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四川小吃大全_四川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4-18 13:47:11

四川小吃川菜一樣,在全國居於首屈一指的地位,成都小吃尤其如此,素有“成都小吃甲天下”的美譽。四川小吃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是因其自身獨特的麻辣、香辣等菜品風味,加之獨特的製作工藝及其氣候環境多層決定。一是風味突出它同川菜一樣,不僅選用多種調味品和復合調味品,並且十分講究調味的技巧,形成了多種風格。二是善於用湯,成都風味小吃中用的湯,是用多種原料和調料精心熬制的,湯濃味美。

夫妻肺片

簡介

夫妻肺片,四川漢族特色小吃,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料,並不用肺。注重選料,製作精細,調味考究。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鮮香,細嫩化渣。深受群眾喜愛,為區別於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稱之,在用料上更為講究,質量日益提高。

歷史文化

相傳在20世紀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他們所售確實好吃,超乎一切肺片之上。不但精選材料,製作也很精細,使人看見就生好感,加上調味精細,深受人們歡迎,久而久之,人們為區別於其他肺片,便稱郭氏夫婦所售肺片為“夫 妻肺片”。 1933年,郭氏夫婦在成都半邊橋接,即今人民公園後門右側一個單間店鋪設店出售,其店名也就正式取名為“夫妻肺片”了,牌匾為金字黑底,由享有“蜀中四老之一”著名書法家趙蘊玉老先生親題。後幾經變遷,該店遷至鬧市街的提督西街,擴大了經營規模,增添了牛肉面等品種,食客不光是可以品嘗肺片,還有麵食充飢。夫妻肺片逐步發展為一家中型小吃店。

[!--empirenews.page--]

擔擔麵

簡介

擔擔麵,是四川民間極為普遍且頗具特殊風味的一種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販挑擔叫賣,由此得名。此面色澤紅亮,冬菜、麻醬濃香,麻辣酸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堪稱川味麵食中的佼佼者。其麵條細滑,主要佐料有紅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紅醬油、蒜末、豌豆尖和蔥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較適口。

歷史文化

擔擔麵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相傳為1841年一個綽號叫做陳包包的自貢小販創制,因為早期是用扁擔挑在肩上沿街叫賣,所以叫做擔擔麵。

所謂“剃頭的挑子——一頭熱”,擔擔麵的挑子也是如此:這一頭是一個煤球爐子,上面還坐著一個鍋,裡面當然就是熱水嘍;另一頭就是碗筷、調料和洗碗的水桶。然後就可以用扁擔挑在肩上,晃晃悠悠、顫顫巍巍的沿街游走,還邊走邊叫:“擔擔麵,擔擔麵” 擔擔麵的得名,來自於這特殊的年代和叫賣方式;擔擔麵的出名,卻在於它的調味和獨特的面臊。

擔擔麵的由來說法不一,但川菜派系中的老師傅普遍認為,應該起源於川東。原因很簡單,川菜三大派系,上河幫(蓉派)小河幫(鹽幫菜)下河幫(渝派)各自用辣椒的方法不一樣,而擔擔麵中的辣椒用法是下河幫的用法。其中一樣主要的原料(川東菜,即川東人叫的老鹹菜。而非川冬菜)。是在達州一帶的特產。自貢宜賓範圍用得是芽菜。所以可以明確的說擔擔麵是出自川東達州一帶。

做法

先說面臊,其實就是外省人叫的面鹵或是澆頭。四川人習慣把面臊分為三種:湯汁面臊、稀鹵面臊和乾煵面臊。湯汁面臊就是帶有湯水的,比如紅燒牛肉、清湯牛肉面、香菇燉雞面等的面臊;稀鹵面臊就是面臊比較濃稠,一般都有勾芡這一過程,象打鹵面、大蒜鱔魚面等的面臊就屬此列;乾煵面臊就是指炒制的面臊,面臊一般都比較乾爽,象雜醬面和擔擔麵的面臊就是。 擔擔麵的面臊非常有特色,我們習慣把它叫做“脆臊”,一聽名字就知道好吃,製作起來其實也不麻煩:取豬腿肉剁成肉末,甜麵醬用少許油解散;然後鍋置火上,放少許油燒熱,然後下肉末炒散,加料酒炒乾水分,加鹽、胡椒粉、味精調味,然後放入適量的甜麵醬炒香,肉末呈現誘人的茶色(如果顏色較淺,可以加少許醬油),微微吐油就可以起鍋放在一邊了。千萬不要被這香氣勾引,忍不住偷上兩嘴,估計你會把面臊變為一道菜的:) 再來說說調味。擔擔麵的定碗調料非常的多:鹽、味精、醬油、辣椒油、香油、白糖、碎米芽菜、蔥花和少許的鮮湯,甚至還有人會放點花生碎和芝麻粉增香。似乎看起來非常的麻煩,但是這正是四川廚師的高妙之處。

[!--empirenews.page--]

水餃

簡介

水餃,古名為“水角”,北方人讀“角”為“佼”音,故稱“水餃”。水餃是北方人常用的食品,餡心用蔬菜多於用肉食,但逢年過節時,餡心也十分考究。在四川,水餃只是作為一種小吃,因此餡心多用肉製作,製作也講究得多,配上特製的好湯和調料,互相補充,相得益彰。以前,成都賣水餃的攤店不少,其中以“水餃鐘”最為有名,這是因其水餃皮薄、餡嫩、味美之故。

歷史文化

“鐘水餃”始創於1893年,創始人鐘少白,後來的廚師叫鐘樊森,因開業之初店址在成都的荔枝巷,故又稱“荔枝巷水餃”。該店最為著名的品種有紅油水餃和清湯水餃兩種。紅油水餃味微辣、鮮香、咸中帶甜,再配以該店特製的椒鹽酥鍋魁,真是別有一番風味。紅油水餃由手工制皮,餡心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加之調料中自制咸紅醬油別具特色,調味得當,深受食者喜愛。清湯水餃,味道鮮美,淡而不薄,入口細膩化渣,為麵食製品中之佳品。“鐘水餃”20世紀20年代年即聞名成都,成為成都著名的地方名小吃。1992年,“鐘水餃”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成都名小吃”,1995年被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1999年獲“中華名小吃”稱號。

今人一般認為,餛鈍(抄手)是由餃子演變而來的。事實上,是先有餛飩後有餃子。《演繁露》說,世言餛飩是“虜中渾氏、屯氏為之,則其來久矣”。後來,人們將餛飩做成偃月形,就成了餃子。據史料考證,漢代已有餛飩,真正的餃子則台於隋,盛於唐,距今約一千四百多年。唐代,餃子已傳到邊遠地區。考古學家在吐魯番的一座唐代墓葬出土的木碗里,發現過完整的餃子。如果說餛飩是餃子的母親,那末她確實較之餃子多了一點陰柔之美,其形體瀟灑飄柔,其色澤白裡透紅,其味道道醇香綿軟。餃子則明顯地增添了許多陽剛之氣。特別是飢膚健壯的北方餃子。而南方餃子,尤其是成都水餃,雖與抄手陰陽分明,但與北方水餃相比,卻更多一點靈秀,更著重修飾自己。北方水餃餡心多為韭菜,成都水餃則是肉餡。鐘水餃就是成都甚至四川水餃的傑出代表。

做法

在四川,水餃只是作為一種小吃,因此餡心多用肉製作,製作也講究得多,配上特製的好湯和調料,互相補充,相得益彰。以前,成都賣水餃的攤店不少,其中以“水餃鐘”最為有名,這是因其水餃皮薄、餡嫩、味美之故。

[!--empirenews.page--]

麻婆豆腐

簡介

麻婆豆腐又稱陳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區漢族傳統名菜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號”老牌名店。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爾,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都的著名食品。

歷史文化

陳麻婆豆腐(人們人習慣於稱之為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開創於成都外北萬福橋邊,原名“陳興盛飯鋪”。店主陳春富早歿,小飯店便由老闆娘經營,女老闆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當年的萬福橋是一道橫跨府河,不長卻相當寬的木橋。兩旁是高欄桿,上面是抓魚,繪有金碧彩畫的橋亭,橋上常有販夫走卒,推車抬轎下苦力之人在此歇腳、打尖。光顧“陳興盛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夫。這些人經常是買點豆腐、牛肉。再從油簍子里舀些菜油要求老闆娘代為加工。

這種以民間傳統方式做出來的菜很受力夫們的歡迎,他們吃了麻婆豆腐,不僅胃口大開,且渾身舒暢,氣通活,極易從疲勞中恢復過來。力夫們走南闖北,到處宣傳陳麻婆做的豆腐,麻婆豆腐很快便出了名。陳麻婆也將店面開到成都市區,更多的人能吃到麻婆豆腐。

日子一長陳氏對烹制豆腐有了一套獨特的烹飪技巧。烹制豆腐色味具全。不同凡響深得人們喜愛,陳氏所烹豆腐由此揚名。求食者趨之若鶩清末就有詩為證: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萬福橋邊簾影動,合沽春酒醉先生。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老闆娘面上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名為“陳麻婆豆腐”。據《成都通覽》記載陳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為成都著名食品。由於陳麻婆豆腐歷代傳人的不斷努力,陳麻婆川菜館雖距今一百四十於年盛名長盛不衰。並揚名海內外,深得中國內外美食者好評。

做法

嫩豆腐、牛肉末燒制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豆腐嫩白,麻、辣、鮮、燙、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選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開水泡去澀味。燒熱炒鍋下菜油,燒至六成熱,將剁細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黃,加鹽、豆豉、辣椒粉、郫縣豆瓣再炒,加鮮肉湯,下豆腐,用中火燒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節、醬油,略燒片刻即勾芡收汁,視汁濃亮油時盛碗內,撒花椒末即成。這道菜看起來材料普通,製作並不複雜,似乎平常人家都可以做出來,其實試過了才知道並非如此。即使原料相同,味道也未必一樣,這和佐料的產地以及水土都有關係。

[!--empirenews.page--]

龍抄手

簡介

龍抄手,是成都非常出名的小吃,龍抄手皮薄餡嫩,爽滑鮮香,湯濃色白,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龍抄手的得名並非老闆姓龍,而是創辦人張武光與其好友等在當時的“濃花茶園”商議開抄手店之事,切磋店名時,借用“濃花茶園的“濃”字,以諧音字“龍”為名號,也寓有“龍騰虎躍”、“吉祥”、生意興“隆”之意。“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特殊叫法。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50年代初遷往新集場,60年代後又遷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餘年的歷史了。

歷史文化

龍抄手創始於上世紀40年代左右,當時春熙路"濃花茶社"的張光武等幾位夥計商量合資開一個抄手店,取店名時就諧"濃"字音,也取"龍鳳呈祥"、“龍騰虎躍”之意,定名為"龍抄手"。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的肉,經猛燉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

做法

以面皮包肉餡,煮熟後加清湯、紅油和其它調料即可食用。此種小吃柔嫩鮮美,湯汁微辣濃香。

[!--empirenews.page--]

川北涼粉

簡介

川北涼粉發源於清末民初的四川省南充市,原為農舍小食,現已成為川菜代表性漢族特色著名小吃之一。川北涼粉是採用優質豌豆去殼,用水浸泡後,磨成細漿,然後過濾去渣,沈澱脫水,製成豆粉。再經加熱攪拌成糊狀,裝入盆、盤待用。涼粉製作法有很多種,可也用綠豆大米等做出不同味道的涼粉區別,及營養價值與涼粉的影響。

歷史文化

川北涼粉發源於清末民初的四川省南充市,原為農舍小食,現已成為川菜代表性著名小吃。自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調味多變並濃重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當時,原南充縣江村壩農民謝天祿,在中渡口搭棚賣擔擔涼粉,他的涼粉製作精細,從磨粉攪制到調料、配味都有獨到之處,行人品嘗後無不稱道,謝涼粉便因此而有了名氣。其後,農民陳洪順悉心研究謝涼粉製作工藝,取其所長並加以改進,涼粉製作工藝得到進一步完善。他選用新鮮白豌豆用小磨磨細,十分講究攪制火候、所作涼粉質細柔嫩,筋力綿軟,明而不透,細而不斷,調料配味,更具匠心。不到一年,陳涼粉便名揚川北一帶,“川北涼粉”也不脛而走。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的一些涼粉店都仍以“川北涼粉”為招牌,生意興隆,火爆不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羅瑞卿生前回南充視察工作時,就曾特意品嘗了川北涼粉。過去賣涼粉,多是挑著擔兒賣,或在街邊,或在十字路口,擔兒一放,四面八方的顧客就來了。現在一般只賣成品涼粉,吃辣、吃酸,自己加佐料拌。

尋蹤溯源,追根究底。川北涼粉,創於蜀漢,興於明清,盛於五十年代。靠川鄉禮儀之幫,經二十八代傳人之手,牽絲掛牌,制粉調湯,傳承至今,其間,已有近兩千年歷史。

相傳早在蜀漢時期,安漢縣(今南充市)嘉陵江中渡口碼頭,在漁舟貨船之間,沙丘卵石之上,有兩個涼粉棚:大棚姓薜,人稱薜涼粉;小棚姓謝,名叫謝涼粉。大棚經營冷吃旋子涼粉,小棚經營熱食片子涼粉。兩家涼粉,冷熱有別,開頭各異。一樣的綿軟細嫩,爽口宜人;一樣的麻辣鮮香,其味無窮。薜家婆媳與謝家父子兩情相悅,喜結良緣,夫妻和睦,絕技傳家,兩種涼粉,合流一處;謝涼粉更招換記,粉墨登場,亮相安漢。

據說巴西郡(今閬中)太守張飛,巡視安漢,對謝涼粉喜愛有加,備受封賞,成為蜀國劉備御前貢品,謝涼粉才擠身市井鬧市,集能工巧匠,取西充山南椒辣,採南部江北豆夾,改制砣粉,再調紅油,配上松脆酥香小鍋魁,風味獨特,鮮美異常。

做法

川北涼粉是採用優質豌豆去殼,用水浸泡後,磨成細漿,然後過濾去渣,沈澱脫水,製成豆粉。再經加熱攪拌成糊狀,裝入盆、盤待用 。

吃川北涼粉時,將涼粉切成薄片,或用旋於族成筷子粗細的條絲,裝人碗里,再加上精鹽、味精、蒜水、花椒面,再淋上色彩鮮紅的辣椒油,撒上少許蔥花,即可食用。特點:細嫩綿軟,鮮美滑爽,香辣利口。還可用“黃粉”製成黃色涼粉,用綠豆製成綠色涼粉,既可單獨食用,還可裝入鍋魁或“薄”(精白麵攤成如紙樣厚薄的餅)套食。還有一種熱涼粉,其制法也用豌豆粉攪拌成糊,不同者,熱涼粉是在瓦盆里加熱摻水加豆粉攪成糊狀,然後加入佐料,吃起來熱乎乎的,又是一番風味。

[!--empirenews.page--]

湯圓

簡介

賴湯圓,四川省成都市漢族名小吃,就是湯圓,也就是元宵。元宵也叫“湯圓”、“圓子”。賴湯圓創始於1894年,迄今已有百年歷史,一直保持了老字號名優小吃的質量,其色滑潔白,皮粑綿糯,甜香油重,營養豐富。

歷史文化

賴湯圓創始於1894年,創制人原是四川資陽東峰鎮人,名叫賴元鑫。由於父病母亡,賴元鑫跟著堂兄來到成都一家飲食店當學徒,後來得罪了老闆,被辭退。由於生活無著,賴元鑫才找堂兄借了幾塊大洋,擔起擔子賣起湯圓來。偌大個成都,賣湯圓的如此眾多,要想站住腳根,非有過人之處不行。因此,他暗訂了三條規矩:一是利看薄點;二是服務好點;三是質量高點。他起早貪黑,粉子麻得細,心子糖油重,賣完早堂,趕夜宵,苦心經營。直至30年代才在總府街口買了間鋪面,坐店經營,取名賴湯圓。他的湯圓選料精、做工細、質優價廉、細膩柔和、皮薄餡豐、軟糯香甜。有煮時不渾湯,吃時三不粘(不粘筷、不粘碗、不粘牙)的特點。而且通過一段時間,品種不斷擴大。從開始的黑芝麻、洗沙心,逐漸增加了玫瑰、冰桔、泥、桂花、櫻等十多個品種。各種餡心的湯圓又形狀不同,有圓的、橢圓的、錐形的、枕頭形的。上桌時,一碗四個,四種餡心,四種形狀,小巧玲瓏,稱為雞油四味湯圓。吃時配以白糖、芝麻醬蘸食,更是風味別具。一時顧客都慕名而來,於是賴湯圓集腋成裘,賺了一大筆錢。錢多了,名氣也大了起來。特別是在成都的資陽同鄉會里,這個一字不識的文盲,卻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1939年,家鄉要籌建一所中學,邀請賴元鑫回鄉觀光,賴深知不識字的苦處,為了報效桑梓,捐贈了150擔(約合2.5萬多公斤)穀子,作儲彥中學的辦學經費。直到1950年,賴元鑫對這所學校時有捐助。現今的三元寺中學,前身即是儲彥中學。賴湯圓捐資辦學一事,在四川資陽曾傳為佳話。

[!--empirenews.page--]

包子

簡介

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了。包子應該是中國最普遍的小吃了,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都能見到包子,做出名的也很多,成都韓包子便是其中一例。原料特級麵粉、肥瘦豬肉、化豬油等及各種調料。韓包子其特色是:花紋清晰,皮薄餡飽,鬆軟細嫩。在做韓包子要注意製作方法。

歷史文化

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麵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在成都站穩了腳跟。韓玉隆辭世後,其子韓文華接替經營,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實踐,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在成都飲食行道一炮打 響,名聲不脛而走。當時該店的“南蝦包子”用料考究、製作精細、皮薄松泡、餡心飽滿、入口化渣,被稱之為“成都小吃之上品”。後來韓文華乾脆專營包子,並將其店名更換為“韓包子”,生意越做越紅火。從解放前至今,韓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國,一直享有經久不衰 的聲譽。一位外地遊客曾在留言簿上寫道:“北有狗不理,南有韓包子,韓包子物美價更廉。”

做法

韓包子在製作上嚴格遵循用料比例和操作程序。首先選用上等麵粉(精白粉)加豬板化油、白糖和面做成包子皮。其次,餡心按不同口味進行調配,如鮮肉包子選用半肥瘦的夾肉剁細,分一半在鍋中炸酥後再與另一半鮮肉合在一起並配以上等醬油椒粉、汁、川椒粉、料酒、味精、雞湯等10余種調料拌勻而成。火腿包子餡心所用的火腿為該店精心醃制的,待醃熟後剁成細末,與剁細的鮮豬肉、調料拌勻方可。由於用料考究,製作精心,韓包子具有皮薄色白、花紋清晰、餡心細嫩、鬆軟化渣、鮮香可口等特點,色、香、味形俱佳。韓包子在挖掘傳統包子製作技藝的基礎之上又創制了不同口味的包子新品種,共有叉燒、芽菜、火腿、鮮肉、三鮮、香菇、口蘑、附油等8種,另外還有韓包子系列套餐供應。

[!--empirenews.page--]

糖油果子

簡介

糖油果子,米食,特點:色澤黃亮,外酥內糯,香甜可口。烹制法:炸。糖油果子,又叫“天蛋”。因形似而得名,是成都著名小吃,青石橋三絕之一。

糖油果子以糯米、紅糖和芝麻為原料,將米粉團在油中炸制後裹上白芝麻並用竹籤穿起來。一串有四五顆左右,每串約一兩元錢。每一顆糖油果子渾圓光亮,呈棕紅色,有焦糖香味,表面有噴香的白芝麻,咬下去皮脆內軟,更有炸的好的果子裡面是空心的。微帶酸味的粘軟糯米和焦脆香甜的外皮和著白芝麻嚼在嘴裡,越吃越有味道。3N6

糖油果子的製作方法:3N6

糯米、大米混合製成吊漿,下熟芡和適量鹼水揉成皮,包入果料甜餡,令成圓球形果子。3N6

菜油燒熱,下紅糖,待糖溶解後下果子,視油溫升高、果子膨脹,用中火取色、定型,撈出撤適量熟芝麻即成。3N6

操作要領:糯米、大米搭配適當;小火下鍋,中火取色、定型。3N6

[!--empirenews.page--]

宮爆雞丁

簡介

宮保雞丁是漢族傳統經典名菜,屬於川菜中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創始人為貴州織金人時任四川總督丁寶楨,在任四川總督時創制該菜,流傳至今。由於一般認為宮保雞丁正式創制是丁寶楨任四川總督之時,在蜀地創制並流傳開,且其後至今的漫長歲月中,宮保雞丁主要通過市場巨大的川菜館作為載體走向大江南北及海外,聲名遠播,因此宮保雞丁在菜系定位屬於川菜系,同時由於丁寶楨為貴州人,所以宮保雞丁也可被認為是貴州菜系即黔菜系。

歷史文化

“宮保雞丁”是一款歷史悠久的四川名菜,於清代光緒年間由四川總督丁寶楨府中首創。丁寶楨原籍貴州,清咸豐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總督。他一直很喜歡食用辣子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餚,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製作“醬爆雞丁”等菜,很適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後,每遇宴客,他都讓廚師用花生仁和嫩雞肉製作炒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後來由於他戍邊禦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其家廚烹制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聞名省內,並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

至清末民初,隨著川菜走向全國各大城市,“宮保雞丁”也聞名全國及海外,成為四川菜中最著名的一款特色菜餚。

做法

原料:雞脯肉(或雞里脊肉)250克,花生仁100克,乾辣椒、白糖、甜麵醬各1O克,熟豬油500克(約耗75克),醬油15克,精鹽2.5克,姜、蒜、酒各5克,雞蛋清、醋、味精、鮮湯、辣椒面各少許,澱粉40克。特點:肉質細嫩,花生酥香,口味鮮美,油而不膩,辣而不燥。關鍵:雞丁入油鍋滑至斷生立即取出,以嫩為上。鹵汁要濃,緊包雞丁與花生,使之入味。

返回愛料理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