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魯菜
川菜
粵菜
閩菜
蘇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視頻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風味小吃
養生菜譜
特色美食
國外美食
飲品甜點
烘焙食譜
湯粥做法
記錄片
家常菜譜
小吃
熱菜
小炒
涼菜
早餐
湯羹
煲粥
飲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鍋
葷菜
滷菜
素菜
奶昔
果醬
醬菜
蓋澆飯
炒飯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飲食
食材百科
食療菜譜
美容瘦身
母嬰飲食
疾病調理
飲食常識
烹飪技巧
廚房常識
四季食譜
春季食譜
夏季食譜
秋季食譜
冬季食譜
特色面食
麵條
饅頭
包子
麵食
烘焙
餅乾
麵包
蛋糕
餛飩
餃子
花卷
意面
春捲
披薩
糕點
蛋撻
餅類
月餅
食材大全
肉禽類
水產品類
蔬菜類
果品類
米面豆乳
藥食及其他
調味品類
美食問答
專題頻道

呂梁小吃大全_呂梁特色小吃美食介紹

來源:愛料理 分類:食材百科 時間:2024-05-05 00:45:04

呂梁市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

特色小吃有:孝義火燒、柏子山羊肉豆角燜面、興縣冒湯、水晶豆腐、驢打滾兒、蔥油花卷、山西肘子、流尖和子飯、拌涼粉、柳林碗脫

小米錢錢飯

簡介

小米錢錢飯,在呂梁很流行、很普及,這是家家戶戶幾乎每天必吃的家常飯。但這種食品在全國來說很少見,只有山西的呂梁地區西部和陝北地區才有,所以人們對此知之甚少。將白豆煮半熟後置平滑青石或鋼鐵塊上,用小鐵錘搗成小圓片,狀似銅錢,故名豆錢錢。做小米飯時與米同時放入鍋內,或做湯麵時加入食用,別有風味。

小米錢錢飯的原料是小米和黃豆。先把黃豆放在大鍋里煮六成熟,黃豆即膨脹變軟。撈出後涼去浮水,往黃豆上滴一點植物油攪拌均勻(這樣黃豆就不會往石頭上粘了),然後放在這樣一塊表面光滑的石頭上,用特製的“搗錢錢錘”砸。一般一次放五顆左右,連搗幾下,把黃豆搗成象銅錢薄厚為宜。因為這樣砸出來的黃豆成了和銅錢一樣大小薄厚的形狀,所以就叫“錢錢”。在農村,經常能看見家庭婦女們“搗錢錢”。

剛搗成的錢錢是濕的,不能存放,所以必須涼乾(不能放在太陽地裡曬,一曬就變味了)。一般在農村都是放在這樣的柳條編織的“簸籮”里攤成很薄的一層涼乾後再收藏在布袋里存放待用。

歷史文化

相傳在合乎十六國時期,石勒與牧馬元帥汲桑起兵反晉,汲桑兵敗被晉軍殺死,石勒因為兵敗後,軍士傷亡嚴重,無奈引兵投降了漢王劉元海。漢王平時得知石勒善用兵,且英勇善戰,遂親自召見,盛情款待,封石勒為安東大將。石勒受封後,統領大軍,轉戰於山西、河北一帶,與王彌、王波形成割據勢力,光初二年(公元319年)稱王建立後趙。光初十年(公元327年)石勒大敗劉耀,劉耀帶領殘兵敗將逃跑,石勒率領三軍奮勇直追,追到離石(即現在的呂梁市)西北(今臨縣境內),在紫金山間安營扎寨。是時,臨縣久旱,加之兵禍連年,百姓飢寒交迫,到公元328年,遠近亢旱,赤地千里,石勒軍士飢腸轆轤,無以為食。有的士兵偷竊、搶掠百姓財物。石勒整動軍紀,命士兵採集“榆錢”(即榆樹在春天結的未成熟的子實,人能吃)飽腹。把榆錢用水清洗乾淨,摻進小米熬成“錢錢飯”充飢。石勒還命士兵帶上“錢錢飯”賑救災民,使當地人度過了災荒。後來百姓為紀念石勒,在紫山修建應候廟,亦名石勒寺,俗稱大王廟。每逢忌祀,總要供奉“錢錢飯”。而榆樹錢只在春季才有啊,到無榆錢季節,老百姓就以黃豆煮熟搗扁而代之。後來人們覺得黃豆錢錢小米飯非常香美可口,就逐漸流傳開來,延續至今,就形成了今天的“錢錢飯”。

做法

小米錢錢飯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在做飯時待水開後,將小米和錢錢一起下鍋熬煮,一般一鍋小米稀飯里抓一大把錢錢就行了。先用大火,沸騰後改用文火熬至飯成糊狀即可。熬這樣的小米稀飯時,也可以根據自家的愛好、習慣,加進去南瓜和豆角,再放少許鹽,這樣熬出來的稀飯甜中帶咸,味道特殊,很可口。冬天時,人們在小米錢錢飯里煮點老南瓜,煮出來的“南瓜米飯”金黃透剔,味道香甜,非常誘人。當然,錢錢飯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和紅薯一起熬,可以和小米、土豆麵條做成“和子飯”等第,難以一一列舉。

[!--empirenews.page--]

合楞子

簡介

流行於呂梁山區用土豆做的傳統食品,尤其在山西省臨縣比較知名。

山西位於黃土高原,尤其是呂梁地區,這裡是中國革命的老區,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東與太原市和晉中市相鄰,南與臨汾市接壤,北與忻州市為鄰,西隔黃河。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這裡盛產的土豆皮薄個大,口感沙沙的,味道鮮香。而勤勞質樸的老區人民利用土豆這一最簡單最平凡的食材,卻可以打造出一桌花色各樣、種類不同的土豆宴。

做法

合楞子原料簡單便宜,做法卻十分複雜,所以這道菜的好吃,都看做菜人的功夫。選上好的土豆,洗淨削皮,拿擦子擦成小片狀,再用擀麵杖搗成泥狀,然後放進鍋內略。切記,放在鍋里蒸的時候一定要在土豆下面鋪一層籠布,以免蒸熟後拎不起來,而且只能蒸兩分熟,蒸過了便失去了彈性。蒸好後從鍋里取出,拿一籠布在手上,用勺子挑一塊土豆泥,大約雞蛋大小,放在籠布中間,然後把籠布合起,從上到下擠籠布,致使籠布內土豆泥中的水分都被擠出,土豆泥也變得緊實細密,且成球狀。擠籠布一定要用力,擠出的水越多,做成的“合楞子”越好吃。把土豆泥都做成球狀後,就上鍋蒸。只見箅子上放滿了白白圓圓的“合楞子”,猛火快蒸20分鐘,“合楞子”就熟透了。

[!--empirenews.page--]

臨縣大燴菜

簡介

臨縣大燴菜,簡稱燴菜或大燴菜,是山西臨縣乃至呂梁地區的一道著名的漢族小吃,由於臨縣靠近陝北,跟榆林大燴菜有相似之處,但是由於地域跟風俗不同,臨縣大燴菜的味道跟做法有所區別。雖然此菜源與內蒙,但是隨著在臨縣的落地生根加進去了許多臨縣獨特的風味,分葷、素兩種,其主要有粉條瘦肉、土豆、蔬菜等組成,味道鮮美,回味無窮 。大雜燴是當地老百姓最為普遍的一種吃法,味道非常可口,當地人用這樣的話形容其好吃:香塌腦瓜蓋哩!

歷史文化

燴菜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是腳人、攬工漢、小商小販們最喜歡的飯菜。所謂大燴菜,其實就是土豆塊、豆腐塊、燒肉疙瘩、圓粉條子,外加青菜少許,連湯帶汁,滿滿一大盤,即充飢又解饞,耐飽耐渴,稀里呼嚕,一頓狼吞虎嚥,最適合呂梁當地的粗喉嚨大肚皮,人人覺的值得、划算。

而今燴菜經過烹飪大師的多年發展,已成為呂梁的一道名菜。它選本地的土豬肉、土雞肉、山羊肉配以有名的麻裕豆腐、臨縣粉條、土豆和十多種配料、輔以新鮮蔬菜,做成不同口味、各有特色的大燴菜。他們顏色紅褐誘人,配菜協和,豬肉噴香,洋芋穌綿,粉條滑爽,是佐飯的上佳美味。名聞山西。該菜現在也發展到了離石、太原等地,深受歡迎。

做法

大燴菜:分葷、素兩種,素燴菜以白菜、南瓜、西葫蘆、豆角、土豆、胡蘿蔔、豆腐、粉條等為原料,肉燴菜加羊肉或豬肉。做法是先將鍋加熱,倒入少許油,放入鹽、大蔥、大蒜、香菜、大料(豬肉燴菜)、花椒(羊肉燴菜)等佐料,再將上述原料翻炒後加水燉熟為止。

[!--empirenews.page--]

孝義火燒

簡介

火燒是山西省孝義縣具有特殊風味的一種類小吃、孝義火燒有咸火燒、糖火燒、菜火燒、之分。

火燒的做法不一樣,口味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的特點是它綿軟不粘,香鮮可口,層次均勻,質地酥脆,宜於熱吃。

歷史文化

孝義火燒據說與“火燒中陽樓”有關。孝義舊城中央,有一永安市場,市中心有一座宏偉高大、壯觀絢麗的古樓——中陽樓。此樓相傳建自漢魏,自漢唐設郡以後,孝義為一方重鎮,車騎繽紛,商賈彌至,往來郡城者,多道出其間。凡事至邑者,必身臨其境,瞻仰其樓,而後贊之:真乃高矣!如此數代相傳,頗有名聲。而孝義人也常以其傲之。逢人便說:“俺孝義的中陽樓,半個還在天上頭!”此話確有欺天之意,久之惹惱上帝,遂派火神下界燼之。

清朝順治辛卯年四月十五日,永安市場大會,中陽樓下的四條大街,商鋪錯落,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熱鬧異常。小吃攤上人們品嘗著各種風味小吃

中午時辰,街市正紅火。中陽樓下又增添了一位頭髮斑白、衣衫襤樓的賣火燒老翁。老翁眉頭緊鎖,似有憂悶之情。他一面製作火燒,一面高聲反復叫賣;“世人快來買火燒,吞掉火燒,火就不燒”老翁奇特的叫賣聲,引來眾人圍觀。一個年青的後生問老翁:“多少錢一個?”翁答:“百兩黃金,千兩白銀”。“小小火燒,這般昂貴,怪事!”圍觀的人們議論紛紛,深感怪異,百思不解。老翁憤激地說:“嫌我的火燒小,那你們等大火燒吧!”說罷,老翁收攤而去。中午剛過,中陽樓突然起火,不到一刻,便成瓦礫一堆。

事後,人們把中陽樓火災與賣火燒老翁的出現聯在一起,以為是神的點化。於是,城裡人普吃火燒,認為不吃火燒,火即燒房燃屋,隨著鄉里人也照做。此後,火燒便成了邑人的食俗。至今,汾孝一帶過年都吃火燒,多在大年除夕夜食,謂之“翻身火燒”。

做法

咸火燒是內包咸鹽和茴香,上鏊烙烤。食時,若佐以蔥花、大蒜、醬油、鹽、味精,更是美味可口。

糖火燒的製作將老酵、鹼麵和涼水一起放入盆內攪成稀糊,再倒入麵粉和成團、面和好後,以手蘸涼水反復搓揉,直到面團光潤時,蓋上濕布餳三十分鐘。同時把紅糖、芝麻醬、桂花攪拌調成糖醬。然後把面團放在抹了油的案板上,搓成長條、切塊、摁扁,再橫著擀成五寸長、三寸寬的厚片,然後,左手(拇指在上,其它四指在下)拿著厚片的左端將面提起,再反腕向案板右方一甩(甩時勁頭要勻,動作要利落),“啪”地一聲橫落案板上成為尺把長的面片。上面抹勻糖醬,用左手托起面片左端輕輕向外伸長,同時右手把面片由右向左捲成卷,搓勻後揪成面劑,捏成形,收口朝上摁成圓餅。按此法將其餘面塊全部做完。鐵鏊在微火上燒熱,徐抹麻油,火燒餅坯放鏊上烙烤,烤約五分鐘,再翻過來烙正面(兩面約烤十分鐘左右)。隨後放在烤爐中,用微火烤成醬黃色即可。

菜火燒有葷素之分。葷火燒豬肉或羊肉剁成肉沫,配以蘿蔔白菜,再加花椒、鹽、沫、味精、蔥,攪拌成餡。素火燒純蔬菜綃拌調料。面用溫水和起,放入蘇打,揉均勻,蓋上濕布餳30分鐘。在案板上鋪撒麵粉,將餳好的面團放在上面,搓成圓條,揪成面劑,並摁成圓皮,包餡,揪去收口處的面頭,再摁成圓餅,上鏊烙烤。

[!--empirenews.page--]

石頭乾餅

簡介

石頭乾餅是呂梁的一種特色小吃,別具風味。製作石頭乾餅是世代家傳,是城鄉婦女的拿手絕活。逢時過節,大部分的戶家都要做些石頭乾餅。如今城裡有制售石頭乾餅的攤點。當地人把石頭乾餅當作禮品饋贈親友,也是老人做壽、小孩做滿月的禮品之一。原料是白麵、麻油、鹽鹼、酵母等,工具是石子。石子要選用大小均勻的,不要大過拇指頭。石頭乾餅是營養保健食品,一嚼就酥,易消化,人人愛吃,男女老少皆宜食。

做法

主要原料為白麵、麻油、面肥、鹼麵,一般石頭乾餅裡面放花椒水、食鹽。

這種方法是將石塊燒熱,面餅直接放在石上而制熟。利用石子傳熱慢,散熱也慢,導熱比較均勻的特點,以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咸石頭乾餅:1.在製作的前一天就先調好面肥;2.潑油鹼:將麻油倒入瓷盆內,按比例(2兩麻油、加兩酒盅鹼汁)將鹼汁加入其中,攪拌勻,隨即倒入開水,再攪拌。3.將油鹼水晾冷後才可倒入麵粉(倘若油鹼水不夠使用,可用涼開水加之)。用手攪勻,呈棉絮狀時把面和好,軟硬程度類似於乾餅面。面和好後,放十分鐘醒好,待製作。

製作前,先將石子淘洗乾淨,倒入砂鏊或者鐵鏊,擦點油在石頭上面,以防石子粘在面餅上,然後反復攪拌,使石子升溫均勻。製作時,先揪一塊面團,反復揉之,柔至光滑即可。然後,把揉好的面團檊成圓狀薄餅。將烘熱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攤開,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層,將圓狀餅胚置於其上,再將四周的石子覆蓋於面餅上。一般每公斤面可製作15個左右。

這種烙制食品的方法雖然古老,然而由於焙烙傳熱均勻,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來咸酥成香,非常可口。

[!--empirenews.page--]

孝義油炸

簡介

油糕也是孝義的一種風味小吃。尤其是孝義的油炸豆餡糕、油吱糕,色、香、味俱佳,吃起來軟而有筋道,甜而不膩,非常可口。蒸糕面是做好油糕的關鍵。要一氣蒸熟,不能有夾生面;要掌握好面的軟硬,軟了不能捏,硬了失風味。孝義油糕有餡糕、片糕兩種。把案子糕切片油炸,謂之棗片糕。餡糕又有糖餡、棗豆餡之分。婚壽喜宴,在上大菜之前先上一盤油炸糕,謂之喜糕、壽糕。

[!--empirenews.page--]

抿尖

簡介

抿尖是晉語區常見的家庭麵食,是山西省中部家庭日常的一種麵食,晉語稱為抿圪抖兒。抿尖的抿字表示此種麵食的制法,尖則是指此種麵食出鍋後的形狀。

用豆面(或玉米高粱面)與白麵按照一定比例摻雜(用純白麵也可製作),加水和面至較稀的程度。將沸水鍋上放上抿尖床,將和好的面置於平面上面有多個筷子頭粗細的孔眼的抿尖床上,然後用抿尖挫或手掌用力推壓面,做出抿的動作,使面從抿尖床的孔眼中穿過,成型,落入下面的鍋中煮熟。煮熟後將抿尖用笊籬撈起,一般澆各種鹵(用山藥蛋、西紅柿等製成,方法隨意)或燴菜食用。

作為山西傳統麵食的一種,抿尖的口感獨特,易於入口且容易消化,是山西傳統麵食的代表之一。興縣民間謎語雲:“疤女子朝天起,小後生輓佔起,不地不喳鬧打起”,惟妙惟肖地描述了抿尖製作的過程。抿尖湯加黃米撈飯混合食用別用風味。

做法

抿尖製作須用抿尖床。抿尖床架木制呈井字形,中間開長形口,口上放置抿尖拍了。抿尖拍子為鐵置或銅制,呈凹形,岫面上開密密麻麻排序整齊的小孔眼,四邊緣凸起,嵌在床架上,上下須嚴絲合逢,否則不能操作。

將豆面加水和合成軟糊狀,用鐵勺挑在抿尖床上(抿尖床須搭水在滾沸的鍋沿上),右手按床架,左手拿抿拐拐把糊狀豆面一下下抿到沸手鍋里,煮熟用笊籬撈在碗里,加山藥條條與各種調料食用。

[!--empirenews.page--]

石頭餅

簡介

石頭餅,流行於晉南的一種特色小吃。又稱石予饃,唐朝時稱石鏊餅,明清朝稱天然餅。該烹調方法主要利用石塊傳、散熱慢,布熱比較均勻的特點,從而達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製作時,先將石塊燒熱,然後將和好的白麵或豆面直接放在石上制熟。其口感酥、脆、咸、香。

汾陽石頭餅是中國最古老的鐵板燒食品。又稱石予饃,唐代稱石傲餅。特別:經久耐儲,攜帶方便,口感酥脆咸香。

汾陽石頭餅歷史淵源

歷史文化

石頭餅(又稱沙子饃)顧名思義是在製作過程中有石頭參與到的。具有明顯的古代石烹遺風。黃河人類用火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石烹法的出現,應該說與人類谷、麥等粒食食物的食用有一定的關係。植谷為食,始於神農時期。神農氏是黃河先民中的一位聖人,即傳說中的炎帝,是黃河民族的祖先之一,他首創農業生產,教人食谷。《白虎通》雲;“古之人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來呂,教民勞作。”然穀物粒食,不宜於火上直接燒烤,先民就發明瞭“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雲:“神農叫時民食谷,釋米加燒石上而食之”。關於“石上燔谷”,其它典籍中也多有所載《禮記·禮運》有“其燔黍捭腸人。污尊而杯飲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之。”、“臂析腸肉加工於燒石之上而熟之也。” 這種方法一直為後人所沿用。

做法

有白麵和豆面兩種,後一種一般供自家食用。由於人們的食性不同,所以白麵餅又分為包餡石子餅、糖石子餅與一般石子餅。主要原料為白麵、麻油、酵母(比例為白麵1公斤、麻油0.2公斤、酵母0.1公斤)、鹼麵,如制豆面石子餅最好放些炒熟的麻子、花椒水、食鹽。制包餡的,則是紅糖餡。

一般石子餅:1.在製作的前一天就先調好酵母;2.潑油鹼:將麻油倒入瓷盆內,按比例(0.2公斤麻油、加入兩酒盅鹼汁)將鹼汁加入其中,攪拌勻,隨即倒入開水,再攪拌。3.將油鹼水晾冷後才可倒入麵粉(倘油鹼水不夠使用,可用涼開水代之)。用手攪勻呈棉絮狀時,把面和好,軟硬程度類似於乾餅。面和好後,放的十分鐘,再製作。

製作前,先將石子淘洗乾淨,倒入砂鏊,擦點油,(以防石子粘在面餅上)然後反復攪拌,使石子升溫均勻。製作時,先揪一塊面團,反復揉之,使之看似光滑即可。然後,把揉好的面團檊成圓狀薄餅。將烘熱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攤開,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層,將圓狀餅胚置於其上,再將四周的石子覆蓋於上。一般每公斤面可製作15個左右。

[!--empirenews.page--]

興縣冒湯

簡介

帽湯,以山藥、粉條、羊肉等為主料,上澆雞旦皮、豆腐皮、蔥段、辣絲等十多種調料製成,咸麻酸辣,鮮香可口,俗稱“扁食帽湯”,是山西省遠近聞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其中尤以興縣帽湯最為有名。

歷史文化

興縣帽湯興起的時期,史料裡面沒有記載。據說,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興縣籍人孫嘉淦回興縣探親。探親期間,他訪親問友,朋友們招待他的就是粉湯和餃子。當時的粉湯就是細粉條內調以辣椒、花椒、胡椒、蔥、蕪美、食鹽、醋等調料。餃子是羊肉餡餃子。孫嘉淦吃到老家的兩種風味食品,贊不絕口,直吃的肚子鼓脹才罷休。吃畢,孫嘉淦沈思片刻說:粉湯吃起來雖香鮮可口,但品種太單調,若能把餃子與粉湯融為一體那該有多好。次日,朋友就有意把煮熟的餃子混在粉湯內,端給孫嘉淦吃,孫嘉淦吃後感到兩種混在一起吃比分開吃要可口。

此後,人們在做粉湯出售時,總要配以餃子。

做法

興縣帽湯的原料為細粉絲、小扁食、青紅絲、海帶絲、蔥絲、鮮蕪要、香油等。粉絲多自制,山藥搗碎,過篩,做成澱粉,澱粉內配以適量自礬,用極細的小孔(香頭粗細)的漏瓢,漏入滾沸的鍋內,熬約十分鐘,撈出,搭在木架上,半乾後收起,晾乾。青紅絲多用雞蛋製作,雞蛋放入炒瓢內,攤薄,待焦黃時取出,切成細絲。小扁食餡有素葷之分,素餡多用白菜、粉條、豆腐拌以香油等調料做成,葷餡有羊肉、豬肉之分,羊肉餡多用蘿蔔,豬肉餡多配白菜、粉條。製作帽湯先把水燒開,把事先準備好的細粉絲、小扁食按吃食人數,適量下鍋,一般一碗帽湯下餃十個。煮熟後措在小碗內,舀點湯,撒上青紅絲、海帶絲、蔥絲、鮮蕪蔡,灌以胡椒、花椒、生薑、食鹽、醋,辣椒等調料湯,即可食。食時配以拉絲烙餅更是可口。

[!--empirenews.page--]

嵐縣莜面

簡介

莜面,由莜麥加工而成的麵粉。經過精細製作成為食品。莜面的營養成份是其它麵粉營養成份的七倍以上,可與精麵粉媲美。由於莜麥性喜寒、旱,在嵐縣莜麥大都種在山火丘陵的最頂端,這樣就使得種植面積縮小,播種收割也不是很方便而且每年可以種兩季的莜麥成了一季,所以產量不是很大,但也正是由於在這種條件下長成,所以嵐縣的莜面有著其他地方品種無法比擬的味道,也是絕對的純天然綠色食品。

加工莜麥面有特殊要求,須先淘洗,後炒熟,再磨面;炒時要掌握火候,不宜過生或過熟;食用時要用沸水和面,稱為衝熟,做成的食品必須蒸熟,群眾稱為三熟,如三熟中一熟不到,就會影響食用。

晉西北群眾在長期生活實踐中摸索了花樣繁多的莜面吃法。以五寨為例,在面板上可推成刨花狀的“貓兒朵窩窩”;可搓成長長的“魚魚”;用熟山藥泥和莜面混合制“山藥餅”;用熟山藥和莜面拌成小塊狀再炒製成“谷壘”;將生山藥蛋磨成糊狀和莜面掛成絲絲的“圪蛋子”;小米粥煮撥魚魚的“魚鑽沙”;莜麵包野菜的“菜角”;更直接地將莜面炒熟加糖或加鹽的“炒麵”等等,各具風味,百吃不厭,莜麵食品常常用以待客。

歷史文化

莜麥在各地稱呼很多,如“油麥”“稞燕麥”“玉麥,“蘇魯”等。《穆天子傳》稱“焚麥”,《黃帝內經》稱“迦師”,《廣志》稱“折草”,《稗海博志》稱“燕麥”,《史記》稱“斯”,《唐本草》稱“麥”等等,名稱之多,說明莜麥生產在中國歷史久遠。據山西省志載,最少有2500年的歷史;最早可能起源於華北的高寒地區,後來逐漸成為北部高寒區主要糧食作物之一,並從唐代始,從內蒙、新疆、西藏等處被引種到俄羅斯、智利、美國等國家。

返回愛料理首頁