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吃大全_莆田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3-28 01:27:14
莆田古稱興化府,興安州,山川毓秀,人傑地靈,簪纓相繼,科甲聯芳,人才輩出,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譽稱。莆田的地方風味小吃有百種。精工細作。調味多樣,風味十足,各有特色,既是經濟實惠的大眾化食品,又方便快熟、便於攜帶,不失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快餐食品。石室岩煎粿、江口鹵面、仙遊扁食、西天尾燕食、天九灣鹵肉、熗肉、泗粉、豆丸、豆漿米粉、炒骨、燜豆腐,還有很多很多......
鼎邊糊
簡介
福州風味小吃豐富多樣,其中鼎邊糊(又稱鍋邊糊)已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成為福州地方的一種特殊標誌。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異國他鄉一聽見“鼎邊糊”三字,也會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了家鄉的“倩影”,成為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傳統的福州人家幾乎家家都會做鼎邊糊,每到中國農歷立夏時節,福州市民與郊區的農民都要做鼎邊糊“做夏”。因為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這一天煮鼎邊糊,不僅是一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舍一起品嘗。像涮鼎邊糊一樣,“一紋(涮)就熟”,借以聯絡感情。
如今,鼎邊糊小吃攤在福州的街頭巷尾更處處可見,為市民常用的早點,食品店裡還有袋裝“鼎邊糊”出售,可以隨時煮食。
做法
鍋邊糊(鼎邊糊)是用蜆子汁為湯,在鍋里燒開取其鮮味,再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乾皮後用鍋鏟刮到湯里,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作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
[!--empirenews.page--]麻丸
簡介
麻丸是福建莆田精美的漢族甜點小吃。用豬後腿精肉(去筋去油)為料,錘打成漿,加上尾梨、硼砂、胡椒、姜汁等佐料,用湯匙刮成小圓珠,放在熱水中燙熟,食用時加上清骨湯,是仙遊有名的湯肴。飯後嘗點十分愜意。
用豬後腿精肉(去筋去油)為料,錘打成漿,加上尾梨、硼砂、胡椒、姜汁等佐料,用湯匙刮成小圓珠,放在熱水中燙熟,食用時加上清骨湯,是仙遊有名的湯肴。
做法
麻丸的做法跟煎粄是差不多的,只是和米團的時候裡面添加了芝麻,做成一個個小丸子,再在丸子外面粘一層芝麻,下油鍋煎炸成的約有半個拳頭般大小的粄子,個頭比我們那邊墟上賣的煎粄、薯包都大多了。因為它的火頭炸得不老,火頭炸老了則會變得很硬,甚至是酥脆的了,炸熟了即起鍋,所以非常非常的軟。大家都把它的名字叫作麻丸,賣五角錢一個。因為是糖水和拌成的,所以味道很甜,又因為外面還有一層芝麻,所以又有芝麻的濃香,個頭圓圓的大大的,咬上去卻軟綿綿的,一口咬下去,原本圓圓的鼓鼓的豐滿的麻丸,也跟著牙齒的合緊而變得扁扁的了,糯米的彈性和韌性在這裡顯現得非常好,又甜又香又軟又韌卻毫不膩人,食之滋味一流,只是吃得多了會上火就是。
[!--empirenews.page--]蟶熘
簡介
蟶熘,又叫“蟶溜”,是莆田的一道特色湯菜,以蟶肉混和澱粉,加上各種調味品製作的湯羹,也叫蟶羹。
蟶一般指縊蟶。體細長者稱竹蟶。屬軟體動物,有兩扇介殼,生活在沿海淺灘塗里。莆田沿海的鄉村都有養殖,以涵江哆頭所產為佳。蟶是莆田海鮮名產之一,其吃法多樣。除加工為蟶乾外,鮮煮的有插蟶、清燉蟶,還有拌和其他配料炒煮的,如鮮蟶炒蛋、蟶熘等。特別是蟶熘,是人們喜歡的一道湯菜。
歷史文化
那麼它為什麼叫蟶熘呢?原來這個“熘”字在莆田沿海有個傳說。
傳說舊時某年,沿海一帶流行瘟疫,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和健康,部分村莊出現人員死亡現象。而令人不解的是最靠近海邊的幾個村竟沒有人死亡。當是民醫從治療病人中悟出一個道理:沿海的幾個村莊都養殖縊蟶,吃過縊蟶製作各類清湯。而蟶起作用的。於是在民醫的宣傳下,滸瘟疫的村莊各村民都煮起蟶粥吃,果然不久瘟疫就“溜”了,不再流行了。老百姓說,是縊蟶把疫病驅趕走了,於是逐漸地在群眾中流傳一種吃熘驅病的傳說。在飲食文化中,有人認為把“溜”字改為“熘”字,說明蟶熘是經過加工煮熟而來的,更切合本意。
做法
即將蟶洗淨後去殼,再用適量清水把蟶肉浸泡洗淨,撈起瀝乾置於盆中與乾澱粉拌和均勻。加工時,先把姜、蒜頭之類香料放進已燒熱花生油的鍋里,待煸出香味後撈起。把清水浮出水面時,再把已炒的香料投入,加上精鹽、味精、蔥花之類佐料腦海許米醋,調勻即成。肉嫩潤滑,鮮甜爽口。
主料:
蟶子 500g
配料:姜、蒜、青菜、鹽、料酒、油、澱粉
做法:
1、蟶子清洗乾淨泡30分鐘。
2、去殼把蟶子肉剝出來。
3、剔去蟶子肚、線、膜,不去也可以的。
4、接著用鹽、料酒、澱粉把蟶子肉醃制10分鐘。
5、鍋里放油,下姜蒜爆香。
6、放入清水燒沸。
7、水沸後放入蟶子肉。
8、大約煮至3分。
9、接著放入青菜煮軟。
10、出鍋里加點鹽調味。
[!--empirenews.page--]莆田鹵面
簡介
鹵面,是莆田的一道傳統美食,以江口鹵面最為出名,一般用於重要來賓接待,被稱為地道的莆田鹵面。
現如今,鹵面已經成為莆田人結婚喜宴上必備的一道菜,也是家家戶戶過年時必備的一道菜,亦是莆仙在外人士有遇到莆田飯館必點的一道菜。
歷史文化
麵條起源於中國,漢代以前就已出現“湯餅”。“湯餅”實際是一種“片兒湯”,製作時一手托面團,一手往湯鍋里撕片。到北魏時(公元486—534年),湯餅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將面團擀薄後再切成細條,這就是最早的麵條。到唐代(公元618—907年),人們又把切好的麵條掛起來晾乾,便於保存和隨時食用。於是最早的掛面便誕生了。唐代時,中國和日本的往來很頻繁,麵條和掛面的製作技術很快就傳入了日本。歐洲最早的麵條類食品傳說是由旅行家馬可·波羅於1295年由中國帶回意大利的。但此種說法似乎並不可*。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麵條是在富裕的意大利人家當廚師的亞洲奴隸傳入歐洲的。後來流傳至福建莆田被當地勞動人民所接受,從而延伸出莆田鹵面。
做法
莆田鹵面關鍵在於麵筋、熬高湯和配料上。一般前一天晚上開始準備。麵筋當然是講究的第一道工序,不像削面還是拉麵那樣,現場把面團削、拉成粗、細面,這個麵條要用不同麵粉按比例加工,打出來的面要韌性,下鍋後不易糊掉。熬高湯也是重要的程序,挑選豬骨頭里最好的骨段,熬出來的高湯要白花花的,香噴噴的,每份高湯要兌多少水都是固定的,稠了不行,稀了也不行。而後是配料上,瘦肉、香菇,蝦乾,干貝,牡蠣,蟶、韭菜是必備的。前面的所有工序都好了以後,就是火功了,鹵面之所以是叫鹵面,因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燉出來的,讓高湯和配料的味道滲透到麵條裡面,這樣燉出來的面才能有味道,湯是粘稠的。
鹵面在講究火候的同時,也講究吃面的時間,一般來說,面出鍋3—5分鐘,就要開吃了,不然的話,面就糊了,就沒有那種口感了,所以對正宗的莆田鹵面來說,煮一大鍋的鹵面也是有很大風險的,時間過久,就要倒掉。
[!--empirenews.page--]溫湯羊肉
簡介
溫湯羊肉,是福建莆田的傳統名菜。
歷史文化
據說,明代中期,仙遊城郊的龍華里有一戶以宰羊為生的人家。那一天,他剛剛宰好一隻碩大的山羊,準備上市叫賣,忽傳倭寇來犯的消息。他來不及多想,急急忙忙把那只羊放進一個盛著沸湯的木桶里,用鍋蓋捂上,放些稻草偽裝,全家就逃難出門了。第二天,倭寇退兵了,他和家人從山中回家,餓得不行,突然想想木桶里還有一隻肥羊呢。於是,把羊撈出,用刀切開,居然成了熟食,全家用來充飢,感到這種羊肉味道美極了,不帶一點腥味。從此以後,他就如法炮製,做出溫湯羊肉,上市叫賣,飲譽四方。
做法
選擇上好的山羊,放血宰殺,脫盡毛,卸內臟,把整羊放入鍋中,用沸湯淋燙幾遍,迅速放入木桶中,再衝入適量開水,淹沒全羊,蓋上桶,待次日取出,按羊脖肉、羊脊肉、羊腿肉、羊雜肉四類分別切開。食用前,用鋒利的薄刃把羊肉切成薄薄的細片,裝盤上桌,佐以薑末、蒜片、老醋、醬油,味道特好,百吃不厭。
[!--empirenews.page--]燜豆腐
簡介
燜豆腐,是莆田的一道特色菜,以清淡素雅、別有風味見長,更是老年人保健食療的一道名菜。將豆腐切成小塊;蔥姜切絲;炒鍋注油燒熱,下入蔥姜絲熗鍋,倒入豆腐,加精鹽、水、胡椒粉,小火燜至豆腐入味,淋香油,撒味精即可。
做法
主料:豆腐(北)300克
調料:植物油20克,香油3克,胡椒粉3克,鹽3克,味精2克,大蔥3克,姜3克
做法:
1. 將豆腐切成小塊;
2. 蔥姜切絲;
3. 炒鍋注油燒熱,下入蔥姜絲熗鍋,倒入豆腐,加精鹽、水、胡椒粉,小火燜至豆腐入味,淋香油,撒味精即可。
[!--empirenews.page--]莆田紅菇湯
簡介
莆田紅菇湯,是莆田的一道特色美食,以莆田紅菇和豆腐烹飪而成的。紅菇是莆田的一種山野特產,目前還無法人工種植,很珍貴,而且營養豐富,據《本草綱目》所載:“紅菇味清、性溫、開胃、止瀉、解毒、滋補、常服之益壽也”。
紅菇煲湯是很講究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紅菇熬湯,不宜過久,久則破壞了它的營養價值,湯色也變得渾濁,味道也失去了清純。先把紅菇泡水發開,待主湯熬好,倒入紅菇及變紅的水,煮開即可。
[!--empirenews.page--]紅團
簡介
紅團,是福建莆仙地區特色蒸食,是莆仙最有特色的傳統喜慶節日食品,過年時家家必做。由皮和餡兩部分構,紅團的皮一般是以糯米粉為原料,製作時先將糯米粉拌上食紅,然後加入適量的溫水,揉成糯米面團,再從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餅狀,就成了“紅團皮”。
紅團是一種甜食,長時間存放不易變質,若定期加熱可存放20多天,它是過年不可或缺的主食。 做紅團一般在臘月廿七、廿八兩日內進行,除喪服未滿的人家白團外,家家戶戶都要做紅團。紅團顏色紅,形狀圓,寓團團圓圓,紅紅火火,大吉大利之意。因此,從做紅團這天起,過年的氣氛便開始濃厚起來。紅團用料普通,卻是一種品位極高的供品。除過年外,逢結婚、謝天地等重大喜慶節日才做。在這種情況下,紅團不但是供品,而且又是饋贈的禮品,如婚、嫁、喜慶等,賀喜。
歷史文化
紅團在莆仙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它的起源卻很難考證,不過從幾本宋代筆記可以略知一二。浦江吳氏《中饋錄·甜食》“煮沙團方”:“沙團入赤豆或綠豆煮成一團,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團,蒸成或滾湯內煮,亦可”。這蒸成的沙團,其原料和作法與紅團相同。只不過紅團是用木印印成球冠狀,表面著上大紅色。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東角樓街巷》里談到“澄沙團子”,歸在“飯後飲食”內。現在我國北方仍有澄沙餡心,如北京澄沙包。其餡心“澄沙”的做法:把紅小豆或紅雲豆煮熟爛成泥,加糖。今莆仙紅團餡心有綠豆、糯米、地瓜乾三種(糯米又有甜咸之分),但主流是綠豆(俗說“紅團綠豆餡”),是用綠豆加糖煮成的澄沙,可以捏成球狀。與《中饋錄》中的沙團一樣。
吳自牧《夢粱錄》“除夜”條下有澄沙團,歸入“市食”類;“夜市”條有澄沙團子,十色沙團;“諸色雜貨”條有沙團,歸入“沿街叫賣小兒諸般食件”。“分茶酒店”下有麝香豆沙團子,歸入“乾果子”類。《西湖老人繁勝錄·食店》有澄沙團子。周密《武林舊事·果子》有澄沙團子。按杭州舊稱武林,果子即餜子,指點心。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食店》有沙團子,與“春餅、旋餅、羊脂韭餅”等歸入“夜間頂盤挑架者”類。作者接著寫道:“遍路歌叫,都人固自為常,若遠方僻土之人乍見之,則以為稀遇”。以上幾則宋代筆記資料說明在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浦江(在今浙江省金華以北)一帶,“沙團”(即澄沙團子)是餅餌類市食點心,在食店或市場上賣,或沿街叫賣。可能有各種顏色(如上述“十色沙團”)。今莆仙市場上也賣不著色的點心類的紅團。
做法
由皮和餡兩部分構成。皮的一般原料是糯米粉,製作時先將糯米粉拌上食紅,然後加入適量的溫水,揉成米或面團,再從中撮出一小部分,用手捏成薄餅狀,就成了“紅團皮”。餡一般有糯米餡、綠豆餡、糯米綠豆餡、豬五花肉餡(較少)四種:糯米餡是把糯米蒸成乾飯後,放入糖水中用文火煮,使它成為又粘又軟的飯團;綠豆餡是把綠豆煮爛,放進糖(以文火乾),再用勺子把綠豆搗碎,靠糖的黏度黏成團;糯米綠豆餡是先把糯米炒熟後碾成粉,再把它與煮爛搗碎的綠豆、糖混和成團狀。製作時把餡用手捏成直徑5釐米左右的球狀,即為“紅團餡”。用“皮”把“餡”包起來,放入木質的粿(俗稱紅團印)內,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狀的紅團(曲面上花紋,中間一般印有福、祿、壽、喜、財、丁、貴及雙孩兒、慶豐收等字樣或圖樣)。印好的紅團的用洗淨的剪成圓形的雞葉(莆仙人稱雞蕉葉)或一種大栲樹葉墊底,置入蒸籠內,用大火蒸。約20分鐘後,打開蒸籠,紅艷艷,香噴噴,亮閃閃的紅團立刻呈現在眼前。
[!--empirenews.page--]豆漿米粉
簡介
豆漿米粉,是福建莆田傳統的漢族小吃,以米粉和豆漿為主料製成。
做法
原料:
調料和配料:醬油少許,味精少許,炸好的花生米1兩,綠豆芽1兩,蔥油少許,生油少許
主料:興化米粉一片,豆漿兩斤
製作:
豆漿燒開後放入米粉(不要太久一分鐘左右,看自己的火而定)撈起,炒鍋燒熱放入生油(不要多哦,要不就不好吃了),先倒入豆芽炒兩下加入醬油、味精,再下撈好的米粉翻炒均勻,加入蔥油拌勻,裝盤灑上花生米即可,合著豆漿一起上桌。
[!--empirenews.page--]莆田煎粿
簡介
煎粿,是福建莆田廣為流傳的一種漢族風味小吃,閩南地區地道的賀年食品。煎粿香甜有彈性,非常有嚼頭。米薄如蟬翼,點點的花生微粒襯著碧綠的蔥花,緊緊地粘在米粿上面,味道香噴噴的。
煎粿原是農民在早稻登場後,舂米時篩出的碎米磨成米漿,配上南瓜、韭菜、芹菜、綠豆芽等,用油煎乾而成。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石室岩煎粿最為出名,有“沒吃煎粿等於沒上石室岩”之說。
“石室岩煎粿”主要原料為:上等的晚米、炒熟的花生仁、芝麻、芹菜、生薑、精鹽等。先是將優質晚米用清水浸泡二三小時,淘洗淨後瀝乾,再注入清水,用大石磨磨成很稀的乳狀米漿,調入芝麻、花生酥、精鹽、味精等,攪拌均勻後盛入大陶盆待煎。煎粿有兩個講究:一要講究“耍”的功夫,務必看准火候,適量用油,將米漿均勻地“耍”在鍋邊;二要講究米漿稀度,越稀越好。稀了,煎米果有一定的透明度,薄如蟬翼,食來脆口,油氣既足,香味也佳,實在妙不可言。近年來,石室岩小吃部的“煎米果”吸引了眾多的遊客。人們上山,似乎不是單純為了尋幽探勝,還為了品嘗價廉物美的“煎粿”風味。當然,莆田不少酒家、飯館也把煎米果列為風味佳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