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資陽小吃大全_資陽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7-17 00:02:20

資陽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德陽,南連內江,東接重慶、遂寧,西鄰眉山,是四川唯一一座同時連接成渝“雙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國西部車城”、“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城市”、“中國節能之都”、“綠色資陽”、“三賢故里”、“中國長壽之鄉“。

特色美食有周禮傷心涼粉、丹山罈子雞、葛記悶、鍋巴肉片、荷葉楂、紅油雞塊、雞豆花、簡陽羊肉湯、椒麻雞、樂至烤肉、樂至粉、米花糖、三鮮豆腐餃子、玉成橋羊肉湯等等。

安岳咸肉

簡介

安岳咸肉是一道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的漢族特色名菜,此菜外觀清潔,刀工整齊,肌肉堅實,表面無粘液,切面的色澤鮮紅,肥膘稍有黃色,具有咸肉固有的風味。

咸肉是用食鹽醃制的,又叫漬肉、鹽肉、醃肉。安岳咸肉是四川省1982年咸肉評比中的省優產品,成菜後色澤金黃,入口留香。

做法

安岳咸肉的製作方法:

1、取料:咸肉原料分為帶骨和不帶骨兩種。帶骨加工的咸肉,按原料肉的部位不同,分別以連片、小塊、蹄腿取料。連片指去頭、尾和腿後的片體;小塊指每塊2.5千克左右的長方形肉塊(腿腳指帶爪的豬腿)。

2、整修:整理剔除碎肉、污、淋巴、碎油等、為使食鹽滲透,必須在肉塊上每隔2~6釐米劃一刀,濃度一般為肉質的1/3。刀口大小,深淺多少,根據氣溫和肌肉厚薄而定,如氣溫在15℃以上,刀口要開大些、多些,以加快醃制速度;15℃以下則可小些,少些。

3、鹽制:一般分三次擦鹽,第一次為初鹽,第二次為大鹽,第三次為復鹽。初鹽即在原料肉的表面,均勻地敷上一層鹽。次日接著上大鹽,擦鹽要均勻,在刀口處塞進適量新鹽,並整齊地堆疊成垛。經4~5天翻倒,上下層調換位置;並補撒適量的新鹽。復鹽7天左右後,應及時翻垛,繼續敷少量食鹽。三次擦鹽約25天左右即為成品。

4、定鹽:咸肉可堆放在-5℃冷庫保藏,也可浸沒在24~25度的鹽水中。若出現鹽水混濁和異味時,說明鹽滷變質,必須將鹽滷重新煮沸後再用。工藝提示:因為需要炸制,所以要預備熟菜油1000克,實耗約200克。

豬肉指導

1、豬肉要斜切,豬肉的肉質比較細、筋少,如橫切,炒熟後變得凌亂散碎,如斜切,即可使其不破碎,吃起來又不塞牙;豬肉不宜長時間泡水。

2、切肥肉時,可先將肥肉蘸一下涼水,然後放到案板上,一邊切一邊灑點涼水,這樣切著省力,肥肉也不會滑動,且不易粘案板。

[!--empirenews.page--]

周禮傷心涼粉

簡介

周禮傷心涼粉,是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周禮鎮的著名特色小吃,該品融入了川菜特有的麻、辣、香、脆的特色,使其更加香辣可口,是遠近聞名的“傷心涼粉”。

周禮傷心涼粉,是四川省安岳縣周禮鎮的一道風味名小吃。它起源於清朝,歷史悠久。二十世紀初期,周禮廚師文江源在保持其黃涼粉傳統風味的基礎上,著重研制出獨門調料配方,進一步突出了川菜麻、辣、香、脆的特色,使其更加香辣可口,從此成為遠近聞名的“傷心涼粉”。

周禮傷心涼粉主料為豌豆,經手工精制而成。它營養豐富,味道純正,質地柔軟而脆,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

周禮傷心涼粉之所以被稱為“傷心”的原因有三:

一是做工精細,可謂艱辛備嘗;二是調料配方偏重麻、辣、辛、香,往往令食者流涕不止而食慾不止;三是由於手工加工,產量不大,外地專程前來周禮購買者,往往空手而歸,未免傷感不已。

百年來,“周禮傷心涼粉”以其獨特的風味,不但成為了周禮及其附近人民喜愛的席上佳餚,而且成為當地人們走親串友必備的美味小吃,從飛機上帶往國內外各地。

目前,“周禮傷心涼粉”已經被評為“安岳縣名菜”、資陽市名小吃”,申報了國家專利和註冊商標,成為“中華老字號”提名品牌。

[!--empirenews.page--]

簡陽蔣鹵

簡介

蔣鹵鵝在簡陽非常有名。位於簡陽市西街。味道很好吃,每天都要排隊才能買到。特別是逢年過節時,隊伍很長。在小城,賣滷菜通常是擺攤設點。

而這家店位於簡陽市最繁華地路段,是房租地價最貴的地方,專營鹵鵝、鹵鴨,在一條以賣衣服出名的街上賣滷菜,其味道可想而知了吧。此店每天上午下午限時供應,生意非常好,來晚了就可能買不到了。

[!--empirenews.page--]

鍋巴肉片

簡介

鍋巴肉片風味獨特,上此菜時,侍應一手端盛有金黃色炸好的鍋巴菜盤置席上,一手持熱汁湯碗,迅速將熱汁澆在鍋巴上,發出響聲,妙趣橫生。

鍋巴肉片,是四川風味名菜。以鍋巴作菜餚,早在清代已有。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江蘇品嘗此菜以後,曾御賜"天下第一菜"和"平地一聲雷"的美名。《成都通覽》也記載當時著名的"醉霞軒"、"味珍園"等餐館供應"鍋巴海參"等菜餚。抗戰時,重慶等地的餐館又盛行"鍋巴肉片"數十年來,此菜一直深受顧客歡迎。

此菜妙在"鍋巴"的選料和炸鍋巴的油溫。四川的燜鍋飯,滋潤鬆軟,鍋巴又脆又香,而做此菜選用的鍋巴,是選用厚薄均勻、乾透、無糊味的鍋巴。因為過厚不易炸透,過薄則易炸焦。糊鍋巴炸後色深味苦,鍋巴不乾透則不易炸酥。炸時鍋中油宜寬,油溫宜高。這樣,炸出的鍋巴漲發大,澆上熱鮮湯汁,吃起來才酥脆、香、鮮,膾炙人口。

做法

做法一

食材準備

里脊肉300克,大米鍋巴100克,玉蘭片50克,水發冬菇50克,豌豆苗50克,蔥100克,5克,蒜10克,泡辣椒10克,醬油10克,胡椒粉2克,料酒20克,味精1克,白糖25克,15克,鹽3克,蛋清25克,豆粉30克,素油250克,豬化油100克,鮮湯50克。

製作步驟

1、豬里脊肉去盡白筋,橫切成薄片,用鹽、胡椒粉、料酒、味精拌勻;並用蛋清豆粉掛好漿。

2、冬菇去蒂片成片,玉蘭片片成片。蔥切成節,姜、蒜切片,泡辣椒去籽切成斜刀片。鍋巴掰成5釐米見方(或圓形)的塊。用醬油胡椒粉、料酒、味精、白糖、醋、鹽、水豆粉加鮮湯對成芡汁。

3、炒鍋置火上,下豬化油燒熱(約180℃),將肉片入鍋炒散,滑熟,倒入漏勺。鍋內留底油,下冬菇、玉蘭片,泡辣椒、姜,蒜、蔥,稍炒,下肉片炒勻,烹入芡汁,下豌豆苗,稍收,起鍋裝碗,鍋巴入燒沸的素油鍋中,炸至黃色。浮起即撈起,裝入窩盤,並澆上少量沸油,將鍋巴和炒好的肉片同時上桌,趁油燙迅即將肉片淋於鍋巴上即成。

注意事項

鍋巴的作法

把做好的米飯放在烤cookies的方型烤盤里,然後用飯勺把米飯壓平,壓實;

放進烤箱,用warm的溫度,把飯餅烤乾,(一般都需要一天,一般都是早上開始烘乾,然後就讓它放在那裡,乾自己的事情,晚上睡覺以前取出),在中途,可以取出來把半乾的飯餅用刀切成小方塊,然後翻面;

完成以後用密封袋裝起,食用的時候在炸油里一炸,看到變龐大和呈金黃色就可以。

做法二

食材準備

豬里脊肉150克、雞蛋2個、鍋巴250克、水發木耳15克、紅椒綠椒10克 、冬筍50克。

製作步驟

1、豬肉順切成片,加濕澱粉、料酒、鹽拌勻。雞蛋去殼加少許水,打成蛋漿;

2、鍋內加入少許油,保持中小火,加入蛋漿,稍微開始熟取出備用。冬筍切薄片,用肉湯調成味汁。

3、肉片下7成熱油中吵熟,下蔥、姜、蒜片、冬筍、木耳、紅椒綠椒吵勻,加入蛋,烹入味汁,燒開後用澱粉水收汁,裝入碗中。

4、鍋巴下8成熱油中炸至浮起,出鍋裝盤,淋一勺熱油在鍋巴上上桌,倒入肉湯即成。

做法三

食材準備

米飯1碗、豬里脊肉1塊、萵筍小半個、胡蘿蔔半根、黑木耳3朵、食鹽3克、料酒3克、胡椒粉少許、小蔥1根、生粉1小把、植物油10克。

製作步驟

1、將剩餘米飯平攤在烤盤中, 放入陽光下晾曬;將曬乾的米飯撇成小塊

2、放入油鍋中炸;炸至金黃色後撈出備用

3、里脊肉切成片, 放入鹽, 料酒, 生粉等調味料攪拌均勻後醃制一下; 筍片涼水下鍋焯燙

4、再加入黑木耳一起焯水;燒熱鍋, 放入適量的油, 下入肉片翻炒

5、肉片翻炒變色後加入紅蘿蔔片一起翻炒;翻炒幾下後下入焯過水的筍片和黑木耳繼續炒

6、倒入加了鹽和胡椒粉的水淀粉,一起煮上兩分鐘;將炒好的黑木耳冬筍肉片同湯汁一起倒在炸好的鍋巴上

烹飪技巧

1、剩餘米飯平攤在烤盤或案板上放在陽光下晾曬,也可以放入烤箱中將其水分烤乾(注意烤箱溫度不要太高),這樣處理過的米飯才能放入油鍋中炸成鍋巴;

2、肉片提前用調料醃制入味, 筍片要涼水下鍋去除澀味, 再將黑木耳焯水預處理熟;

3、熱鍋涼油, 先炒肉片,變色後下入脂融性的紅蘿蔔一起翻炒,再加入焯過水筍片和黑木耳,最後加入混有鹽等調味料的水淀粉(可以多加點,蘸有湯汁鍋巴特別好吃),一起煮上二分鐘;

4、盛入碗中, 做好的湯汁要趁熱直接澆淋在剛炸好的鍋巴上。

[!--empirenews.page--]

牌坊面

簡介

牌坊面是一道四川省簡陽縣的漢族特色小吃,其湯鮮色白,肉餡香濃,麵條可口,營養豐富。1950年以前,由成都去重慶的公路交通擁擠,吃飯比較困難,車到簡陽才得進餐。此時在簡陽古老牌坊下有一麵條攤為乘客供餐,其做法講究,味道好,眾口稱作“牌坊面”。牌坊面鮮香味濃,經濟實惠。牌坊面以蛋清麵條、豬肉、豬骨、雞骨、鮮鯽魚、金鈎、韭菜葉、青油、豆瓣及蔥、姜、醬油等多種調料為原料精制而成一種美味麵條。

歷史文化

基本資料牌坊面是成都簡陽縣均的家傳小吃。後王民均家道中落,為養家湖口,才在簡陽縣龍王廟石牌坊下出售,故而得名。俗話說“無雞不鮮”。由於該面以雞、豬骨、魚、水發金鈎制湯,鮮美異常。再以豆辦、芝麻油、辣椒油等調味,於咸鮮中突出辣香,風味獨特。1930年,成都《新新新聞》報曾撰文盛贊“牌坊面”。於是牌坊面聲名遠播,成為四川名點,各地紛紛仿制。60年代,陳毅、賀龍元帥來蓉,曾品嘗牌坊面,吃後也大為贊許。 成都龍抄手餐廳擅於博採眾家之長,把別家的烹調技藝變為自己的效益。該店製作的牌坊面,既繼承了傳統風味,又有所發展。特別是以之入席,更顯身人價,1990年成都龍抄手餐廳製作的牌坊面,被市政府授予“成都名小吃”的稱號。

做法

原料配方

韭菜葉麵條500條,肥瘦肉、青腿菇、冬筍、火腿、金鈎、菜籽油、豆油、川鹽、料酒、味精、熟豬油、胡椒粉、高湯、濕豆粉各適量。 五花豬肉300克,母雞一隻約1250克,豬骨頭1500克,化豬油100克,淨熟冬筍100克,水發青菌(雞松菌)100克,白醬油75克,食鹽25克,胡椒粉2.5克,老姜100克,淨大蔥150克, 花椒20粒。

製作方法

把豬肉洗淨,切成綠豆大的粒。將鮮菜的沸水中焯一下,晾涼。豆瓣剁細。鯽

魚處理後連同雞骨、豬骨、蝦米下鍋,加適量清水熬成鮮湯。然後撈出骨頭後備用。炒鍋置旺火上,下入菜籽油,放入肉粒炒散後加入薑末、川鹽、辣豆瓣,炒出香味後,再加入鮮湯、胡椒粉做成面臊子。把醬油、辣椒油、蔥花放入碗內。把沸水鍋置曬火上,下入麵條煮熟,撈入碗內,再加入適量鮮菜,澆上臊子,淋芝麻油後就成了麵條滑爽利口,臊子酥香油潤,豬、雞、魚各味兼備的牌坊面。 1、鍋內加清水,將洗乾淨的母雞和豬肉放入水中煮,燒開後撈去浮沫,再將洗淨的姜、蔥和花椒放入湯鍋內同煮,將煮至七成熟的豬肉撈起切成拗甲片,冬筍、青菌也切成指甲片和切好的蔥花50克待用;母雞煮軟熟後撈起另作它用;鍋內的湯作臊子和煮麵條用。

2、鍋放火上燒熱下化豬油,炒切好的豬肉,炒乾水分後摻湯,再放入切成指甲片冬筍和青菌、食鹽、胡椒面、少量醬油,然後將鍋移至小火上慢慢煨靠約半小時,起鍋裝盆。鍋內加油燒熱,下入肥瘦肉絲划散,煵乾水分,加入料酒、川鹽、豆油、胡椒粉,上色後下入高湯、筍和金鈎,燜熟入味,加入濕豆粉勾成二流芡即成臊子。

3、取10個小碗,放入少量醬油、少量雞湯和切好的蔥花。將麵條下入開水鍋中煮,待麵條煮熟浮起時,分別挑入10個小碗內,將臊子澆在麵條上。鍋內加水燒沸,放入麵條煮熟,撈入放有豆油、胡椒粉、味精、熟豬油、高湯的碗內,澆上臊子即成。

材料營養

韭菜面:韭菜中含有揮發油及硫化物、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維生素C等。為振奮性強壯藥,有健胃、提神、溫暖作用。根、葉搗汁有消炎止血、止痛之功。適用於肝

腎陰虛盜汗、遺尿、尿頻、陽痿、陽強(男子陰莖異常脖起不倒數小時)、遺精,夢遺、噎隔、反胃,下痢、腹痛,婦女月經病、痛經、經漏、帶下以及跌打損傷、吐血、鼻衄等症,醫藥常常用於補陰虛,精關不固等,是男子女子房事後常見病的最常用的食療。 母雞:雞肉富含蛋白質而少脂肪,營養分析表明,每百克雞肉含蛋白質23 3g,是牛肉的1 5倍,羊肉的2倍,豬肉的2 5倍,而脂肪僅為1 2g,為牛肉的1/20,羊肉的1/24,豬肉的1/49,且富含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尼克酸等,很適合高血脂症患者食用。黃瓜含糖、胡蘿蔔豐富的鉀鹽、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等。所含的丙醇乙酸可抑制體內的糖轉化為脂肪,所含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並有降脂、降糖、減肥作用。

冬筍: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並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有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冬筍是一種高蛋白、低澱粉食品,對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質,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患尿道結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

[!--empirenews.page--]

江團

簡介

清蒸江團是四川樂山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川菜系。用江團魚和火腿等為原料,經清蒸而成。成菜形狀美觀,肉質肥美細嫩,湯清味鮮。江團魚體表裸露無鱗,肉嫩而肥厚,刺少。這種魚終年棲身於嶙峋險峻、蒼翠幽深的岷江山峽十多米深水底的魚窩中,是一種稀有的珍貴魚類。烹制菜餚肉質嫩而鮮美,曾被人們稱為“嘉陵美味”。據傳,馮玉祥將軍赴美前曾在四川澄江鎮上的韻流餐廳品嘗清蒸江團,並說:“四川江團,果然名不虛傳。”

風味特點

1.“清蒸江團”是川菜傳統的名貴大菜。江團,學名“長吻脆”,其吻特別肥厚,俗稱“肥頭”。四川的“江團魚”主要產於岷江樂山江段和嘉陵江口一帶。魚肉細嫩,少細刺,為魚中珍品。

2.“清蒸江團”為姜汁味型,味重清淡,色求素雅。魚肉質地細嫩,清鮮涼美,爽口宜人。配“毛姜醋”蘸食,味更鮮美。

做法

原料:

鮮江團魚(1500克)、豬網油1張(250克)、魚糝(200克)、味精(2克)、醋(30克)、豬化油(5克)、蔥(15克)、姜(30克)、芝麻油(10克)、清湯(1500克)、川鹽(5克)、紅、綠、黃、黑色植物原、胡椒粉(1.5克)、大料適量、紹酒(40克)

烹制方法

1.將魚剖腹,去鰓及內臟,洗淨。在魚身的兩側各剞六七刀,深約 1釐米左右。手提魚尾下約攝氏 80度的熱水中擺動幾下提起,除去血水,洗淨魚皮表面的粘液,搌乾水氣,用川鹽 3克、紹酒 20克、胡椒粉 0.5克、姜 15克、蔥碼味數分鐘,使其滲透入味。

2.取小圓碟 10個,抹上豬化油,將魚糝舀入抹平,上面用各色植物原料牽擺成各種花形,然後上籠用小火蒸熟保溫。

3.將碼人味的魚瀝乾水氣,置於蒸盤內,蓋上豬網油,摻入清湯 250克,加紹酒人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揀去豬網油,姜、蔥不用,將魚輕輕滑入魚盤內。

4.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湯,再把蒸盤內的原汁潷入鍋內,燒沸,加胡椒粉、川鹽 1克、味精攪勻,澆注於盤內,將蒸熟的魚糝花擺在魚周圍即成。

5.將姜剁茸加川鹽、醋、芝麻油調勻成毛姜醋味碟同魚一齊上席。

工藝關鍵

1.沸水氽燙。“水居者腥”,江團有較重的土腥味,因此在烹制前需用沸水氽燙一下,以除去其腥味。

2.制好清湯。“湯為菜之根”,細嫩的魚肉配以鮮醇的特製清湯,使二者相得益彰,更能體現該菜清鮮味美的特色。

3.火候得當。首先要火足氣旺,將魚入籠後一氣蒸好,中途不能閃火。其次是時間要掌握準確。一般的蒸魚只需大火蒸半小時,而一尾重 1000—1250克的江團則要猛火蒸 40分鐘。因火力不足或火候過頭,將使魚肉不老則韌。

4.對好味碟。將清蒸好的江團灌入特製的清湯後,還要隨同配備姜汁味碟入席,味碟既可彌補在烹調過程中調味不足,亦可通過姜、蔥等佐料佐食,起到助香、去腥、解膩、提鮮等功效。對制毛姜醋的味碟應突出姜味醇厚、咸鮮微辣、醋味爽口悠長的特點。將各種調料攪勻,使其相互滲透,便能突出味碟辛香微辣、咸鮮帶酸、爽口解膩的獨特風味。

[!--empirenews.page--]

石橋掛面

簡介

石橋掛面,是四川省資陽簡陽市石橋鎮的著名特產,該品用料精良考究,所以條細如絲,中間空心,煮不渾湯,不泥不斷,口感柔滑;煮好的麵條隔夜回鍋,仍如鮮面。

簡陽市石橋古鎮,從前四川主要幹道“東大路”上的一大站口,兼有沱江水運的水旱碼頭,交通便利,很早就是繁榮商埠,素有“四川四大鎮”之譽,自然也不乏名食特產,但鎮民尤對“面”情有獨鍾,民謠有雲“簡州包子石橋面”。

“石橋面”專指“石橋掛面”,又稱“高架掛面”有“順口溜”如是說——自從“離夫”以後,朝日“打扮搽油”;結交兩根“光棍”,周身“擺弄風流”;只說“天長地久”,誰知“刀切兩頭”。

民間的“順口溜”,極盡幽默誇張之能事,以辛苦的勞動類比寡婦風流韻事,短短幾句,惟妙惟肖地道出了“石橋掛面”從原料小麥加工,到成品製作的全過程:

“離夫”——小麥磨成粉離開了麥麩;“打扮搽油”——合面時在案板上打扮(拌)搓揉,合揉面團需不時抹清油;“光棍”——麵條成型後,兩端各用一根小棍挑著,上高架涼曬脫水、繼續抻長;“擺動風流”——一根小棍插在高架上,另一根垂於下面,麵條隨風搖擺,婀娜多姿;“天長地久”——高架上的麵條一端高聳雲天,另一端下垂地面;“刀切兩頭”——麵條不需幾日涼乾後,切掉兩頭靠小棍處的“面頭子”,包裝為一把把的成品。這些“下里巴人”們,倒也不乏羅曼蒂克,把枯燥的勞作,演繹成了“做面詠嘆調”。真個是“文藝作品源於生活”啊!

“石橋掛面”用料精良考究,所以條細如絲,中間空心,煮不渾湯,不泥不斷,口感柔滑;煮好的麵條隔夜回鍋,仍如鮮面。椐說1959年陳毅元帥途經簡陽,品嘗石橋掛面後,評價頗佳。

史載“石橋掛面”創於宋代,盛於元代,系手工製作,配料、製作、用水,屬傳內不傳外的“祖傳秘方”,因此產量甚小。物以稀為貴,於是從前作為朝廷貢品,現代則曾是首都“人民大會堂”的饋贈禮品;上世紀60年代,僅供北京的“四川飯店”每季即達200公斤。如今“石橋掛面”的工藝已公開,製作、包裝更有諸多改進,加之精細的麵粉原料,“石橋掛面”無論質量、數量,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empirenews.page--]

安岳米卷

簡介

安岳米卷,米食,特點:色白細嫩,酸辣味鮮,清爽適口。烹制法:蒸、煮。安岳米卷歷史悠久,做工精細,是四川名小吃之一,是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的特色小吃之一。

安岳米卷是安岳獨有的風味小吃,味道鮮美嫩滑,色澤光亮,口感鮮美,老少皆宜。由大米加工而成,典型的有白米卷、黃米卷、黑米卷等多種品種,做法上有涼拌、炒、燒、炸、烤、火鍋、燙等多種吃法,具備特有川味小吃風味。

安岳米卷通常吃法是將米卷切成寸許小段,散開後加入蔥、姜、蒜、豆油、醋、紅油辣椒、味精、雞精、芝麻、白糖、花椒面、香料拌勻即可食用。據行家說,這種小吃只能在安岳本土本米本水的條件才能加工而成,也有師傅將這一技術帶出安岳本土,在外地加工,不是無法成卷就是失去了米卷獨有的風味。

做法

安岳米卷的做法:

選上熟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加水調勻。蒸籠內墊上蒸帕,將米漿舀在籠內,攤0.5釐米厚的皮,蒸熟取出晾冷,捲成筒。

吃時切韭菜葉,開水煮熟,配紅油、白醬油、醋、味精、香油、花椒面、白糖等調料即成。

操作要領:大米浸泡時間,夏天為1小時,冬季為2—3小時;米漿磨得越細越好;加水要適量,以米漿粘瓢為度;舀入籠的米漿要攤平,使皮厚薄一致,用猛火急蒸至熟;出籠後必須等米皮晾冷收汗後才卷,以免粘連。

此品還可冷吃,或同回鍋肉一起炒吃。

[!--empirenews.page--]

簡陽羊肉湯

簡介

簡陽羊肉湯擁有1000多年的歷史。其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其湯呈奶白色,鮮香濃烈,深受食客喜愛。在寒天,一盆熱氣騰騰的羊肉湯就是簡陽人待客的極品。

簡陽羊肉湯散布在全市各鄉鎮的600余家餐館,大都自稱有祖傳秘方。其實,簡陽羊肉湯的真正秘密,其一是水質,即龍泉、三岔兩湖之水。其二是獨特的工藝:熬湯前,先將肉煮熟切片,再下鍋爆炒,最後加入長時間熬制的羊骨湯而成。其三就是肉質:簡陽大耳羊。相傳,簡陽大耳羊是美國努比羊和本地羊的雜交品種,努比羊於抗戰時期由-引入重慶,後落戶簡陽。近年,簡陽羊業迅速發展壯大,養羊戶不斷增多,羊產業蓬勃發展,簡陽羊肉湯也因優質羊源的擴大而名聲大噪。

羊肉湯的做法很簡單,主要原料是簡陽自產的大耳山羊。宰殺山羊,然後剝皮,開膛剖肚,將剔下來的羊骨頭與豬骨頭(筒子骨)一起投入大鍋里熬湯,再將切成砣的新鮮羊肉與清洗乾淨的羊雜一起投入湯鍋中煮。

煮熟後撈起來瀝乾,然後切成薄片放入滾開水里一汆,再倒入湯碗中,衝入滾燙雪白的羊湯水,撒上碧綠的蔥花,一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羊肉湯就做成了。配上一個由海椒面、花椒面、鹽巴、味精等調和成的乾碟子,可以大快朵頤了,吃得滿頭大汗,渾身上下熱乎乎的。

簡陽羊肉湯的獨特得益於簡陽的山羊。簡陽的土山羊,俗稱“火疙瘩羊”,個頭矮小,但生命力極其旺盛。上世紀初,-女士從美國引進努比羊,後棄而放逐龍泉山脈,與簡陽的土羊雜交,形成了匯聚中外品種優勢的“簡陽大耳朵羊”。簡陽的山羊除了種源優勢外,它的生存環境也是簡陽所獨有的。有專家趣言:簡陽的山羊“吃的是中草藥(綠色山草),喝的是礦泉水(龍泉湖、三岔湖的水)”。用在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下生存的山羊作為主要原料的簡陽羊肉湯,自然湯鮮味美。到現在,雖然川內各地都能品嘗到“簡陽羊肉湯”,但成都等地專門驅車前往簡陽品嘗正宗“簡陽羊肉湯”的仍然不計其數,冬天更是絡繹不絕。

營養價值

簡陽羊肉湯,肉質細嫩、肥而不膩、溫而不火,尤其是那奶一般白的湯,其味鮮香濃烈、余味悠長,是任何一道菜一種湯都難以匹敵的。特別是冬天的早晨,一家人就著一盆羊肉湯,營養有了,熱能有了,連呼氣也久久地有了羊肉味兒。若是懶得下廚,或者中途來了客人,或是拿不准吃什麼的時候,來一盆羊肉湯,菜有了,湯也有了,十分經濟便當,也不掉面子。對簡陽人來說,羊肉湯是一種極好的便餐,也是一種文化。羊肉入鍋爆炒前先放入兩條鯽魚油炸,那魚羊一鍋,活脫脫是鍋里煮著一個“鮮”字了。不少人說,簡陽首推玉成橋羊肉湯為上品。其實在簡陽所有場鎮上,都有自己的羊肉湯名家,做得好的羊肉湯,大家彼此彼此,難分高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簡陽的“羊肉湯名家”遍及各個角落。

歷史文化

簡陽羊肉湯歷史

簡陽羊家裡手,只知道那鼎鍋里的湯一年四季不斷火,裡面的羊骨和湯似乎永遠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它就不得而知了。幾乎所有的羊肉湯高廚,都稱自己的羊肉湯有秘方,決不輕易洩密。真正的羊肉湯高廚,無須遠走他鄉,在簡陽就不愁沒有生意,因此,惟簡陽的“簡陽羊肉湯”才地道。要吃原汁原味的簡陽羊肉湯,還得到簡陽,加上原味簡陽的辣椒面,才能體會簡陽羊肉湯的味道,即使你在成都,即使簡陽的廚子,用簡陽的羊做的羊肉湯,那味都差得很遠;只有你真正到簡陽城裡,吃了那香醇的羊肉湯,你才會體會到,視羊肉湯為簡陽一絕,並不為過。

[!--empirenews.page--]

雞豆花

簡介

雞豆花是四川地區漢族傳統名菜,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此菜為四川廚菜的看家菜,成菜頗有特色,為川中清淡醇厚的代表菜之一。

一道製作極為精細的工藝菜餚,在四川道佛宮觀,香積廚有“吃雞就似雞”、“吃肉就似肉”的烹飪技藝,即將素料製成有葷味的菜餚,即所謂“以素托葷”。

[風味特點]

1.“雞豆花”是四川的傳統名菜,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此菜為四川廚菜的看家菜,成菜頗有特色,為川中清淡醇厚的代表菜之一。

2.“雞豆花”色澤雪白,形似豆花,以雞為料,故名。它一入口,你會感到它嫩如豆花之質,細細品嘗,才又感到它的味比豆花更高一籌,而用以衝制“豆花”的湯是一種特製清湯,它也是以雞為主要原料製成的,這種湯味極鮮美,清澈見底,湯中無一物。正所謂“吃雞不見雞,不似雞肉,恰似雞肉,勝似雞肉。”

3.“雞豆花”為咸鮮味型。色澤潔白,成團不散,質地細嫩,咸味鮮美,營養豐富,老少咸宜。

做法

[原料]

雞脯肉...125克 濕澱粉....40克 熟火腿末...5克 川鹽.....3克

菜心....5根 味精....1.5克 清湯....1500克 胡椒粉...0.5克

雞蛋清....4個

[烹制方法]

1.將雞脯肉去筋,捶成紅茸,盛入碗內,用清水 50克解散,再加入雞蛋清、濕澱粉、胡椒粉、川鹽 2克,攪成雞漿。鮮菜心放入沸水內焯一下,用清水漂涼,修整齊。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清湯 1300克加川鹽燒沸,再將雞漿加冷清湯調稀攪勻倒入鍋內,輕輕地推動幾下,燒至微沸,將鍋移至小火上衝 10分鐘,待雞漿凝成雪花狀時,先在大湯碗內放入菜心,再將雞豆花舀在其上。鍋內清湯加味精注入碗內,最後在豆花面上撒火腿末即成。

[工藝關鍵]

1.“制茸”是一道關鍵。肉末捶茸,如筋未去盡,就不可能有豆花式的細嫩之質。

2.雞茸、蛋清、豆粉的滲兌比例是第二道關鍵。這裡因原料含水,氣溫、濕度的千差萬別,有不可衡量的問題,有難以言傳的妙處,稍一失調,不是下鍋成坨,就是不能成花;“豆花”時間以湯清、雞茸漿凝聚成團為度。

3.用火是第三道關鍵。火小衝制不熟,火大會衝散花。

返回愛料理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