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小吃大全_通遼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1-16 15:48:43
通遼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東北地區西部最大的交通樞紐城市。
特色小吃有:通遼黃玉米、科爾沁肥牛肉、通遼肥牛、扎魯特葵花籽、開魯紅乾椒、小米豆角飯、黑瓜子、精品炒米、內蒙全羊席、ge zha、內蒙高粱米飯。
內蒙全羊席
簡介
蒙古語稱之為秀什或不禾勒,蒙古族招待貴賓的傳統佳餚,又稱整羊席。是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種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會、隆重集會、舉行婚禮或接待高級貴賓時擺設。將整羊加工後擺在長方形的大木盤里,象一隻臥著的活羊,肉味鮮美,香飄滿堂,濃郁撲鼻。賓客在進餐前,還要舉行一定的儀式,高唱贊歌,朗誦獻整羊的祝辭等。據文獻記載,成吉思汗曾設過全羊宴。忽必烈登基時,也設全羊宴祭神抵、待賓客。到了清代,全羊宴更加盛行,北京羅王府和內蒙古各盟旗王府中,都以全羊宴接待來賓。
全羊席的含義:
錫伯族稱之為"莫爾雪克",意思是"碗里盛的菜餚".這個菜餚是用羊身上的雜碎做的,需要新鮮的羊心,肝,肺,大腸,小腸,腎,羊舌,羊眼,羊耳朵,羊肚,羊蹄,羊血,血清等材料.每種材料做兩種帶湯的菜,分被盛在16個瓷碗里.不能盛滿,隨吃隨添,始終保持食物溫度誘人.每碗菜上要撒少許香菜和蔥花,用來裝飾和提味.品位時,還配有各種蔬菜醃制"花花菜"和美酒.此席是錫伯族用來款待貴客和親朋好友的.羊肉湯和羊肉,還有烙得很薄的發麵餅子也會伴席端出.會做此席的師傅已經很少了.新疆只有一位在當地電視台採訪下做過完整的.
清真菜中的最高檔筵席。其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清代著名文學家、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全羊法有七十二種,可吃者,不過十八九種而已,此屑龍之技,家廚難當。一盤一碗雖全是羊肉,而味各不同。”
特色:
全羊席:
四乾、四鮮、四冷葷、四青菜、四甜碗
頭道菜:
鵝毛雪片,花爆金錢、百子囊、迎風扇、望峰坡、千層梯、玉珠燈籠、素心菊花、落水泉、五味爛肚、爆荔枝、炸鐵傘、山雞油卷、玉環鎖、鼎爐蓋、炸銀魚、雙風翠、採靈芝、安南台、氽丹袋
點心:
龍鬚糕、一品燒餅、杏仁茶、小乾烙、素包
湯:
鮑魚湯
二道菜:
爆炒玲瓏、五關鎖、天花板、炸血丹、蜜蜂窩、八寶袋、拔草還園、金鼎喇嘛瓜、鳳頭冠、紅白旗子、彩鳳眼、開泰倉、龍門角、鹿撻屍、燴虎眼、青雲登山、提爐頂、蒼龍脫殼、犀牛眼、炸鹿尾兒
點心:
喇嘛糕、香菜托、冰糖薏仁米、羊肉燒麥、炸蒸兩合
湯:
里脊絲氽酸菜粉
三道菜:
炸鹿茸、算盤子、迎草香、炸東籬、梧桐子、明魚骨、紅葉含雲、清燴鳳髓、清燴鹿筋、百子葫蘆、冰花松肉、清燒排岔、七孔玲台、櫻桃紅肉、明開夜合、千層翻草、黃燜熊膽、鍋燒浮筋、燴鮑魚絲、玻璃方肉、紅燉豹胎、紅燉熊掌、香糟猩唇、壽天百祿、乾炸龍肝、天鵝方肉、吉祥如意、滿堂五福、白雲會、五花寶蓋、爆鳳尾、八仙過海
主食:
稻米飯、荷葉卷(隨帶醬小菜、蝦油小菜)
湯:
三鮮紫菜湯、酸菜子貝湯
"清真全羊席"、是銀川市回族廚師王自忠在繼承前代廚師技藝的基礎上,積50多年的烹好實踐,口授而匯集的菜譜。雖是清真菜餚的一個側面,但也能領略其特色。
歷史文化
民國五年,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中《飲食類·全羊類》記載:“清江庖人善治羊,如設盛筵,可用羊之全體為之、蒸之、烹之、炮之、炒之、爆之、烤之、熏之、炸之。湯也、羹也、膏也、甜也、咸也、辣也、椒鹽也。所盛之器,或以碗,或以盤,或以碟,無往而不見羊也。多至七八十品,品味各異。吃稱一百有八品者,張大之辭也。中有純以雞鴨為之者,即非回教中人,亦優為主,謂之全羊席。同光間有之。”這段文字較翔實地記載了全羊席的烹制方法,菜品形狀和品味以及盛菜器皿,並注明全羊席流行於清朝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年)。徐珂的記載與袁枚相比較,菜品總數由72種增加到108種,實際製作的也有由近20種增加到近80種,表明瞭全羊席發展、完善的過程。
[!--empirenews.page--]塞飛亞草原鴨
簡介
塞飛亞草原鴨,採用內蒙古大草原無污染、無公害生態環境下生長的“櫻桃谷”瘦肉型白鴨的相關部位產品,配以各種香料和調味晶,用傳統配方和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其人口鮮香,口味別具一格,營養豐富,令人百食不厭,是家宴佐餐、賓館酒店、饋贈親朋的上等佳品,是來自大草原的綠色食品。
[!--empirenews.page--]菜包
簡介
菜包也叫飯包,是通遼地區老百姓非常喜愛的一種飲食。
特點:
菜包由米飯(大米飯、高粱米飯、小米飯)、白菜葉、蔥、香菜、大醬等原料製成,愛吃辣的人還要放些辣椒等。
做法
具體做法是:把乾淨的菜葉鋪平,把撕碎的蔥、香菜等副料放在上面,根據自己的口味放入適量的大醬,再放上米飯。最後將菜葉對折封底,雙手握緊,即可食用。
[!--empirenews.page--]小米豆角飯
簡介
小米豆角飯,用料比較講究。必須是開魯盛產的小米、開魯的豆角。因開魯的小米黃澄澄、圓晶晶,即不粘又不散,營養豐富。豆角是北方人的當家菜,一個十分常見的大陸品種。
做法
其作法是:
先將二斤小米淘洗乾淨,用鐵鍋煮至八分熟後撈出;再取豆角1斤,摘好、洗淨,切成丁狀。鍋里放上葵花油,燒至溫熱後放上蒜末和蔥花。放入豆角,翻炒成翠綠色,放入精鹽和花椒面。再炒幾下,放上清水和味精後,將撈好的小米飯蓋在豆角上面,小火燜十分鐘即可。出鍋時,將飯菜上下攪拌均勻,即可吃到香噴可口、味道純正的小米豆角乾飯。
[!--empirenews.page--]ge zha
簡介
ge zha是開魯縣特有的一種食品,用綠豆面和成糊狀,用平鐵鍋攤成
煎餅狀,切成塊卷餡炸著吃或炒菜吃,如gezha、炒蒜苗、炸千子等食品,吃起來另有一番獨特的風味。
該食品在開魯周邊旗縣少見,因開魯多沙沼地,適於種植綠豆之故。
[!--empirenews.page--]白食
簡介
白食蒙古語叫查乾伊德,是牛、馬、羊、駱駝的奶製品。紅食蒙古語叫烏蘭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製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習慣,白色表示純潔、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禮遇。到蒙古牧民家裡做客,主人都要把奶皮子、奶酪、奶茶、奶酒等各種白食端出來請客人品嘗。其中有一“查乾胡如德”的奶制點心,即奶豆腐或奶餅,是蒙古族著名的白食,雖然都是以奶豆腐、白糖和黃油為原料,但製作極為精細考究,不但味道好,而且外觀精美,宛如一件漂亮的工藝品。由於白食是以奶為原料,加添白糖等調料製成,因此不僅味道鮮美可口,而且極富營養價值,有些白食對風濕性關節炎等病還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蒙古人在逢年過節或孩子穿新衣時,都要用白食塗抹一下,辦喜事時做洞房用的蒙古包也要用白食塗抹,以示祝福。還有過生日、滿週歲、行婚禮、出遠門時,老人們都要端著雪白的奶汁舉行祝福儀式,以求平安、順利。
[!--empirenews.page--]科爾沁肥牛肉
簡介
科爾沁肥牛肉,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通遼市地處科爾沁草原。科爾沁草原位於內蒙古的東部,是全世界少數未被污染的大草原之一,素有“黃牛之鄉”的美譽,優良牧草,充沛的陽光、雨水,自然放養方式,以及悠久的畜牧歷史,50年改良的優良肉牛品種,使科爾沁肥牛肉組織嫩化,易熟好爛、鮮嫩。獲得多項國際貿易認可和國家級有關認證,包括俄羅斯、中東地區伊斯蘭國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出口權,並由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了綠色食品證書及伊斯蘭協會註冊為清真食品標誌。
產地環境:
科爾沁肥牛肉產自科爾沁草原。科爾沁草原位於內蒙古的東部,是全世界少數未被污染的大草原之一,素有“黃牛之鄉”的美譽,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這一片土地上。4000萬畝的天然牧場,900余種優良牧草,充沛的陽光、雨水,科爾沁牛自然放養於其間。悠久的畜牧歷史,是西門塔爾牛、科爾沁牛的主要繁育基地。這裡飼養的是改良50年的優良肉牛品種,合理的飼養方法,科學的加工方式,造就了科爾沁牛肉的非凡品質。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每一個行政的最小單位村裡都有專業的獸醫定時體檢、接種疫苗,保證了每一隻科爾沁牛的健康成長。在科爾沁牛18月齡時,被送到公司專業的育肥牛場,科爾沁牛業的育肥牛場是中國首家肉牛“國家儲備肉活體儲備基地”,將在這裡進行整個牛肉加工鏈條中很關鍵的一步——育肥嫩化。在專業的育肥牛場中,牛可以吃到專家進行合理配比的天然谷飼料物。有專職的飼養員,負責每只牛的飼餵以及梳洗皮毛的工作、清理圈捨的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證每一隻科爾沁牛自由生長的需要。
科爾沁牛業的加工廠,是完全按照歐盟標準建設的加工工程,由德國設計院設計、歐盟衛生官員簽字認可、德國工程師現場監理。科爾沁牛業生產的牛肉始終處於冷鏈狀態,由30多個溫度控制點對溫度進行監測,屠宰後的牛肉經過排酸後熟處理,肌肉組織嫩化,易熟好爛、鮮嫩。
專用標誌使用:
科爾沁肥牛肉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通遼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要求。
在保護區範圍內自繁自養的科爾沁牛。
(二)飼養管理。
1. 放牧飼養:科爾沁牛出生後在保護區內實行放牧飼養到18至24個月齡。
2. 集中育肥:體重不低於300kg的健康公牛和閹牛,採用當地玉米和玉米秸桿為主要飼料進行育肥,育肥時間4至6個月。
3. 出欄屠宰:育肥牛出欄體重不低於450kg。
4. 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
(三)屠宰加工。
1. 牛屠宰加工按《鮮、凍分割牛肉》GB/T17238/1998、《牛羊屠宰產品品質檢驗規程》GB18393/2001等標準執行。
2. 牛肉的成熟:牛胴體進入0℃至4℃的排酸間,排酸時間168小時以上,排酸後pH值≤6.8。
3. 分割加工條件:分割間溫度≤11℃。
4. 分級:根據背部脂肪厚度、顏色、肌間脂肪的沈積程度分級。
(四)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牛肉顏色呈櫻桃紅色,脂肪呈乳白色,切面大理石花紋明顯,肉表面有一層薄膜,富有彈性。
2. 理化指標:蛋白質含量≥16%,脂肪含量≥7%,凍肉的解凍失水率≤8%,剪切力值≤4kg。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符合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empirenews.page--]精品炒米
簡介
蒙古語稱“胡列巴達”。將蒸熟的散糜子放在鍋內,拌細沙用猛火炒乾,加工去皮,即成炒米。將炒米用燒開的鮮奶或酸奶浸泡,放進烏日莫、黃油、白糖等便可食用;也可以用開水浸泡,加入黃油、白糖、新鮮奶豆腐等食用。用炒米還能做奶粥、肉粥等。炒米易於保存,攜帶方便。
吃法:
炒米是蒙古族人的主食,在蒙古語中,炒米被稱作“胡列補達”,用糜子經過蒸、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在日常生活中,牧民們不可一日無茶,也不可一日無米。因為炒米是他們的傳統食品,在蒙古族家庭中,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吃炒米。吃時將米置於碗中,用奶茶泡至柔軟時,拌著奶食品吃,或者用白奶油加糖拌著吃,或者用鮮奶煮炒米奶粥吃,也可以煮炒米肉粥吃。也可以乾嚼著吃。
營養價值糜子的營養:
炒米的原料——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屬禾本科黍屬(Panicum miliaceum),又稱黍、稷、禾祭 和糜。糜子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是乾旱半乾旱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也是我國主要制米作物之一。
糜子蛋白質含量12%左右,最高可達14%以上;澱粉含量70%左右,其中糯性品種為67.6%,粳性品種為72.5%。糯性品種中直鏈澱粉含量很低,優質糯性品種不含直鏈澱粉。粳性品種中直鏈澱粉含量一般為澱粉總量的4.5%∽12.7%,平均為7.5%;脂肪含量3.6%,此外還含有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維生素B6、B1、B2等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鈣、鎂、磷及鐵、鋅、銅等礦物質元素。
它富含蛋白質,且除賴氨酸以外的其它氨基酸,之間的比和人體蛋白的構成比非常相似,極易吸收。如果能與豆類食品搭配實用(協調其賴氨酸的不足),能大大提高其生物價;一般多見於和綠豆、紅小豆、豇豆搭配熬粥,或與大豆類(包括黃豆、黑豆、青豆)食品(如豆腐、豆芽)搭配食用。
由於其相對其他主糧富含VB1、VB2、VE,因此它非常適宜正處於長身體時期的兒童少年作為主糧和其他食物搭配食用。
純正糜子米是粳性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蔗糖會在處理過程中變得很低。其食用方法可與大米相同,也可用開水、涼水泡食(米湯是清的)。如果和綠豆以2:3的比搭配熬湯,則屬中醫學中的傳統藥膳,適於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近視、高血脂、腳氣病例、多發性神經炎、結核病、甲亢等消耗性疾病、口角炎、唇炎、舌炎、瞼緣炎、陰囊炎、溢脂性皮炎者食用,能起到很好的預防和食療作用。
炒米減肥原理:
在炒制的過程中,米里所含的澱粉全部被破壞、分解(當然別的營養素也遭到了重大破壞),變成了活性炭。活性炭這種東西,可以把附在胃里、腸子里的脂肪吸走,排出體外。因此,它特別的“刮腸、刮油”,消暑解渴,而且護胃,想吃多少就可以吃多少,而且可以搭配任何菜來吃,包括減肥人想吃而不敢的肉、油炸製品等,對於減肥最好。
[!--empirenews.page--]通遼肥牛
簡介
通遼肥牛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史稱"哲里木盟"),是科爾沁大草原的腹地,又是內蒙古產糧大市和黃牛大市。上世紀60年代,通遼黃牛存欄與出欄均居全國地市第一位。之後,落伍於安徽阜陽。新世紀伊始,通遼市利用主產糧品種玉米的秸稈及新種飼草,大力發展養殖業,發展以養牛為重點的弄區農區畜牧業,迅速形成黃牛產業化。到2001年,全市黃牛飼養量140萬頭,黃牛存欄114萬頭,肉牛出欄32萬頭,其中,育肥牛出欄23萬頭,養牛業產值達5.5億元。全市人均養牛純收入200元。
黃牛大市通遼的重新崛起,也使"通遼肥牛"成為全市肉牛優秀品牌,主要供應香港市場。其特點是膘情好、牛齡小、出肉率高、肉質細嫩,出口優質率達99.42%,在全國名列前矛。國家對"通遼肥牛"品牌實施原產地標記保護,必將必將通遼市促進養殖業發展、加快黃牛品牌發展步伐。
通遼市素有“黃牛之鄉”的美譽。1998年,通遼市五豐對外經濟貿易公司獲得供港活牛配額,開始經營供港活牛業務。2000年3月,“通遼肥牛”品牌在通遼市檢驗檢疫局的推動下,通過了國家原產地地理標記註冊,成為全國第一家獲“大畜”原產地地理標記註冊的品牌。
[!--empirenews.page--]詐瑪宴
簡介
詐瑪宴是元朝時期宮廷大宴。距今七百多年前,元朝太祖忽必烈每年巡幸上都,都要大擺宴席,招待宗親、大臣、近侍等人員,也稱“質孫宴”,即詐瑪宴。這是一種集宴飲、歌舞、遊戲、競技為一體的歡慶活動,是當時最奢侈、最隆重的宴會。質孫宴的參加者必須穿質孫服,宴會連續開三天,與會者每天都換一次衣服。
現代“詐瑪宴”是內蒙古高星級飯店和4A級景點推出的隆重的宴會形式,宴會的場所、入場形式、活動項目等都再現了元朝宮廷宴會的豪華肅穆,其食品集蒙古族傳統美食於一宴。詐瑪宴上最著名的大菜是烤全牛,烹制方法基本與烤全羊相同,要將剝過皮的整牛放入烤牛窖里,烘烤兩天兩夜方能出爐。當擺在台案上的烤全牛頸系紅綢帶,身披黃綢布緩緩推入大廳時,典雅的古樂隨之而起,當綢布接開,出現色澤金紅的趴臥式烤全牛時,宴會大廳頓時沸騰,接著便開始一整套隆重熱烈的宴會禮儀,歡迎各方的尊貴客人。
詐瑪宴除烤全牛外,還配有手把肉等以羊肉為主的多種名貴傳統菜餚,飲品有馬奶酒、白酒、果酒,席間有蒙古歌舞和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