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嘉興小吃大全_嘉興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7-11 18:24:09

嘉興自古為富庶繁華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文明城市、全中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主要特色小吃有:文虎醬鴨、三珍齋八寶飯、烏鎮姑嫂荷葉肉、楊廟雪菜、王店三元雞、西塘八珍、嘉興粽子、宏達燒雞、姑嫂餅、平湖糟蛋、嘉善黃酒、槜李等。

嘉興粽子

簡介

嘉興粽子是浙江嘉興漢族傳統名點,具有悠久歷史。嘉興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咸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嘉興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

歷史文化

嘉興粽子的歷史源遠流長。六、七千年前,先民們孕育了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源頭之一,也是我國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漢唐以來,嘉興發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主要的稻作區,被譽為“天下糧倉”。唐·李翰在《嘉興屯田政紀績》中雲:“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清·嘉興府知府許瑤光重輯《嘉興府志》卷三十三《物產》中提到:19世紀中葉時,嘉興府地區所產的糯米品種就有諸如:白殼、烏簔、雞腳、蝦須、蟹爪、香糯、陳糯、蘆花糯、羊脂糯等三十幾個品種。同時,嘉興歷史上還是我國重要的商品豬生產基地,肉雞和鮮蛋產量和質量也很高。這些豐富優質的農副產品原料,為發展各類花色粽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這也是後來形成五芳齋粽子獨特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

做法

主料:江米(糯米)、豬後腿肉 佐料:糖、鹽、紅醬油、白酒 其他:粽葉、草繩

製作精良

1.制餡:包制鮮肉粽的餡,用的是肥瘦適中去皮的腿肉,按橫絲紋切成長方形的小塊,然後放入盆內,不用醬油浸拌,而是加入少量的食鹽、白糖味精、白酒等,用手反復拌搓,直到肉塊出現“小白泡”為止。這樣的肉餡煮熟後特別香嫩,有火腿風味。如果按直絲紋切割,再用醬油一浸,肉不易煮酥,吃起來還有點醬油味。

2.淘米:糯米是包軋粽子的主料,不僅講究米質好,而且淘米時有訣竅。就是淘得快,洗得淨,最後用清水一衝,不再用手去攪拌。如此,過15分鐘左右,米中積水就可以瀝乾了。因為淘過的米吸水量少,用醬油拌米時,咸味就容易吸收進去。

3.燒煮:燒煮時也和一般煮法不同,不是用冷水,而是用開水落鍋,不使粽子里的味道走失。

[!--empirenews.page--]

長安宴球

簡介

長安宴球,是海寧一道美味名菜。宴球可分“落湯宴球”和“刺毛宴球”兩種,主要原料之一是魚,有白鰱、花鰱、草魚三種,以選用3斤以上的白鰱魚最佳,魚肉細嫩活泛。另一主要原料是肉,肉要用肥,選料講究。宴球是圓的,蘊含了“大團圓”的含意。

歷史文化

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視察海塘,乘的是船,走的是大運河,這一路行來,看江南風光誠如白居易所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不覺心花怒放,意猶未盡,船到長安,乾隆爺微服私訪之雅興又上來了,於是便攜帶了幾位親信隨從上了岸,街坊酒肆、煙橋畫柳看了個夠。不知不覺來到了花村外,眼前是阡陌成行、河湖交叉、屋宇茅舍、鸚鳴鵲叫,看得乾隆爺忘了歸途。日近中午,一行人走得已是肚中飢餓,見前面一戶人家炊煙裊裊,聞得一股飯菜香味,乾隆爺便與隨從進去想弄點吃的。卻說這戶農家,夫婦二人男耕女織,生活雖不富裕卻也平安快樂,此時正在家中忙碌中飯,見有幾位陌生人進來,忙招呼讓座。乾隆爺之隨從告訴這家主人,只因肚中飢餓,想弄點新鮮乾淨的東西填肚。戶主非常熱心,趕緊去廚房忙碌,但農家沒有準備哪來新鮮菜餚?猛然想起這缸里還有一條鰱魚,何不做成魚圓送上?主意打定,於是讓妻子將鰱魚去骨剁成魚泥,配上蔥等佐料,攪拌成團,捏成魚圓,但看看這一個個魚圓似乎太小了些,便將發好的肉皮切碎了沾在魚圓上,頓時小球變成大球好看許多,隨後放到鑊子里去蒸,待蒸熟之後端上,讓這幾位陌生人品嘗。這時乾隆爺早已飢腸轆轆,看著這刺毛球似的東西熱氣騰騰透著香味,不知是何菜餚,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夾了個來嘗,竟是外脆里嫩既鮮又香,十分可口,就問主人這是什麼菜?主人說,這是臨時做的,魚圓外面是肉皮,還沒有名字。乾隆爺吃得開心,雅興又上來了,叫隨從取筆墨,隨從馬上取來文房四寶,為乾隆爺鋪好宣紙、磨好墨。只見乾隆爺揮筆題了一聯“杏花村酒醉兩宴,漢魚滿豚迷一球”,還興致勃勃地告訴這家主人,朕今賜名它為宴球,一則寓你家日日平安,二則寓可以進得官家之宴。這家主人始知面前這一位氣宇軒昂的人便是當今皇上,連忙磕頭稱謝,三呼萬歲。從此以後,長安宴球名聲大振。

[!--empirenews.page--]

西塘八珍糕

簡介

西塘八珍糕,是浙江省西塘古鎮傳統特產,是藥物,又是糕點,歷史悠久,有口皆碑。是獨特的糕中佳品。早在1920年有西塘老中醫鐘道生按“外科正宗”古方和自己臨床經驗首創製作。1956年前一直在鐘介福堂中藥店生產、銷售,公私合營後,制糕工人和原配方都轉到西塘食品廠,從此產量大幅度增長。

歷史文化

清代光緒六年九月的一天,西太后慈禧由於嗜食油膩肥甘病倒宮中。她不思飲食、消化不良、脘腹脹滿、惡心嘔吐、大便稀溏、悶悶不樂。太醫們心急如焚。太醫李德生率眾太醫去為“老佛爺”會診。認為其病是脾胃虛弱所致。經過眾醫研討都認為該給“老佛爺”補脾益胃,開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處方:茯苓芡實蓮子、苡仁、山藥扁豆麥芽粉各二兩,共研細粉,加白糖七兩,用水調合後做成糕點,並取名“健脾糕”。吃了此糕幾天後,“老佛爺”的病狀竟完全消失了,食量大增,周身亦有力了。“老佛爺”一高興便將“健脾糕”改稱“八珍糕”。從此,“八珍糕”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不管有病無病,總要讓御膳房為她做“八珍糕”食用。

做法

原料配方:山楂(炒)100克麥芽(炒)20克山扁豆(炒)20克苡薏仁15克芡實(炒)10克山藥10克茯苓(炒)10克蓮子(去芯)10克蔗糖3360克糯粉(炒)2475克粳粉(炒)1650克

製作方法:把八味中藥粉碎成末過篩,把蔗糖加水適量,加熱溶化成糖漿。按配方混勻後蒸熟,製成條狀,然後切成薄片乾燥即得。

[!--empirenews.page--]

烏鎮醬雞

簡介

醬雞是一道烏鎮的漢族特色名菜,外觀醬紅油亮,入口脆嫩鮮美,後味無盡。選用本地農民當年放養的土種雌雞作原料。加工時整體燒制,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燒 ;出鍋後又得塗上一層麻油 ,方告完成。成品醬雞由於是原汁原湯反復燒制,雞體內的水分已基本蒸發,所以特別容易保存,有"六月不餿,臘月不凍"之說。

做法

[!--empirenews.page--]

蝦米套餅

簡介

蝦米套餅,是浙江平湖市漢族傳統小吃精品。做法是將麵粉和好,折成劑子,撳扁成中間厚邊緣薄的皮子,放豬板油丁、蝦米收口,先製成小圓餅,撣上飴糖,撒上芝麻;將發好的面團折成劑子,擀成大圓餅,撣上飴糖,撒上芝麻。再將大小餅分別貼在已經關上爐門的旺火爐壁上,貼完後將爐門打開,烘兩分鐘左右出爐。再用小刀從大圓餅邊緣平剖開,套入小餅即成。具有色澤金黃,香脆酥松,滋味鮮美的特點。

做法

將麵粉和好,折成劑子,撳扁成中間厚邊緣薄的皮子,放豬板油丁、蝦米收口,先製成小圓餅,撣上飴糖,撒上芝麻;將發好的面團折成劑子,擀成大圓餅,撣上飴糖,撒上芝麻。再將大小餅分別貼在已經關上爐門的旺火爐壁上,貼完後將爐門打開,烘兩分鐘左右出爐。再用小刀從大圓餅邊緣平剖開,套入小餅即成。

[!--empirenews.page--]

蒸雙臭

簡介

蒸雙臭,是浙江嘉興的特色小吃。它結合了當地兩種最臭的東西臭豆腐和臭海菜梗,加入少量油、糖、薑片等一些調味品,然後放到旺火隔水蒸,十分鐘後,撒上蔥花,椒絲點綴一下即可。

這道菜在口感上是臭中含香,美味至極。好與壞、香與臭是相較而言的,就像這臭豆腐乾,經過腐化,不但失去了冰清玉潔的外形,而且其味道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但是偏偏這東西在臭與香之間的角色卻極其不確定。臭中有香,香中含臭,越臭越香,而西塘人更是把這種臭中含香的菜給做絕了。

[!--empirenews.page--]

二錦餡

簡介

民國時期為嘉興吳震懋傳統特色菜餚之一。用肉嵌麵筋一隻,豆腐皮包肉五隻,香菇一朵,置於陶罐,加雞湯、火腿片、冬筍、糖、酒等佐料,用棉紙封罐,上蒸籠蒸煮而成。其菜可下酒,湯可下飯。據傳此菜曾流行於清末北京嘉興籍京官中。80年代曾試圖恢復,似風味尚未達到歷史水平。

做法

用肉嵌油麵筋一隻,豆腐皮包肉五隻,香菇一朵,置於陶罐,加雞湯、火腿片、冬筍、糖、酒等佐料,用棉紙封罐,上蒸籠蒸煮而成。其菜可下酒,湯可下飯。據傳此菜曾流行於清末北京嘉興籍京官中。80年代曾試圖恢復,似風味尚未達到歷史水平。

[!--empirenews.page--]

文虎醬鴨

簡介

文虎醬鴨,是浙江嘉興的一道地方特產,運用獨特的烹煮手藝,工藝先進、用料考穵、口味獨特、以其“色澤褐紅、味道鮮美、油而不膩、酥而不爛”的特色暢銷全國各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居家、旅遊、宴請之佳品。

歷史文化

記得曾經在其廣告牌上看到過閻明復先生的題詞——浙江第一鴨。至於為何是浙江第一,有熱心人給過一個不錯的解釋:全球第一鴨是唐老鴨,中國第一鴨是北京烤鴨,所以這文虎醬鴨只好屈居省內第一。如此說來,文虎醬鴨倒有可能是——一般一般,全球第三。

[!--empirenews.page--]

乳腐肉

簡介

乳腐肉是浙江嘉興的漢族傳統名菜,乳腐肉取夾心豬肉為主料,配以冰糖、乳腐鹵、紅曲粉、黃酒等輔料。先以大鍋燒煮,再盛碗放入蒸籠,用文火續蒸。肉質酥糯,香味濃郁。但南北做法稍有差異。成品色澤紅亮,肥而不膩,是春夏的時令菜餚。

做法

配料:豬肋條酒750克、紅乳腐75克、薑片5克、嫩綠葉菜250克、碎水糖75克、濃紅米曲米水50克、精鹽7.5克、紹酒25克、桑皮紙1張、桂皮1克、植物油25克、濕澱粉5克、蔥結5克。

製作方法:1. 烤:將豬肋條肉切成2釐米長、1.3釐米寬的長方塊,平叉在鐵叉上,皮朝下放在爐火上,烤至皮呈深黃焦色時為止,放入清水中浸一會兒,用刀刮去毛根、污穢,再用溫水洗淨,放入湯鍋,用小火燒至六成熟時,撈起冷卻,在皮面上剞上花紋,刀深為肉的一半,接著在肉面上剞兩個斜十字刀,刀深為肉的1/4。將綠葉菜洗淨,瀝乾水分待用。2. 蒸:半紅乳腐捏碎,用紗布過濾,去渣留鹵,與紅米曲米汁、紹酒調和後抹在豬肉上,放入扣碗,上籠蒸酥,約需兩小時左右,撕去封口紙,取去蔥、姜、桂皮、大茴香,潷出鹵汁。3. 燒:將鍋放火上,下花生油燒熱,投入綠葉菜,加鹽、糖、味精,煸熟後,起鍋盛入菜盤打底,同時將肉皮朝上扣在綠葉菜上,跟著將潷出的鹵汁倒回原鍋收濃,可加適量濕澱粉勾芡,澆在豬肉上即成。

[!--empirenews.page--]

毛狗線粉

簡介

毛狗線粉,是平湖非常有名的小吃,歷史悠久

“毛狗線粉”由指定廠家用優質番薯粉生產,下鍋前在大缸內洗淨,浸泡數天。線粉製作過程中,主料、佐料都十分講究,還要熬一種湯。湯是決定線粉風味的關鍵,熬湯最為講究,所用基本料是生雞以及拆下來的雞、豬骨頭,用火時先武後文,再文武火交替,湯里不加味精。線粉主料中雞丁、肚丁、肺丁,也都是由孫毛狗多年探索燒制而成的。

歷史文化

線粉店創辦人孫毛狗(1921年-1991年),祖籍無錫,幼年得父親孫錫麟家傳美食製作熏陶,14歲開始學生意,試做點心小吃,學成後,因無本錢,只得置一副小吃擔,沿街叫賣,當時住的地方是輪船碼頭旁的白地上,後來發現用線粉燒煮的小吃頗受歡迎,就潛心開發這一品種。線粉用特殊選料,特殊浸泡,能經受數天煎煮不膩不爛,因為店主名叫毛狗,叫賣的線粉也以“毛狗”出名。“八·一三”抗戰後,日本人炸了平湖城不少民房,毛狗在當湖小街廢墟上搭了間小棚屋,暫時把生意安頓下來,期間“毛狗線粉”拓展了系列當家品種,形成線粉美食獨特的經營品嘗格局,街頭巷尾各色人等都樂意光顧。抗戰勝利後,由於經營尚可,在原十字路口沿小街向東一百多米,買下一個門面,毛狗線粉店正式開張。1958年公私合營後搬到當湖解放西路大街上,不准用“毛狗”作店名,但平湖城鄉顧客懷念線粉美味,批准改為老牌線粉店,孫毛狗主持店務。一直到改革開放才恢復“毛狗線粉”牌子,他本人一直做到九十年代初。

當年毛狗線粉小吃擔,沿街叫賣,物美價廉,一傳十十傳百,平湖大街小巷都知道。門面開張後,老店接待的多是回頭客,特別一到農閒時,四鄉人們勞作之余湧上街頭放鬆,毛狗線粉便是一飽口福好去處。可說一提起毛狗線粉,在平湖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以至於不少海外華僑,回鄉總惦記著一碗地道的家鄉毛狗線粉。現在平湖眾多飯店直到尋常人家,都樂意仿制毛狗線粉作為酒席上桌佳餚。也有人說:沒有吃過毛狗線粉,就不算到過平湖當湖街上

做法

毛狗線粉在長期製作過程中,總結出獨特的選料,製作配方以及一整套相關的技術。毛狗線粉由指定廠家用優質番薯粉生產,下鍋前在大缸內洗淨浸泡數天。毛狗線粉製作過程中熬湯,主料、佐料,都十分講究,有獨特工藝傳承。湯是決定線粉風味的關鍵.熬湯特別講究,大有門道,所用基本料是生雞以及拆下來的雞、豬骨,看似平淡,卻最見功力,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後用小火(文火)之,而後又間有文武火交替,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孫毛狗深得其中三昧。精心熬制的湯稱膏湯,味鮮、醇厚,不加味精,勝過味精。線粉主料中雞丁,肚肺丁,都由採用毛狗多年探索方法燒制,與線粉搭配特別美味,配料進料由毛狗親自把關,在上面下了不少功夫,選用上好的豬肚、肺,去除雜質,精心加工,當年都選用農家散養雞,經燒煮、去骨、鹵制、剁碎等工藝,在品嘗時還要佐以蒜葉,平湖特產玫瑰米,或選辣醬,彰顯獨特風味。    

線粉燒煮也頗具特色,一進店堂,幾口熱氣騰騰的大鍋一字排開,錯落有致,緊挨著分布兩邊的,一排大小罐存放佐料、調料。筷子般粗細的線粉一直煲於恆溫之中,兩端微微裂開,極耐煮,形色兼備,晶瑩剔透,信手舀上一碗,撒上各自調料,香氣四溢。店堂置方桌長凳,每個方桌上放兩盞瓷質茶壺,一盞盛平湖特產“老鼎豐”醬油、另一盞盛“老鼎豐”玫瑰米醋,還伴有一碗切碎的蒜葉,一碗配上調的“群歡”辣醬。當年只售人民幣六分一碗的清線粉,澆上膏湯拌和以上調料,直到今天依然是平湖老農津津樂道的美食。

返回愛料理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