘇省無錫市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無錫三大特產之一,創始於清咸豐年間,已有近兩百年歷史,在國內外享有聲譽。該品以小麥蛋白質粉(谷芫粉)為原料,用素油炸制,成品大小均勻、金黃溜圓、油光閃亮、皮薄松脆。

油麵筋吃法多樣,既可加在各種素食中,也能與各種肉類配伍,炒、燒、煮湯均可。尤其是在油麵筋中塞進肉糜製成的肉釀麵筋,經得起久煮,不破不碎,口味極佳。

歷史文化

說起油麵筋的來歷,最早還是尼姑庵里的一位師太油炸出來的。過去去惠山,得經五里街。五里街梢有座大德橋,橋畔有座尼姑庵。這庵堂靠近惠山,環境清靜,四時霸節菩薩生日,無錫城廂老太太來此念佛坐夜的不少,有時念七佛,在庵里一住就是六七天。庵里有個燒飯師太,燒出來的素齋有些名氣。俗話說“豆腐百葉,沒啥花樣”,她燒出的就不一般,會翻名堂,味道又好。師太燒素齋,慣常用生麩當主料,紅燒的,炒絲的,煮湯的,真是吃得念佛老太太稱心滿意。逢到有錢人家太太、小姐,師太用生麩配上細貨冬筍香菇,道道菜餚引得素齋席上贊口不絕。經常來庵念佛人不斷,聞名來吃頓素齋的居士不少,無怪燒飯師太總是麩疲汰生麩,浸浸一小缸。有回,原先約定來庵堂念佛坐夜的幾十個鄉下老太太,不知啥事情那天沒來。好幾桌素齋需用的生麩,燒飯師太早上已準備好了,怎不叫她發愁。生麩是隔夜餿,一過夜就吃不得了。燒飯師太先是放些鹽在上生麩缸里,還是放心不下,怕缸里出毛病。她左思右想,試試開個油鍋,把生麩煎一煎,免得發餿,明朝仍可燒素齋派用場。油鍋里油多了些,待油一滾,師太怕生麩煎不透,特地剪成一個個小塊,手抓一把扔進油鍋,鏟刀翻了幾翻。嘿,真稀奇!只見鍋里一塊塊生麩膨脹成一個個金黃澄亮的空心圓球,在滾油里竄上竄下,師太用笊子撈起手指頭戳戳松脆、鼻頭聞聞噴香、嘴裡嘗嘗蠻鮮。她高興呵,趕忙找來眾師太看看,眾口贊好,還給這油炸生麩空心圓子起名“油麵筋”。燒飯師太心裡有了新算盤:庵里素齋席上添上了一員主將!那還用說,燒飯師太手藝又強,從這以後,尼姑庵里素齋,清炒麵筋、釀麵筋麵筋筍片、麵筋湯,道道素菜,道道佳餚。日日只怕素齋桌數開得少,不愁吃客人不多。風聲傳出去,各處庵堂、寺院也都學起樣來,素齋中增添油麵筋花色。沒多久,無錫城裡開出一個個油麵筋店鋪。油麵筋進了千家萬戶,肉釀麵筋、麵筋炒肉絲、菜燒麵筋成了日常飯菜。至於那些飯店、菜館,廚師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燒出了好多道無錫的傳統名菜。

做法

小麥麵粉經過水洗(將麵粉加入適量水、少許食鹽,攪勻上勁,形成面團,然後用清水反復搓洗),洗出的產品就是水麵筋。要是把水麵筋揉成小球,放在熱油鍋里一炸,則會迅速膨脹變大,炸至金黃色撈出就成為極具特色的無錫清水油麵筋。

返回愛料理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