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小吃大全_連雲港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5-15 16:47:01
連雲港地處中國大陸東部沿海,是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江蘇沿海大開發的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國際性港口城市、《西遊記》文化發源地、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絲綢之路經濟帶東方橋頭堡。
主要特色小吃有:醋熘鱖魚、花果山牌鵝肥肝、烹蝦段、酒醉螃蟹、蟹渣醬、松鼠桂魚、鮮湯海蟄、蝦婆餅、奶湯魚皮、連雲港涼粉、蟹黃煨魚肚、鍋塌鱸魚、美蓉套蟹、蛋美鴨、荷花鐵雀、汪氏滴醋、彤蟹、大煮乾絲、羊毛蝦、沙鍋魚頭。
松鼠桂魚
簡介
松鼠桂魚,是江蘇地區的傳統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餚,在海內外久享盛譽。
這道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更讓人感興趣的還有聲。當炸好的猶如“松鼠”的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鹵汁,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來。
歷史文化
松鼠桂魚是蘇州地區的傳統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將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餚。據說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蘇州就有“松鼠鯉魚”了,乾隆曾品嘗過。後來便發展成了“松鼠桂魚”。清代《調鼎集》中有關於“松鼠魚”的記載:“取季魚,肚皮去骨,拖蛋黃,炸黃,作松鼠式。油、醬油燒。”季魚,應是季花魚,即桂魚。這條記載間接證明蘇州乾隆年間有“松鼠鯉魚”的傳說是可能的。因為《調鼎集》中的不少菜餚均是清乾隆、嘉慶時的。其次可以說明今天的“松鼠桂魚”正是在“松鼠魚”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不同的是,古代的“松鼠魚”是掛的蛋黃糊,而今天的“松鼠魚”是拍乾澱粉。古代的“松鼠魚”是在炸後加“油、醬油燒”成的,今天則在炸好後直接將制好的鹵汁澆上去的。此外,今天的“松鼠魚”在造型上更為逼真,其味酸甜可口,這些都是古代的“松鼠魚”所難以比擬的。
做法
食材準備:桂魚200克,料酒2克,松子10克,胡椒粉少許,番茄醬10克,植物油 500克,濕澱粉 40克 (實耗50克),食鹽適量,食醋 15克。
製作步驟:1.將桂魚去鱗、鰓、鰭、內臟,去掉頭上的皮衣,洗淨,把魚頭斬下,攤開、拍扁。用刀把魚背部的魚骨切掉(不要把魚腹切破),在尾巴處留約1雨的脊骨。桂魚去骨後,皮朝下攤開,用斜刀切成花刀,刀深達肉的4/5,不要切破魚皮,在尾巴處開一個口,將尾巴從刀口中拉出。2.將魚身撒上食鹽、胡椒粉、料酒、濕澱粉(少許)塗勻3.炒鍋上火,燒熱後倒入植物油,油熱至七成,將桂魚蘸少許澱粉,放油鍋中炸數分鐘,再將魚頭蘸上澱粉,放入油鍋中炸,炸至呈金黃色撈出,將有花刀的一面朝上擺在魚盤中,裝上魚頭。4.將松子放在油鍋中,待熟後撈出,放小碗中。 5. 炒鍋中留少許油,放入少許清湯,加食鹽、糖、番茄醬、食醋,燒沸後,用濕澱粉勾芡,加入熱油少許推勻,出鍋澆在魚肉上,撒上松子即可。
[!--empirenews.page--]清蒸鰻魚
簡介
連雲港市東海縣鰻魚養殖已有多年歷史,清蒸鰻魚更是一道當地的美味。
做法
取鰻魚一條,約500—750克,宰殺後放入溫熱水中燙去身上的粘液,取出內臟,沖洗乾淨,蔥、姜切成細絲備用。將鰻魚斜刀切成約3釐米的片,擺成梅花形,鹽、味精、糖、胡椒粉、紹酒兌成汁澆在鰻魚身上,然後放入豬油,用保鮮膜包好入籠蒸8—10分鐘即好,取出放上蔥姜絲,澆上熱油即成。
[!--empirenews.page--]灌雲大糕
簡介
灌雲大糕,又名“玉帶糕”,民間通稱“桂片糕”,是灌雲地區漢族糕類名點,歷史悠久。
歷史文化
相傳,清朝康熙年間,河道大總督、左殿張丞相,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治理河道時,曾駐蹕大伊山古佛寺,他感到寺內素餐單調乏味,便問主持僧人,大伊山有何名貴食品,老和尚即捧出本地特產的桂片糕。那形狀似本朝一品官飾玉腰帶,潔白如雪,清香四溢,蟬翼般的薄片,放進口中,勿需細品,窮滋甘甜,已入五臟六腑。張總督不禁拍手叫絕,這種奇繕玉食,初識恨晚。於是提筆在粉牆上,題五言絕句一道“玉帶飄天下,千家萬戶迎。奇膳炙人口,果不負虛名”。回京時,他特將桂片糕改名為玉帶糕,進貢聖祖皇帝玄燁品嘗,引得“龍顏”大喜,變成貢品。
[!--empirenews.page--]奶湯魚皮
簡介
奶湯魚皮,是江蘇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蘇菜系。是選用白河魚皮,配以火腿、冬菇、蝦仁、筍等料,加雞湯燒制而成,蝦仁蓋在湯麵。此菜湯濃肉嫩,十分可口。
做法
主料:水發鯊魚皮500克、小油菜心12個。
調料:奶湯500克、蔥15克、姜10克、紹酒50克、上湯250克、胡椒粉0.5克,味精5克、精鹽3克、雞油5克、熟豬油50克。
做法:
1、將水發魚皮切成5釐米長、4釐米寬的長方形片,下入冷水鍋內煮開,瀝水,反復2次以去腥氣;小油菜心飛水過涼。
2、鍋上火入熟豬油燒熱,下入蔥、姜煸香,烹入紹酒,加鹽1克,加入上湯,下入魚皮燒開,中火燒5分鐘,使其入味,將其倒入漏勺瀝湯,去掉蔥、姜,待用。
3、將鍋上火,放入奶湯,魚皮、鹽、味精、胡椒面燒開,下入油菜心,打去浮沫,起鍋將湯盛入碗中,淋入雞油即成。
[!--empirenews.page--]蛋美鴨
簡介
蛋美雞,是江蘇的漢族名菜,屬於淮揚菜系。菜點結合,雞湯醇厚,雞肉酥爛,燒賣味鮮。酥爛脫骨,又不失其形,形態飽滿,光澤滋潤,湯醇汁濃,誘人食慾。蛋美雞用熟雞蛋剖成梅花形,圍在雞肉旁邊,酒蒸至極爛,不失鮮味。現在用蛋燒賣,在口味與造型上又進一步。有調理營養,氣血雙補,調理月經不調等功效。另有蛋美鴨,蛋美鴿,風味依然如故。
做法
主料:母雞(1250克)
輔料:火腿(75克)、雞胸脯肉(50克)、冬筍(50克)、蝦籽(1克)、雞蛋(200克)、蝦仁(75克)、香菇(鮮)(50克)、油菜心(80克)
調料:香菜(15克)、鹽(5克)、白砂糖(10克)、姜(15克)、豬油(煉製)(100克)、黃酒(25克)、醬油(15克)、小蔥(25克)、澱粉(蠶豆)(8克)
1.熟火腿50克切丁,25克切末;
2.雞胸脯肉洗淨,煮熟,切丁;
3.冬筍去皮,洗淨,切丁;
4.香菜擇洗乾淨,切末;
5.姜洗淨,切片;
6.香菇去蒂,洗淨,切丁;
7.油菜心擇洗乾淨,備用;
8.蔥洗淨,打結;
9.將雞剖開脊背,挖出內臟,雞肚去膽,雞腔剖開,剝去內皮,洗淨待用;
10.抽掉氣管、食管,斬去雞爪,洗淨,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再洗淨;
11.將雞和挖挖出洗淨的肫、肝一起放入有竹箅墊底的砂鍋中,舀入清水,以能淹沒雞身為宜;
12.加蔥結、薑片、黃酒,置中火上燒沸,撇去浮沫,蓋上鍋蓋;
13.移到小火上燜約3小時至酥爛,撈出肫、肝切成丁;
14.將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熟豬油75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火腿丁、雞脯丁、香菇丁、冬筍丁和肫、肝丁,再加醬油、白糖、蝦籽,炒熟盛入盤中,分成16份;
15.炒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熟豬油25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菜心,加精鹽17克煸熟,盛入另一盤中;
16.將蝦仁洗淨漂清,瀝去水,斬成茸,放入碗中,加精鹽少許、水淀粉拌勻成蝦茸;
17.把雞蛋倒入另一隻碗中,加精鹽1.5克調勻成蛋液,攤成直徑約10釐米左右的蛋皮,攤成16張;
18.每張蛋皮中間放上餡心1份,包捏成燒賣,用蝦茸粘住口,再撒上火腿末、香菜末,上籠蒸熟取出;
19.取雞,胸脯朝上撈入大湯盤中,蛋燒賣轉圍放在雞的周圍;
20.盤邊放上油菜心,將原炒鍋雞湯加精鹽少許燒沸,起鍋澆在雞上即成。
小貼士:
1.砂鍋中放水要以剛淹沒雞身為準,水勿太多,否則味不鮮。
2.攤蛋皮時,鍋要燒熱,用布擦上少許油,改小火,用手勺舀蛋液一勺倒入鍋內,晃鍋,使其成為直徑10釐米左右的蛋皮。注意火不宜大,要用小火,否則蛋皮易上色。蛋皮不能幹凝,否則包餡時粘不住。
3.製作蛋燒賣時,在蛋皮中間放入調好的蝦茸1份,用筷子把蛋皮挑起翻折成半圓形,然後,再用筷子貼著餡心稍上處夾成燒賣形,在蛋皮合口處放上蝦茸,再撒上火腿末、香菜末,上籠用旺火蒸約10分鐘至熟,取出即成。
4.此菜選用去毛嫩母雞約重1250克一隻為宜。
[!--empirenews.page--]連雲港涼粉
簡介
豆類或山芋的澱粉,加適量水稀釋成糊,煮熟後冷凝成塊,俗稱“涼粉’,連雲港的涼粉種類多,有豌豆粉、綠豆粉、山芋粉等,爽口清香味濃。涼粉的製作各人有各人的竅門,往往秘不示人。
涼粉的吃法一般有熱吃、冷吃兩種。熱吃,是把涼粉放在燒熱的平底油鍋上,略煎一下,等底部有一層焦黃的皮後取出切塊食用。冷吃,即將涼鉛直接食用。吃前,將涼粉切成塊狀,或刨成麵條狀,還有事先用漏勺漏成“娃娃魚”狀,放入清水中,待吃時取出,根據顧客的口味放佐料,如放醬油、醋、麻油、蒜泥等;喜歡吃辣的人,還可以加入一些辣椒醬,風味獨特。夏季吃涼粉消暑解渴;冬季熱吃涼粉多調辣椒又可祛寒。來連雲港不嘗嘗涼粉,確是一件憾事。
[!--empirenews.page--]爆烏花
簡介
爆烏花,漢族名菜,屬淮揚菜系,以烏賊魚炒制而成,口味鮮嫩。將鮮墨魚洗淨,取其肉片,剞成交叉花刀塊,放入開水中氽一下,瀝淨水待用;花生油旺火燒至六成熟,投入蔥末、薑末、蒜末炸香後放入烏花、玉蘭片、木耳、青豆、香菜,加入料酒、白糖、味精、精鹽,用濕澱粉勾芡,裝盤後撒上胡椒粉即可。
做法
原料:鮮墨魚肉500克、水發玉蘭筍片25克、木耳、青豆、蔥末、薑末、蒜末各5克、香菜15克、大蒜末3克、紹酒5克、白糖、味精、胡椒粉各1克,水淀粉5克,花生油60克。
制法:
1)鮮墨魚洗淨,切成荔枝花刀塊焯水瀝乾;
2)花生油燒至6成熱,投入蔥末、薑末、蒜末煸香;
3)再放入烏花、玉蘭片、木耳、青豆、香菜及調料勾芡,裝盤後撒上胡椒粉即成。
[!--empirenews.page--]蝦婆餅
簡介
蝦婆餅,是連雲港一種特色小吃,用蝦和雞蛋攤成的餅。
海州灣漁場生長著一種形似螳螂又像蝦的軟體動物,俗稱“蝦婆婆”。蝦婆婆體大肉多,一般雌蝦婆為最好。辨認雌蝦婆方法很簡單,凡脖下有一個白色正楷“王”字者即是。用鹽水煮食,同鹽水蝦齊名。人們還習慣於把蝦婆洗淨去尾,用擀麵棍從其頭部向尾部壓擠出肉汁,加上少量面糊、雞蛋烙成餅,俗稱蝦婆餅,炒菜做湯其味鮮美。
[!--empirenews.page--]文思豆腐
簡介
文思豆腐是一道有著悠久歷史的江蘇揚州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蘇菜系。它選料極嚴,刀工精細,軟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時具有調理營養不良、補虛養身等功效,是老人、兒童選擇的上好菜譜。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文思字熙甫,工詩,又善為豆腐羹甜漿粥。至今效其法者,謂之文思豆腐。”《調鼎集》上又稱之為“什錦豆腐羹”。
歷史文化
傳說在清乾隆年間,揚州梅花嶺右側天寧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餚。特別是用嫩豆腐、金針菜、木耳等原料制做的豆腐湯,滋味異常鮮美,前往燒香拜佛的佛門居士都喜歡品嘗此湯,在揚州地區很有名氣,這在《揚州畫舫錄》中曾有記載。據說當年乾隆皇帝曾品嘗過此菜,還一度成為清宮名菜。因該菜為文思和尚所創,人們便稱它為“文思豆腐”,一直流傳至今。從民國初期到30年代時,此菜在江南地區也很有名,不過其制法與清代已有所不同,廚師們對用料和制法作了改進,使其烹調更加考究,滋味更鮮美。
做法
主料:豆腐(450克)
輔料:冬筍(10克)、雞胸脯肉(50克)、火腿(25克)、香菇(鮮)(25克)、生菜(15克)
調料:鹽(4克)、味精(3克)
1. 將豆腐削去老皮,切成細絲,用沸水焯去黃水和豆腥味;
2. 把香菇去蒂,洗淨,切成細絲;
3.冬筍去皮,洗淨,煮熟,切成細絲;
4.雞脯肉用清水沖洗乾淨,煮熟,切成細絲;
5. 熟火腿切成細絲;
6.生菜葉擇洗乾淨,用水焯熟,切成細絲;
7.香菇絲放入碗內,加雞清湯[1] 50毫升,上籠蒸熟;
8. 將鍋置火上,舀入雞清湯200毫升燒沸,投入香菇絲、冬筍絲、火腿絲、雞絲、青菜葉絲,加入精鹽燒沸,盛湯碗內加味精;
9. 另取鍋置火上,舀入雞清湯500毫升,沸後投入豆腐絲,待豆腐絲浮上湯麵,即用漏勺撈起盛入湯碗內上桌。
[!--empirenews.page--]蟹黃煨魚肚
簡介
蟹黃魚肚,是一道江蘇名菜,蟹黃味鮮,色黃亮,魚肚軟滑,湯汁濃郁。魚肚是名貴乾貨原料之一。中國吃魚肚,史書多有記載,如《齊民要術》上的作法,宋人陳世崇的《隨隱漫錄),明《本草綱目》等多有記載。中醫認為魚肚甘咸性滑,人肝、腎二經,具有清頭目、養精固氣等功效。
做法
油發魚肚..100克 姜未.....5克
蟹黃肉...250克 大油.....75克
蔥花.....5克 雞蛋黃....2個
水發香菇..15克 味精....1.5克
冬筍.....15克 香醋.....5克
火腿未....10克 香油.....5克
鮮湯....500克 食鹼.....少許
濕澱粉....15克 料酒.....2克
精鹽.....7克 胡椒粉....1克
〔烹制方法〕
1.將魚肚放入溫水中浸泡至軟,用食用鹼洗淨油漬,再用清水反復漂洗乾淨,用刀將魚肚片成 3.6釐米、寬 1.8釐米的條塊。香菇、冬筍切絲。
2.炒鍋置旺火上,加入清水適量燒沸,將魚肚放進鍋中余片刻撈起,瀝乾水分。原鍋上火,換上鮮湯 250克,放魚肚,加精鹽 4克、料酒 10克。味精 0.5克,燒煮約 10分鐘,待湯汁稍乾時,盛入盤中。
3.炒鍋置中火上燒熱,放熟大油、蔥花、姜未炸香,將蛋黃、蟹黃肉下鍋稍煸數下,隨即放入冬筍絲、香菇絲,加入香醋 5克、料酒 10克、精鹽 3克、味精 0.5克,加入鮮湯 250克燒沸,用濕澱粉勾稀芡,澆蓋在魚肚上,撒上胡椒粉、火腿末,淋香油即成。
〔工藝關鍵〕
1.魚肚最好用發好的雄黃魚魚肚,廣肚次之。
2.蛋黃、蟹黃用小火煸出黃紅油。
3.稀熒即米湯熒,不可太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