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九江小吃大全_九江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3-27 19:36:18

九江,簡稱“潯”,古稱柴桑、江州、潯陽,是一座有著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九江有“九派潯陽郡,分明似畫圖”之美稱。

特色小吃主要有:三杯石雞、石魚炒蛋、小擔、黃燜石雞、廬山石雞、鄱陽湖藜蒿、鄱陽湖筍乾、甑子糕、鄱陽湖銀魚、廬山石魚、脆皮石魚卷、紅米鹼水粑、生炒糯米飯蘿蔔、九江茶餅、修水哨子、板栗雞湯、老表土雞湯。

九江桂花茶餅

簡介

桂花茶餅,是江西九江傳統名點,為江西四大糕點之一,它選用當地茶油、本地麥面、坡地芝麻、百年桂花為主要原料製成,茶餅呈金黃色,皮薄如紙,具有“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的特色。江桂花茶餅起源於唐代,運用傳統配方製成,具有皮脆餡酥、香甜爽口等特點。

[!--empirenews.page--]

豆參煮魚頭

簡介

豆參煮魚頭,是鄱陽湖地區的特色菜,說是特色,其“色、香、味、形”真是上品。說是地方,主要限於鄱陽湖區,以都昌為最佳。說是百姓,在鄱陽湖區的人沒吃過的,很少。為何?主要是二種主料的影響。

一者,豆參。俗話說:參為難得之寶。東北山中有人參,汪洋大海裡有海參,殊不知在江南水鄉的都昌縣南豐、薌溪、萬戶等地,還有一種豆參。它用大豆製成,長約三寸,色澤金黃,體形溜圓,清香可口,富含營養,可謂食中珍品。其獨特的傳統工藝加工的豆參,與眾不同,皮薄,肉嫩,醇香,味美。“豆參”是黃豆去渣後蛋白質凝膠乾基,蛋白質高達50%以上。同時,含有對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份,營養價值極高,與“人參”不相上下,所以,俗名“豆參”。

二者,鱅魚。又叫胖頭魚、大頭魚,須選鄱陽湖所產的5斤以上鱅魚,太大肉質太老,太小肉質太嫩。

二者俱備之後,製作工藝及方法,真是花樣各異,但最地道的還是都昌本人最好。結果是:“豆參”:飽吸高湯濃汁,渾身水亮,一口咬下,熱湯四溢,綿軟如絮,鮮香滿口,令人不願輟筷;“魚頭”:筷入刺落,松而不散,肥而不膩;湯若羊脂,色如人奶,入口其鮮無比。

自然,“豆參煮魚頭”為百姓菜,不比皇家宮廷菜製作那麼講究、規範。口味不同的人,加入的配料也是花樣多多,好辣的人自然加入辣椒,開胃的人自然加入生、大蒜,喜甜的人還要加點白糖,凡此種種難述。近年來,這道地方菜,進入大江南北,溶入全國八大菜系之列,通過複製、改造、嫁接,花樣就更多,有的按重慶火鍋式製作,有的按廣式製作,凡此種種,我看,還是在都昌本地人做得地道。

[!--empirenews.page--]

都昌米餃

簡介

都昌米餃,俗稱包心粑,以大米為原料做成皮,五花肉做成餡的餃子。作為地道的都昌人應該對它不會陌生,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做米餃。

做法

第一步:

用好的晚米,先用冷水浸泡數小時,然後涼乾到鍋里炒掉水分,再用磨磨碎,當然是越細越好了.

第二步:

然後再用熱水,是開的哦!和米粉揉搓到一定的火候,也就是不粘手,放在手裡也不容易變形的!

第三步:

取一小團粉放在手裡做捏成簿的形狀和鍋一樣的不是用棍子的.

第四步:

然後把炒好的菜(菜要切細且不能炒的太熟了因為要蒸嘛!)放到捏好的粉皮裡面封口.

第五步:

等做了一定的數量的個數啊.就放在鍋里蒸,當然和蒸包子差不多了,火候是關鍵。

[!--empirenews.page--]

白澆鱅魚頭

簡介

白澆鱅魚頭,是江西九江傳統名肴,屬於贛菜,九江攬長江,傍鄱陽湖,水域豐富,水質好,所產花鰱,魚頭大的幾十斤,在江西不可多得,富含蛋白質及鈣磷等礦物質,可暖胃補虛,去頭眩,益腦髓,利疾平喘之效,當年毛主席在廬山曾盛贊此佳餚。鱅魚頭肥嫩鮮美,為夏令佳品。

歷史文化

據傳說,1363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中不分勝負,戰爭持續很久,朱元璋軍隊在糧草供應不足,士兵在忍飢受凍的情況下,他號令士兵到湖中捕魚充飢,由於缺少調料,士兵將捕來的整條大胖頭魚放在行軍鍋中煮熟後,就把僅有的醃菜、醬油、鹽、乾辣椒等拌和在一起倒在煮好的魚上,吃後部隊恢復了元氣,士氣大振,一舉打敗了陳友諒。這道菜後經歷代廚師不斷改進,成為九江一道傳統魚肴名菜。

做法

主料:鮮鱅魚頭1個(重約1600克);

調料:食鹽5克、醬油75克、味精3克、小磨麻油25克、蒜頭30克、料酒15克、姜25克、蔥白25克、榨菜50克、乾辣椒6只

製作方法

1、將鱅魚頭洗淨,對剖成兩半,使魚皮向上,並排擺於盤內,放上料酒和食鹽醃制入味。取蔥姜各一半,蔥切段,姜切片,擺在魚頭上。將剩下的蔥、姜、榨菜、蒜頭、乾辣椒均切成細末,用小碗裝好,加醬油、小麻油、味精調成料鹵即成。

2、將魚頭放入蒸籠內,用旺火蒸15分鐘,至魚眼珠突出時取出,揀去蔥、姜,潷去魚鹵,澆上料鹵即成。

[!--empirenews.page--]

小喬燉白鴨

簡介

小喬燉白鴨,是江西的傳統名菜,歷史悠久。據傳,始於三國時期。東吳都督周瑜率軍駐紮柴桑,其妻小喬曾用冬蟲夏草、澤蘭,同白鴨燉制滋補菜餚,供周瑜食用。當時稱為“柴桑鴨”。後來又稱小喬燉白鴨,成為九江的傳統名菜。

用白鴨和冬蟲夏草燉制而成。成菜湯汁濃醇,肉質酥爛,香而肥鮮,富有營養。工藝:將白鴨宰殺,治淨,入沸水鍋中略焯取出,除去沫,放入瓦鉢或砂鍋內,加洗淨的冬蟲夏草和澤蘭、姜塊、蔥結、紹酒、清水,燒沸後,轉用小火燉,至鴨肉酥爛,湯汁濃醇即成。

歷史文化

相傳三國時期,東吳都督周瑜率軍駐紮柴桑(古縣名,治所在今九江市西南),有一年冬天,周瑜咳嗽不止,染上風寒且病情加重,更不敢輕易地走出家門。太醫為治療他的病,什麼貴重的藥品都用過,但是不見多少療效。其妻子小喬見周瑜不思飲食,身體孱弱,便想方設法把飯菜做得既可口又有營養。小喬記得家鄉的老人常用“冬蟲夏草”燉雞滋補身體,便想給周瑜做一道。但雞是發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復發,惟恐對周瑜的病不利,於是用鴨子取而代之。小喬在烹飪鴨子時,就在琢磨怎樣用冬蟲夏草燉鴨子,既使鴨子有營養又看不見那黑乎乎的東西。她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個好辦法。她扒開鴨子的嘴,把幾棵冬蟲夏草塞了進去,之後,將其放進鍋里燉起來。周瑜品嘗後覺得鴨子做得很好,肉嫩,味鮮,此後每隔三兩天便吃一次。一個多月後,周瑜的氣色好轉,不再咳嗽了,軍營上下都為他的健康高興。一天,周瑜心情怡悅,廚師又端上了這道“柴桑鴨”,周瑜興奮地說:“我的身體恢復得很好,得益於小喬做的這道菜,菜名就以小喬的名字來命名吧!”由此,“柴桑鴨”被改名為“小喬燉白鴨”在當地流傳開來,直至現在,這道菜仍舊是九江的一道傳統滋補名菜。

做法

主料:生鴨一隻 輔料:冬蟲夏草、澤蘭 調料:料酒、姜、蔥白、鹽

製作方法:1.將鴨宰殺剝後放淨血,去毛、舌、掌,再去其鴨膝,從鴨背面頸上順割一刀,並在鴨背面尾部橫進一刀,挖去內臟,用清水淨鴨洗淨,用鈎子勾著鴨只,放沸水內連提兩三次,使血水洗淨後,齊嘴角切去鴨嘴,並將翅膀屈向背上盤起;2.把冬蟲夏草、澤蘭用溫水浸泡十五分鐘,用手輕輕洗去泥沙和雜質備用;3.將竹筷削成三分長,一分粗的竹籤,將鴨腹部向上放平,用竹籤從鴨腹部略斜插入,便成一個個深約三分的小孔;4.將蟲草粗的一端(頭部)一個個地插入鴨腹小孔上,尾部留在外面,使蟲草的養分滲入鴨肉,全部插入蟲草後將鴨子腹部向下裝入大海碗內,加入上述配料,用紗紙密封碗口,上蒸籠鍋內用大火燉約三小時以上,至鴨骨松翅裂即成;5.燉好後,將鴨子腹部向上擺入湯盆內,去掉姜蔥,加入少許精鹽,將原湯放入即可上席。

[!--empirenews.page--]

九江小籠湯包

簡介

小籠湯包各地都有,可九江的湯包卻有自己的風味特色。它油而不膩,柔軟可口,帶湯的肉餡分外鮮香。九江湯包歷史比較悠久,是比較普遍的大眾食品。每天過早,許多老人都會要上一碟醬油,一籠湯包四至六個不等,另加一碗稀飯,邊吃邊喝,年青人三五成群要上幾籠(一籠10個),邊吃邊聊,透著悠閒的享受和情趣。

[!--empirenews.page--]

南峰豆參

簡介

南峰豆參,是九江都昌縣的傳統名產,它用大豆製成,長約三寸,色澤金黃,體形溜圓,清香可口,富含營養,可謂食中一珍。

南峰豆參保持了大豆中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且熟食綿軟,是老幼咸宜的佳品。豆參可以單獨成菜,菜形美觀,口味獨特。尤其是和雞、肉、魚等一同炆煮,它飽吸高湯濃汁,渾身水亮,一口咬下,熱湯四溢,綿軟如絮,鮮香滿口,令人不願輟筷。都昌名菜鮎魚炆豆參,就是用南峰豆參和鄱陽湖中肉質細嫩的鮎魚炆煮,味道異常鮮美,凡是來都昌的客人都喜歡品嘗的的佳餚。

不少地方學習南峰的方法炸制豆參,但成品乾硬,質量相差很遠。究其原因,這與南峰地方的水質有關。南峰的井水傳說是觀音大士手裡淨瓶中的"楊柳水",清冽甘甜,用它製成豆腐質佳味美,炸制的豆參俱屬上乘之品,不用南峰井水製作的豆參,質量就是不好。每逢年節,南峰方園二十里的地方,村村壘灶架鍋,火旺油香,炸制出數十萬斤豆參,不但供應本縣,且暢銷南昌、九江、景德鎮等地。近年來,由於都昌縣努力發展大豆生產,為南峰豆參的製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南峰豆參的產量大幅度增加,人們餐桌上可常見到這別具風味的佳餚了。

歷史文化

在都昌流傳著這樣一則故事:很久以前,觀音大士與杜康比試本領,看誰能充分利用五穀,為下界百姓製造出好吃的東西。杜康用米穀釀出了美酒,觀音利用大豆製成了豆腐。雙方難分勝負,決定到凡間請百姓評判。他們按下雲頭,請來許多人品評。不少人說美酒比豆腐的味道好;唯獨都昌南峰人說:"豆腐能做百個菜,一場能出百樣味;而且豆渣能吃,酒渣不能吃,做酒太浪費糧食。"一席話說得杜康心服認輸而去。觀音十分高興,為了表示感謝,她教會南峰人用豆腐加工出一種形若人參,味道鮮美的食品,成了百樣豆腐菜中最好的一種,並起名為豆參。從此,南峰豆參就美名遠播,成了當地的傳統產品。

做法

南峰豆參以當地盛產的烏豆和黃豆為原料,烏豆11斤可加工成豆參13斤;黃豆汁水好,11斤可加工成豆參14斤。加工的方法是先把豆子磨成豆瓣,除清豆殼,加水浸蓋3-4個鐘頭。豆瓣浸發脹大即上磨,加水細磨成漿,然後衝入開水泡漿,並用棍在漿桶里將漿"打"勻,接著倒進布袋濾渣。濾出的漿汁再下鍋燒開,燒開的漿汁又一次倒進漿桶。加入石膏漿"打"勻,成豆腐花,隨即上軋筋,軋成豆乾。將豆乾切成闊約半寸,長約兩寸余的豆條下油鍋煎炸。所用油無論是菜油、芝麻油、花生油、棉油、豬油皆可,但以菜油和芝麻油為最好。豆條下鍋後,不停地用鐵瓢翻動,此時要特別注意火候。火大了,鍋里的油就會起泡,使豆條爆開。這時,可用一碗冷水沿鍋邊慢慢淋下,使熱油降到合適的溫度。"淋水"是項絕活,只有多年實踐的老師傅才能做到適時適度。豆條在油中慢慢地膨大"圓身",形如一支金燦燦的參條,用手一掰,裡面狀如一朵絢麗的菊花,酷似人參橫截面上的菊米心。這樣煎炸的豆參一般可儲存3-4個月而味道不變。

[!--empirenews.page--]

石魚炒蛋

簡介

石魚炒蛋,是廬山地區的特色菜餚,以廬山特山的石魚為主料製成,營養豐富,色澤鮮黃,味鮮嫩,柔潤爽口。將石魚用溫水加黃酒浸泡瀝乾水分,加打散的雞蛋拌勻,佐以香蔥、鹽、味精,用熱油快炒,滴黃酒,裝盤即可。

做法

食材

乾石魚 雞蛋 米酒 鹽 玉米油 香蔥

做法:

1.準備:石魚洗乾淨;雞蛋攪拌成蛋液(炒雞蛋的那種)

2.鍋熱,倒油,油很熱鍋子微有熱煙的時候,將蛋液倒入攪拌,迅速翻炒至凝固。 炒得時候可頻繁攪拌,把雞蛋炒碎一些。

3.將炒好的雞蛋取出放在容器待用。

4.鍋熱,倒油,油熱後,將石魚倒入。頓時,廚房立即散髮出絲絲的爆炒聲音,感覺每一條小魚都被油爆透。也要迅速翻炒,免得小魚糊掉。 然後放少量的醬油,小勺食鹽,將步驟3炒好的雞蛋倒入,再翻炒片刻即可。

[!--empirenews.page--]

九江茶餅

簡介

九江茶餅,又名潯陽樓茶餅,是江西省九江地區漢族名小吃,起源於沿江,繁榮於明清時期,九江市、以及星子縣皆盛產;昌盛於現代,2002年6月9日朱總理品嘗九江茶餅後,將九江的茶餅帶回北京。亦為貢品。

九江茶餅是江西四大糕點之一,採用傳統配方;它選用當地茶油、本地麥面、坡地黑芝麻、百年桂花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研制而成。宋朝詩人蘇東坡曾賦詩贊譽:“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其色澤金黃,具有小而精,素以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的特點。由於散髮著茶油的清香,丹桂的芳香及純鹼、蘇打的奇香,故被人們稱為“四香合一”的茶食精點。其營養豐富,易消化,老少皆宜,久食易色。

做法

桂花茶餅是以精粉、芝麻、茶油、桂花、飴糖、綿白糖等為源料,經制皮、拌餡、成形、焙烘、復烘精制而成。其色澤金黃,圓形,直徑約5釐米,厚約2釐米,中間鼓起;其皮薄如紙,具有小而精,薄而脆,酥而甜,香而美,入口松爽的特點,為茶食細點。

[!--empirenews.page--]

九江桂花酥糖

簡介

九江桂花酥糖,是九江的傳統名產。它選用富強粉,白麻仁,白砂糖,飴糖及糖桂花為原料,精制而成。其色乳白,質地細嫩,具有骨脆、麻香、油潤、甜爽、香醇等特點;並且有潤肺、健胃、止咳的功效。是一種深受遊客,尤其為婦孺老幼所喜歡的風味食品。

歷史文化

1962年在廣州交易會上“桂花酥糖”倍受中外客商好評。七十年代,該廠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對“桂花酥糖”進行了一些創新,使其質量達到“香不見花,甜不見糖,酥不頂口,脆不覺硬”的境界。1980年至1986年先後三次被評為江西省優質產品。1988年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銅牌獎。

返回愛料理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